您的位置: 首页 >文化纵横>文化评论

文化评论

  • 【信息与动态】   作者:浔邑   近年来,中国古代史特别是唐宋史研究领域呈现出许多新变化,新出资料的运用、研究手段的丰富、话语体系的创新、视野关怀的扩展,都在催生着新的研究理论方法和成果的出现。为了总结研究热点与成果、展望...
  • 【一线讲述】? 新编戏让老戏曲有了新样式 讲述人:青年导演、中央戏剧学院博士生 李佳秋   大学时,我在中国戏曲学院学习戏曲导演专业。从学戏到导戏,从学习话剧、音乐剧、舞剧再回到戏曲,我既深深沉浸在中国传统戏曲的魅力之中,也不...
  • 【专家点评】   作者:李小菊(中国艺术研究院戏曲研究所研究员)   戏曲艺术作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代表,其艺术价值、审美价值、社会价值、市场价值越来越被重视。广大戏曲工作者不但努力保护、传承戏曲艺术,也在为戏曲艺术融入社会...
  • 【一线讲述】 沧浪浮生,昆曲也可以“沉浸式” 讲述人:非遗创新团队“TeamX”制作人、导演 萧雁   2017年底,我接到苏州市姑苏区的邀请做一个文化项目,脑海里浮现出的第一个念头就是做昆曲《浮生六记》,而且一定要在沧浪亭演出,来一次...
  • 【光明时评】   作者:王丹   还记得前段时间在杭州从12米高处跳江救人的外卖骑手彭清林吗?“有点害怕,但想着救人要紧”,危急关头,这位湖南小伙的纵身一跃,感动了无数人。虽然他说“自己跟英雄不搭界”,但在万千普通人的心中,他...
  • 【光明论坛】   作者:李媛媛(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研究中心研究员、文史教研部教授)   在文化传承发展座谈会上,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指出:“中国文化源远流长,中华文明博大精深。只有全面深入了...
  • 安岳石刻 经典和想象的世界 向以鲜 如果离开了巴蜀石刻艺术的壮丽呈现,中国石刻艺术史将是残缺的。尤其是汉代、南朝和宋代,如果没有巴蜀石刻艺术,中国石刻艺术史将无法撰写。仅就石刻造像一端而言,巴蜀早在汉魏时就开始了佛像的开凿,至唐宋...
  • 蒋述卓 《光明日报》( 2023年07月05日 14版) 【传统文论的当代回响】 编者按 习近平总书记在文化传承发展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对中华文化传承发展的一系列重大理论和现实问题作出深入系统阐述,是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和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行...
  • 马治鸾 《光明日报》( 2023年07月05日 13版) 端午节期间,独竹漂表演者在贵州省毕节市九洞天景区表演。新华社发 “全国国内旅游出游1.06亿人次,同比增长32.3%。”刚刚过去的端午节,北方的持续高温并未削弱民众的出游意愿,出游人数创新高,成为...
  • 【光明时评】   作者:陈丽湘(教育部语言文字应用研究所讲师)   网络和数字化媒介已成为未成年人生活和成长的基本环境。中科院新闻与传播研究所等联合发布的《青少年蓝皮书:中国未成年人互联网运用报告(2022)》显示,直播和短视频...
首页 193 194 195 196 197 198 199 200 201 尾页 共6397条信息/共640页 转到第
×

用户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