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资政服务>资政参阅>详细内容

【乡村振兴】成都地方文化助力乡村振兴研究报告(下)

作者:四川省地方志工作办公室课题组 来源:四川省地方志工作办公室 发布时间:2021-01-12 10:44:41 浏览次数: 【字体:

成都地方文化助力乡村振兴研究报告

(下)

四川省地方志工作办公室课题组

三、成都地方文化助力乡村振兴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成都地方文化在推动乡村振兴中发挥了积极作用,取得了一定成效,形成了一些较好的模式和做法,但仍存在一些突出问题。要进一步发挥成都地方文化服务乡村振兴战略的作用,必须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引领,坚持辩证科学态度,坚持问题导向,坚定地方文化自信,深入探究地方文化发展规律,因地制宜推动地方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为地方文化助力成都乡村振兴接地气思考,建务实之言,想可用之策。

(一)存在问题

1

乡村文化保护现状不容乐观。

目前,乡村文化的传承发展在不少乡村出现断层,能够留住乡村文化记忆和美丽乡愁的符号越来越少。一是对传统农耕文化认识的错位。由于现代科学技术和农业技术的发展,很多年轻人认为传统农耕文化已经不合时宜了,缺乏传承保护农耕文化的动力。比如,由于中国传统二十四节气、农业谚语等对于现代农耕生产的指导功能有所减弱,农村年轻一代对二十四节气、农业谚语等没有兴趣甚至毫不了解。二是传统价值观念和传统美德不受重视。现今农村年轻一代普遍忙于致富奔小康,忽视了对“仁、义、礼、智、信、忠、孝、悌、节、恕、勇”等传统价值观念和传统美德的认知与弘扬。三是乡村文脉的传承发展缺少载体和契机。由于现今农业生产的分散性和独立性,大多数农村开展文化活动较少,一些民俗活动、民间歌舞技艺难以得到展演和传承。传统民间技艺如农村竹编、草编、石艺、刺绣等因为枯燥、难学、发展前景不明朗等而较少有人愿意从业,随着老一辈民间传统艺人的离世,一些历史悠久的传统民间技艺会逐渐消亡。基层农村干部群众由于观念意识的局限,认识不到古村落、古民居、古戏楼等传统建筑的文物价值,导致这些传统建筑缺少保护和修缮。

2

地方文化开发创新不足。

以龙泉驿区为例。一是地方文化的开发创新不均衡。比如,龙泉驿区对交通便利、便于管理的洛带古镇、石经寺等重要历史文化遗产在人力、资金、开发科技等方面投入很大,而明蜀王陵、桃花故里、部分摩崖题记等因交通不便、未被选为龙泉驿区重要旅游点位的历史文化遗产却存在保护和开发方面的缺失。二是地方文化发展体系不完善。龙泉驿区有数量多、历史意义较大但位置分散的古代墓葬群,还有北周文王碑、唯仁山庄、龙泉山等自然历史人文景点,但这些历史文化遗产仍然处于孤点发展的状况,彼此间的发展互补和文化串联并未建立起来。三是地方文化开发创新潜力释放不充分。重要历史文化遗产开发存在科技植入不够、创新程度不高、较为忽视公众文化需求热点的问题。如洛带古城修建有仿古的洛带长城,对古代战争遗迹进行现代复原,但这一景点主要依托陈列式、传统山体游览方式进行文化旅游供给,科技植入不多,对相关历史文化元素的二次开发创新不够。

明蜀王陵(图片来自网络)

3

地方文化助推产业优势远未发挥。

一是地方独特文化资源开发不足,缺乏叫得响的企业与品牌。成都市历史文化底蕴深厚,农耕文化、林盘文化、南方丝绸之路文化、三国文化、民族文化、红色文化、茶马古道文化资源丰富。但由于缺乏对这些地方文化的深度挖掘和传承创新,难以形成深受人们欢迎的地方文化衍生产品,缺乏与地方文化相关的叫得响的品牌和企业。二是产业中文化润色不够。以竹产业为例,竹子集生态价值、经济价值、文化价值、观赏价值、美食价值于一体,成都邛崃市竹林资源丰富,但资源优势并未转化为经济优势;究其原因,在于没有给竹产业植入独特的地方文化内涵,产品缺少文化附加值,难以在消费者心目中形成“名特优”的形象。三是文化与其他产业融合不深。一些偏远地区,农民自给自足的小农意识根深蒂固,缺乏市场意识和创业精神,没有用独特地方文化吸引游客、吸引投资。

4

乡村文化振兴面临制约较多。

一是部分地方政府重视程度不够。部分地方党委政府仍然缺乏经济社会统筹发展的可持续思考,眼光仍然局限于单纯的发展经济上,个别农村文化建设甚至还没有被提上日程。二是地方文化服务乡村振兴存在制度性障碍。政策配套不足导致地方文化对社会资本、技术、人才等生产要素的吸引力不够,城市工商资本对农业农村投入意愿仍然不强;虽然从中央到四川都出台了传承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意见和方案,但具体到县乡一级还缺乏制度安排,特别是专门针对保护乡村文化的规划尚处于试点中。乡村地方文化的保护传承缺乏政策支持引导,对村志村史编纂没有纳入总体规划,对村史馆建设鼓励不够,一些县乡因财力不足对乡村文化建设投入不够。三是公共文化基础设施配置不合理,服务功能有待提升。一方面一些农村文化设施建设严重滞后,自然村无文化活动室、公共健身跳舞场地,行政村无村级文化综合服务中心、文化广场、农家书屋等;另一方面有些社区公共文化基础设施建设存在盲目投入、千篇一律的现象,一味搞“大而全”,其结果是现有设施没有得到充分地利用。四是核心价值观念淡化。受西方文化和城市文化的双重冲击,乡村传统道德观念逐渐式微,部分群众主体地位缺失,建设美好家园的内生动力不足,村民在乡村振兴之路上没有归属感、自豪感、获得感和责任感。五是乡村治理模式有待进一步创新。目前农村空心化问题日益严重,使得村民自治难以顺利推行;部分农村群众法治观念淡薄、道德滑坡,这些因素造成大部分农村难以实现“自治、法治、德治”相结合的乡村治理模式,从而制约着乡村文化的振兴。

(二)对策思考

1

加大地方文化抢救保护力度。

过去,成都市在地方文化保护方面做了大量工作,也取得了较大成效,但也存在一些地方重产业发展、基础设施建设,轻历史文化资源保护的现象。为此,成都应进一步增强乡村优秀传统文化保护传承的紧迫感和责任感,开展乡村文化挖掘整理、研究阐释、弘扬传承、创新发展、转化利用等行动。一是健全地方文化保护制度。编制乡村文化遗产保护利用规划,制订地方历史文化资源保护、挖掘、整理、阐释、利用等制度。全面开展乡村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历史古迹普查登记工作,建立完善文物“四有”档案,做到“一村一档”。二是实施乡村文脉抢救保护行动。因地制宜、分类指导,加大对古村落、历史建筑、传统文化遗址等的保护力度,按照“一户(物)一策”“一村一策”进行保护修缮。对现存部分尚有价值的古建筑、古村落、历史遗迹等,尽力申报将其列入各级文物保护单位、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等加以保护,对濒临失传的传统技艺、工艺和地方曲艺种类下大力气进行抢救保护工作。利用文化院落和乡村文化站等载体,支持各级非遗传承人开展传承传习工作,把老一辈留下来的制作技艺、表演绝活等代代相传并发扬光大。三是让科技为地方文化发展助力。在地方文化保护和创新上,科学引入移动互联网、卫星定位技术、云计算、大数据、物联网、人工智能及新能源、新材料多项新技术,以科技点亮地方文化的新未来。

2

在乡村产业振兴中融进地方文化基因。

在推动乡村产业振兴中,就地取材发展文化产业,在产业振兴、产品打造中融入地方文化元素,增加产品的审美度和附加值,增强产业发展的内生动力。一是实施乡村文化品牌培育工程。扶植一批有创意、成长性强的文旅、文创企业,塑造具有浓郁地方特色的乡村文化品牌。加强对乡村土特或文化产品的创意设计和品牌包装力度,打造出文化体验感较强的品牌或产品,鼓励开发有特色、有创意、乡土气息重的民俗文化产品或手工艺品。如蒲江雀舌茶叶、崇州道明竹编等。二是发展蜀绣、竹编、川菜等特色产业。以竹产业为例,在发展中要与地方文化深度融合,打造竹文化馆、竹文化主题公园、竹工艺品特色街、竹生活康养基地等,认定命名一批“竹林小镇”“竹林人家”“竹乡农家乐”等乡村旅游新业态,支持企业和民间工匠开发竹编、竹雕、竹具等文化创意产品,推出竹笋、全竹宴等特色文化餐饮。三是实施“文创+农创+旅创”三创融合工程。根据实际条件,建设三创融合示范乡村。举办“大地艺术季”活动,将农村农地与美景艺术结合,打造田园综合体,把艺术植入乡村,用文化艺术浸润乡村。

蜀绣作品(图片来自网络)

3

大力推动乡村精神文明建设。

乡村精神文明建设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重要内容,是在农村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培育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统一,主要内容是树立和营造文明乡风、良好家风、淳朴民风。一是坚持“政府主导、民众参与,以民众为主体”的模式。近些年来,随着城乡一体化建设和多产业发展,成都周边农村村民在本地就业数量大,本地村民聚集度远远高于省内其他地区,为政府发挥精神文明建设的主导作用创造了条件。要加大投入力度,加强乡村公共文化设施建设,打造农村“十里文化圈”,尽可能多地实施乡村文化惠民工程,吸引广大村民参与。开展城乡“结对子,种文化”活动,推进文化下乡;兴办乡镇文化站、村文化室和农家书屋,倡导全民阅读,举办文化道德讲堂或经典诵读等活动,培养村民书法、绘画、唱歌、跳舞等文明健康业余爱好;有条件的地方,可常态化组织农村艺术节、艺术展、歌舞比赛、读书月等活动,丰富村民文化生活。二是深度提炼乡村熟人社会中蕴含的优良道德规范。在长期农村熟人社会交往中,形成诸多为村民普遍认可,又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相融的道德规范,如乐善好施、互帮互助、长幼有序等行为规范。深化“文明村镇”“美丽乡村”“文明庭院”创建活动,开展“新家园新生活新风尚”移风易俗主题实践活动;评选表彰环境卫生模范户、邻里和睦文明户、遵纪守法光荣户、五好家庭等,通过选树群众身边实实在在的典型,弘扬真善美的新风气;实施公民道德工程,引导农民爱家爱乡、爱党爱国、孝老爱亲、重信守义等,建立健全农村社区道德评议机制,开展好寻找最美乡村教师、医生、大学生村官等活动,开展评选表彰好媳妇、好公婆等活动。三是在潜移默化中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以喜闻乐见的形式,常态化开展以爱国主义、集体主义、诚信友善、遵纪守法等为主要内容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

4

破除地方文化服务乡村振兴制度瓶颈。

地方文化助力乡村振兴,要完善体制机制,打通文化服务乡村产业发展、综合治理路径的“最后一千米”。一是完善宏观政策、规划的具体实施细则。成都市在全市层面出台的地方文化助力乡村振兴的政策、规划,落实到各乡镇、村一级应该有具体的、可执行的细则、办法,不能千村一面的整齐划一,而导致乡村发展和建设出现同质化现象。应分类指导、因地制宜,在制度指导、激励、应对上有更细致、实在的举措,在产村融合、风貌打造上体现出个性和差异化,在乡村振兴中展现出千姿百态的文化根脉和独特魅力。二是完善乡村文化建设人才、资金引进的机制。仅靠本土人才、资金难以支撑地方文化助力乡村振兴作用的实现,必须依靠外来力量的补充增援。制订完善引导支持城市工商资本、民间资本投入到农村文化建设及产业发展上来的政策,包括地方文化挖掘整理、开发利用等,以此推动乡村产业振兴、综合治理等。同时,从实际出发制定出吸引各类文化传承人、社会知名人士、乡土人才、技术人才、大学毕业生等下乡到村的优惠政策,给他们提供一片充分展示才智的天地和满足生活需求的乐园,让他们来得了、留得住。三是建立一套乡土文化、乡村文化保护传承的规章制度。目前,在乡村文化保护方面做得好些,但在传承利用方面做得还不够。我们既要制定统筹编纂村史村志、建设村史馆等一套可操作制度,也要制定传习培训制度,从政策和财力上予以保证。

注:本报告有关资料和数据,来自成都市及其各市(县、区)地方志部门。

【参考文献】

1.四川省地方志工作办公室课题组,《聚地方文化之力 铸乡村振兴之魂——我省地方文化服务乡村振兴的成效、问题及对策研究》,四川省情网,2019年5月29日。

2.郑强春,《浅议成都平原农耕文化的休闲性特点对现代农业的影响》,《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中旬刊)》2015年第4期。

3.成都市司法局,《非遗保护,我们能做点什么?》,澎湃新闻·澎湃号·法制成都,2019年8月27日。

4.张玉玲,《乡村振兴的文化力量——浅析成都的乡村文化建设实践》,红星新闻,2018年9月26日。

5.成都市农业农村委员会,《成都市农业农村工作情况汇报》,2018年。

6.成都市龙泉驿区社科联课题组,《重要文化遗产助推龙泉驿区创新发展研究》,2018年。

7.成都市龙泉驿区社科联课题组,《龙泉驿区涉农社区文化治理研究》,2018年。

课题组负责人

陶利辉 四川省地方志工作办公室党组成员、副主任

课题组成员

刘志文 四川年鉴社副社长

张 华 四川省地方志工作办公室四级调研员

徐高芳 四川省地方志工作办公室一级主任科员

陈婧妮 四川省地方志工作办公室四级主任科员

执 笔

徐高芳 刘志文 张 华 陈婧妮

(原刊于《中国地情报告2019—2020》,2020年8月方志出版社出版)

(全文完)

前期回顾

【方志四川•乡村振兴】成都地方文化助力乡村振兴研究报告(上)

【方志四川•乡村振兴】成都地方文化助力乡村振兴研究报告(中)

方志四川 篆刻:殷智

来源:四川省地方志工作办公室

作者: 四川省地方志工作办公室课题组

配图:方志四川

来源: 四川省地方志工作办公室
终审:张亚
分享到:
关闭本页 【打印正文】
×

用户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