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供技术支撑 服务抗震救灾
提供技术支撑 服务抗震救灾
——四川省地震局抗震救灾工作实录
□ 吴梦琳 李寰 图片由省地震局提供
2013年4月20日8时02分,雅安市芦山县(北纬30.3度,东经103.0度)发生强烈地震。
震情就是命令!地震发生后,四川省地震局紧急行动,立即启动1级地震应急响应,在省委、省政府和中国地震局坚强领导下,迅速行动,周密部署,积极应对,成立应急指挥部,分设灾情判断、监测预报等工作组,有序开展地震应急、救灾防灾各项工作。
震后第一时间,省地震局应急指挥技术系统启动,保持与国家、省、市、县应急指挥平台的互联互通,半小时内就为省委、省政府提供灾情简报、震区情况预估报告以及专业地图等,为抗震救灾提供基础信息支持和科学技术支撑。
震后50分钟,省地震局第一批工作组迅速奔赴灾区,随后又派出多批工作组,在一线开展震情监视、灾害调查、烈度评定等工作,参与次生地质灾害防治和灾后恢复重建规划编制。强震面前,省地震局迅速反应、科学应急,得到了省委、省政府和中国地震局以及相关部门的肯定。
紧急响应
震后30分钟报出灾情预估为部署抗震救灾提供科学保障
地震发生后40秒,四川地震台网实时处理系统测定出芦山强烈地震的震源参数,并于8时04分发出第一条地震速报短信,向社会公布地震信息。
地震应急指挥软件同时自动启动,调用地震应急基础数据库,对震区人口、经济、地形、道路分布、建筑、地质等41类指标,结合地震要素进行自动处理分析,绘制出地震灾害影响范围分布图、震区烈度初步估计图及人员伤亡、经济损失等灾情信息文档。
震后30分钟,这些图文资料已上报到省领导手中,为省委、省政府部署抗震救灾提供了第一份基础信息资料。
同一时间,省地震局灾情快速上报处理系统也即时启动,自动接收分布于全省各地的灾情采集员通过PDA传回的灾情信息。震后2分钟,系统收到了第一条灾情采集员上报的信息;震后30分钟,收到上报信息100余条,内容涵盖震感、人员伤亡、通信状况和房屋破坏等10余类灾害情况,缩短了灾情“黑箱期”。
分秒必争,震后1.5小时,根据收到的灾情信息,处理系统产出了第一批灾情信息产品:灾区范围分布图、搜救目标优先级分布专题图、震感分布图、建筑物破坏分布图、通讯系统破坏分布图、重点目标破坏分布图、行进路线标绘图等灾情信息专题图集,这些资料及时为省委、省政府抗震救灾指挥决策提供重要依据。
进入灾区救援的武警四川总队,基于省地震局提供的灾情图,制定了救援力量部署方案和行进选择路线,为顺利高效开展救援工作提供了重要保障。
震情监视
密集监测台网全覆盖紧盯震情趋势变化
地震发生后,省地震局迅速成立现场震情监视工作组和专家组,组织实施《现场震情监视工作方案》。4月20日9时50分,工作组第一批29人赶赴芦山,协调组织全省地震系统各个单位的监测预报骨干力量、79台套专业仪器设备、26台车辆,紧急赶赴震区开展现场震情监视、加密观测、数据处理和分析工作。
责任重于泰山。中国地震局迅速派出专家直奔一线,从17个省(市、自治区)紧急调集的地震专业工作人员也从四面八方汇聚入川。
4月27日,来自中国地震局地球物理研究所及四川、湖北、云南、重庆等省(市)的流动测震和强震工作组30余人,完成了15个流动测震台、10个流动强震台的布设;中国地震局物探中心在震区完成42个台组成的流动台阵布设,形成了由142个测震台、221个强震台组成的覆盖四川全境的密集监测台网,构建了地震现场实时自动处理和地震速报系统,为抗震救灾力量和灾区群众提供实时的地震信息。
四川省地震局、中国地震台网中心、中国地震局地球物理研究所、河北省地震局等单位专家组成的震情跟踪工作组,实时更新震情信息,处理余震序列,深入开展地震精定位、震源机制、震源破裂过程、地震应力降等研究工作,努力把握震情趋势发展变化,为震后救灾提供有力保障。
同时,专家组还开展了震区及周边地区流动GPS、流动重力、跨断层流动短水准、跨断层定点水准多种观测手段进行紧急强化观测,架设了9个GNSS区域站进行应急观测,对34个重力网点进行了相对重力复测,对12个跨断层流动短水准场地进行了23场次循环观测,对定点形变台站进行了2期加密观测,对宝兴跨断层短水准场地进行连续跟踪观测,为地震趋势研究和判定提供了科学依据。
截至5月6日20时,四川地震台网共获取主震强震记录数据87组(261条),获取6865条固定强震台余震记录和1226条流动强震台余震记录,这些记录对研究工程抗震技术具有极高价值。
灾情调查
5天行程3万多公里绘制烈度图评估震灾破坏
对于地震系统来说,地震发生后,一项重要的任务是在最短时间内摸清灾情。震后首日,中国地震局紧急调集地震系统300多名技术人员组成现场应急工作队,在地震灾区开展灾害调查评估工作。
攻坚克难。为保障科学性和时效性,工作队日夜加班加点,5天时间行程3万多公里,对震中及周边30多个县(市、区)的房屋建筑、生命线工程、工矿企业等进行了全方位现场调查;对360个调查点和231个抽样点进行了灾害调查;对233个滑坡点和126个居民点进行了卫星遥感影像的灾害解译。
4月25日,中国地震局现场指挥部发布《芦山强烈地震烈度图》,确定此次地震最大烈度为9度,等震线长轴呈北东走向分布,6度区及以上总面积18682平方公里。“在最短时间内绘制地震烈度图,一方面可以通过它确定灾害区域分布,为救援队伍的救援安排部署提供总体判断和指挥,在灾后重建时,通过多次地震灾害烈度图规律总结,可为当地建筑设防标准重新设定提供基础依据。”省地震局相关负责人解释。
灾后重建
明确286个乡镇地震动参数保障恢复重建避开不利地段
4月28日,省委决定:抗震救灾转入过渡安置阶段,着手启动灾后恢复重建规划工作。
重建规划如何选址?建筑抗震设防定何标准?这些都需要首先考虑。
面对灾后易发的次生地质灾害、众多群众急需安全安置的紧急情况,省地震局快速反应,配合省国土资源厅一起开展灾区安置点安全选址评估,进行专业地震地质调查。省地震局把任务细化分解到各个技术部门,将灾区分为9个片区,每个片区安排专家负责,把工作任务落实到人头,为受灾群众安全安置提供科学保障。
同时,省地震局及时向中国地震局请示尽快确定灾区抗震设防要求,根据回复意见,在震后第10天就绘制了《四川省“4·20”芦山强烈地震地震烈度Ⅵ度及附近地区PGA区划图与活动断裂分布图》、《四川省“4·20”芦山强烈地震地震烈度Ⅵ度及附近地区Tg区划图与活动断裂分布图》,编制了《四川省“4·20”芦山强烈地震地震烈度Ⅵ度及附近地区乡镇驻地地震动参数及与活动断裂距离一览表》,明确了灾区286个乡镇的地震动参数及与活动断裂距离,对灾区活动断层2千米距离内的19个乡镇驻地做出了具体标识,并及时提供给省发展改革委、省国土资源厅、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省交通运输厅和省水利厅等部门。同时,省地震局还将相关抗震设防要求建议印发给“4·20”芦山强烈地震烈度Ⅵ度以上的市(州)、县(区)防震减灾局(办),指导其工作。
另一方面,省地震局积极协助中国科学院芦山地震灾区资源环境承载力评价专家组工作,向专家组及中国科学院成都山地灾害与环境研究所提供了四川省“4·20”芦山强烈地震烈度分布图、活动断裂分布图、区域内4.7级以上地震目录及抗震设防要求参数等资料,为相关科研机构正确评估芦山地震灾区的资源环境承载力提供了有力的技术支撑。
经过地震地质调查,省地震局为灾后重建编制规划的责任单位和市县决策部门提供了抗震设防要求的具体标准,为省委、省政府决策提供技术依据,保证灾区在恢复重建过程中,能够有效避开抗震不利地段。(原载2013年5月10日《四川日报》)
用户登录
还没有账号?
立即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