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文化纵横>文化评论

文化评论

  • “历史显微镜”下的华西大师 ——读谭楷老师《华西坝的钟声》 冯俊龙 纪念《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发表81周年之际,成都市金牛区作家协会会员苏立、秋天二老师著作的《牛堰河畔》座谈会召开。我受邀在会上发言,幸遇谭楷老师。去年我曾给...
  • 从实景演出到虚拟沉浸 戏剧与文旅的融合共生 作者:孔德罡(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教师)   一直以来,戏剧都在文旅产业发展中扮演着重要角色,它甚至可以成为一座城市乃至一个国家的文化名片。一个莎士比亚,促成了“皇家莎士比亚剧团”,促...
  • 作者:晏曦(单位:北京交通大学)   近日,由中共甘肃省委宣传部、中国小康建设研究会、中共庆阳市委宣传部等联合摄制的革命历史题材电影《我的青春岁月》上映,引发观众好评。该片将创作视野对准革命根据地的儿童教育问题,回望那段热血...
  • 【影视锐评】   作者:刘黎明(中山大学新闻传播学院副研究员、中山大学城市治理创新研究基地研究员)   一直以来,中国少儿节目拥有大量的受众群体,是被社会广泛关注的节目类型之一。尤其是近年来,随着节目制作技术水平不断提升,一...
  • 【文艺观潮】?   从“走出去”到“走进去” 电影成为中国文化国际传播新力量   作者:黄雯(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副教授、安徽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研究中心特约研究员)黄湛清(安徽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研究中心特约研究员)...
  • 作者:刘侠(贵州师范大学中国语言文学博士后)、肖远平(文学院教授)   中华民族在悠久的历史长河中创造了丰富而辉煌的优秀传统文化。其中的传统艺术,凝聚着深厚的文化底蕴和思想内涵。文学作为一门语言艺术,可以充分发挥语言符号表意...
  • 真情暖心 故土难忘 评杨光英散文集《像溪水那样行走》 税丕均 杨光英散文集《像溪水那样行走》里的每篇文章,都是作者心灵深处流出的清清泉水。这些泉水,有的从山间的花丛中流出,带着浓浓的芳香;有的从田园里涌来,带着泥土的芬芳;有的从校园...
  • 作者:江优优(教育部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创新发展中心(重庆城市管理职业学院)高级经济师),张卯(南京信息工程大学)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全过程人民民主是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本质属性,是最广泛、最真实、最管用的民主。全过程人民民...
  • 光明日报眉山6月20日电(记者李晓东)6月20日,四川眉山三苏祠前,由四川省委宣传部、眉山市委共同主办的四川省“三苏”家风家教展演展示活动正在进行。   伴随着《三苏家训》的声声诵读,舞蹈《母仪若水》、音乐剧《苏东坡》节选片段《江...
  • 【核心价值观百场讲坛】   新华社成都6月20日电?由中宣部宣教局、光明日报社共同主办的“核心价值观百场讲坛”第123场活动20日在四川眉山东坡书院举行。武汉大学党委副书记、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沈壮海作题为《传承弘扬好家风》的演讲。 ...
首页 198 199 200 201 202 203 204 205 206 尾页 共6397条信息/共640页 转到第
×

用户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