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文化纵横>文学作品>详细内容

【散文】歌乐山巅(外三章)‖贾海

作者:贾 海 来源:四川省地方志工作办公室 发布时间:2022-06-23 14:48:02 浏览次数: 【字体:

歌乐山巅(外三章)

贾 海

站在歌乐山巅,我忍不住大声喊:“歌乐山,我来了!”

重庆歌乐山因“大禹会诸侯于涂山,召众宾歌乐于此”而得名。歌乐山有马蹄井、龙泉井、聪明泉、巴文化雕塑长廊等,有众多融入神话传说、充满灵气的巴渝人文景点,有“歌乐灵音”“云顶烟云”“狮峰幽岩”等几十处秀美清幽的自然景观,历来为巴渝游览胜地。历代文人骚客、达官名士都爱到此探幽揽胜。抗战时期,郭沫若、冰心、老舍、臧克家等曾在山上留下众多名文佳句,蒋介石、林森、冯玉祥等也在山上设有官邸,并留下大量题刻,歌乐山因此具备了丰富的历史文化内涵。

阳春三月,我来到了歌乐山。歌乐山烈士陵园,以前称“中美合作所旧址”,东西长约7公里,纵横约10公里。在这个“特区”,建筑房屋800余间,包括渣滓洞、梅园、杨家坪、造石场、白公馆、五灵观、红炉场、王家院子、熊家院子、小杨公桥、朱公馆、步云桥、岚垭等地在内的大片土地,有大小20余所监狱。

进入陵园的大营门,首先映入眼帘的是原“中美合作所”阅兵场。昔日的阅兵场,现为一片美丽的绿化带,大型浮雕《不朽》坐落在阅兵场东部。革命烈士在敌人面前英勇不屈的精神,永远受到人民的敬佩。

我来到了所谓的“香山别墅”,那就是我们所熟知的白公馆。在上山的途中经过的这些阶梯,当年很多烈士就是从白公馆带出,走上这些阶梯,并在山后牺牲的。白公馆的地形之好——依山而建,旁有清泉。改成监狱后,周围也遍布了不少如茅厕般的岗哨。进了白公馆,一种阴森的气息扑面而来。站在看守房内向外望去,二层楼高的牢房尽收眼底。在主厅的墙壁上挂着中正像,虽通篇写着所谓的礼义廉耻,但透过这黑漆漆的狭小的牢房和阴森恐怖的刑讯室,看到的却是没有人性的镇压和屠杀。白公馆院内的墙上写了“进思进忠、退思补过”“正其宜不计其利,明其道不计其功”等标语。原地下贮藏室改为地牢,原防空洞改为刑讯室,住房改为牢房。白公馆曾关押过黄显声、周均时、廖承志及宋绮云、徐林侠夫妇与幼子“小萝卜头”等,关押的政治犯最多时达二百多人。

据解说员介绍,小萝卜头(原名宋振中)在狱中异常艰苦的条件下,努力学习科学文化知识。看着小萝卜头的黄泥粉笔和用草纸订成的作业本,我在此驻足沉思:今天的儿童生活多么幸福,能坐在宽敞明亮的教室,学习文化知识。而这一切,是无数革命先烈用血、用生命换来的,我们怎能不珍惜美好幸福的今天呢?当年,小萝卜头和他的父母徐林侠夫妇、黄显声将军、陈然等革命烈士就是被关押在白公馆监狱。先烈们在狱中进行不屈不挠的斗争,留下了许多可歌可泣的故事。周从化烈士临刑前刻在牢房内的诗句“失败膏黄土,成功济苍生”,表现了他在惨无人道的折磨下仍保持对革命事业的坚定信念和对党的无比忠诚。

白公馆后面是松林坡,著名的抗日将领杨虎城将军在此遇难。我继续前行,可望见那臭名昭著的“渣滓洞”监狱。这里曾关押过1947年“六一”大逮捕、小民革武装起义、1948年《挺进报》事件、上下川东武装起义中被捕的江竹筠(江姐)、何雪松、胡其芬、蔡梦慰等革命者,最多时关押300多人。

渣滓洞位于重庆市郊歌乐山下磁器口、五灵观一带,它三面环山,一面临沟,地形隐蔽,距白公馆2.5公里,原为人工采掘的小煤窑,因渣多煤少而得名。1939年,军统特务逼死矿主,霸占煤窑及矿工住房改设为监狱。为了从精神上瓦解革命者的斗志,特务们特意在渣滓洞内院墙上写“青春一去不复返,仔细想想,认明此时与此地,切莫执迷。”“迷津无边,回头是岸”“宁静忍耐,毋怨毋忧”的标语。外院是特务办公室,刑讯室。外院墙上写有讯示特务的标语“长官看不到、想不到、听不到、做不到的,我们要替长官看到、想到、听到、做到”。1949年11月27日,重庆解放前夕,丧心病狂的军统特务对正在期待黎明到来的革命者进行疯狂的大屠杀,共有300余人遇害。革命烈士用热血谱写了一曲最悲壮的革命之歌。

渣滓洞分内、外两院,内院有一楼一底的男牢16间,另有两间平房作女牢,外院为特务办公室和刑讯室。解放前夕,国民党特务纵火焚烧了渣滓洞,仅逃出15位被囚禁的革命者,其余皆不幸牺牲。

我怀着沉重的心情走进了中美合作所陈列馆。陈列馆占地面积1159平方米,陈列有“中美合作所”集中营史实展,以490张图片、108件实物和“一一·二七”大屠杀画面,详细披露了国民党军统集中营和中美特种技术合作所黑暗凶残的内幕,生动翔实地介绍了杨虎城、叶挺、江竹筠、罗世文、车耀先等革命先烈为新中国的建立前仆后继、英勇不屈的斗争事迹。

陈列馆内《红岩》一书引起我的注意。《红岩》是现代作家罗广斌、杨益言创作的一部长篇小说,描写人民解放军进军大西南的形势下,重庆的国民党当局疯狂镇压共产党领导的地下革命斗争,着重表现以齐晓轩、许云峰、江雪琴等共产党人在狱中进行的英勇战斗,虽然最后惨遭屠杀,但却充分显示了共产党人视死如归的大无畏英雄气概。小说结构错综复杂又富于变化,善于刻画人物心理活动和烘托气氛,语言朴实,笔调悲壮,作品一经面世,立即引起轰动。

《红岩》的作者罗广斌、杨益言,新中国成立后,为了“把这里的斗争告诉后代”,他们先后写了《圣洁的鲜花》《江姐》《小萝卜头》等报告文学与革命回忆录《在烈火中永生》。接着,又在这些叙写真人真事作品的基础上,进行加工、提炼和艺术概括,创作了长篇小说《红岩》。从准备到成书,前后费时十年之久,写了三百多万字初稿,彻底返工过三次,大改过五六次。

红岩英烈,这是具有史诗般时代特点的英雄称号。他们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怀着救国救民的伟大志向,为了一个共同的革命目标,在敌人疯狂的屠刀下,表现出了革命者宁死不屈、视死如归的高尚情怀。临刑时大义凛然、从容就义的英雄气概,给共产党员和人民树立了世代楷模。他们的鲜血迎来了新中国的诞生,他们以宝贵生命谱写的英雄诗篇,将永远载入中国革命史册!

红岩伟业垂青史,英烈精神励后人。红岩英烈为革命事业的献身精神,永远鞭策和鼓舞着我们前进!

听 雨

我喜欢听雨。

我的家乡在川北南充一个偏僻的小山村。那里四季分明,春华秋实,也少不了雨。

雨是一年中最常见的自然现象。春雨下起来,就如千缕万缕细细的银丝,如牛毛如密针,带着冬季留下来的微微寒意,带着春天的喜讯,微笑着温柔的下起来,冲涮着冬天遗留下来的痕迹,迎来春天。雨滴落在桃花上,落在杏花上,落在李子花上,把花儿清洗得晶莹、透明,把花儿的清香混杂着雨水味,传给人们,沁人心脾,好生惬意!“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让人分不清那是花的柔美还是雨的芬芳。那一份清香,深深激起了心潮的涟漪,波荡开来,悄然无声。

夏天的雨,总是那么急。不似初春的雨,充满生机,那么富有诗意。夏天的雨,“哗啦哗啦”,总是急急切切的,充满激情活力。滂沱大雨开始在小山村中肆虐起来。雨柱漫天飞舞,像成千上万支利箭飞速射向地面,势不可挡,威力无穷。树木在挣扎,拼命地抓住大地,做最后的努力;鸡、鸭、狗在雨中飞奔,逃离大雨的侵袭。山村下雨最奇怪的是,那边山下大雨,而这边山却艳阳高照,恰好印证了“东边日出西边雨,倒是无晴却有情”这句古诗。有时天上阳光普照,山村上空却大雨淅淅沥沥,这是太阳雨啊!

夏雨来得快,来得直接,人们便忙着收抢新收回来的玉米或稻谷,往往全身湿透。但人们还是忙碌着,还是笑着,夏雨冲不走他们丰收的喜悦啊!有时,天色十分昏黑,片片乌云仿佛要压下来,黑压压的,还不时有振耳欲聋的雷声和刺眼的闪电,给人一种恐怖的感觉。乌云笼罩着田野,雷电划破了长空,狂风刮断了树枝,骤然间暴雨如柱。雨就象断了线的珠子,一个劲地往下掉。雨点掉在水田里,泛起了无数涟漪,就好像是鱼儿头上的花朵。雨点掉在田野里,庄稼张开一张张大嘴,尽情地喝着那甜甜的雨水,一霎那,那些庄稼好像长大了许多。

秋雨别有一番味道。天上的乌云在舞蹈,地上的人们迎来天色变暗,阴沉压抑。雨滴开始砸向房屋,绽开朵朵银花,闪闪亮亮,晶莹夺目。雨滴落在大地上,卷起一阵阵轻烟,地面似乎绽出了一个个笑着的小酒窝。雨滴打在树叶上,发出美妙的声音,好像一位出色的钢琴家在弹奏优扬的曲调,非常动听。秋雨总让人有一种失落的感觉,心情也随之下沉。秋雨时,人们可以静静地思考,而秋雨的降临,会打破沉闷。头顶上的苍穹,泛着灰蓝色的光,凄凄切切地照在地上,照耀着村子里的庄稼和枯草,仿佛把它们埋进了茫茫的海里。

最沉重地莫过于冬雨。冬雨是那么冷峻,那么愀然。在“咚咚”的雨中追溯往昔,将勾起你逝去的惆怅,还有依恋的小山村。雨雾中的景物也是一片迷蒙,时隐时现,似有似无。一阵风吹来,雨帘晃动,雨中之景好像也在飘忽不定。走出家门,惬意地走在雨中,脑海里自然地浮现“浮天水送无穷树,带雨云埋一半山”的景象,雨如万条银丝从天上飘下来,屋檐落下一排排水滴,像美丽的珠帘。冬雨真美,它像一幅中国山水画,像一首诗,又像一个美丽而又朦胧的梦。人们会贪婪地欣赏这一幅湿淋淋的水墨画,久久不愿冬雨离去........

家乡的雨,多么富有诗意啊!如天地日月酝酿的精英,似娇花嫩叶贡献的琼浆。春季,细雨蒙蒙,淅沥的雨丝打湿了绿瓦,给人春之润;夏季,狂风暴雨,伴随着层层热浪,给人夏之热;秋季,细雨绵绵,漫天飞舞,给人秋之凉;冬季,雨中带雪,给人冬之洁。

我爱家乡的雨,最爱被雨拍打在脸上的感觉。我爱家乡的雨,最爱雨划过的痕迹。

我喜欢听家乡的雨!

那个地方叫大通

为揭开大通美丽的面纱,我在艳阳高照中去寻找梦中的大通。

通往神奇天笙寨的公路狭窄而又高低不平,坐在车内抖得老高。经过一段曲折的环山公路后,我们终于到了天笙寨门前。向右上看是一段古城墙,把整座山围得严严实实。这不由得使人想起古代战争的场面。确实,这里曾发生过一场小战。

南宋淳祐9年(公元1249年),为抗击蒙军入侵,兵部侍郎、四川安抚制置使余玠在四川号召老百姓修建抗蒙的寨子,天笙寨便是其一。1258年,蒙古大汗蒙哥亲率蒙军兵分三路伐宋,其中一路从甘肃、陕西入川。蒙军沿途经过天笙寨,并在此发生过一次小战。寨门由石头砌成,古朴高峻。寨门的石壁上“天笙寨”几个字清晰可见。

进入寨门沿石阶上走,便到了一处开阔的麦地。麦地郁郁葱葱,散发着淡淡的、甜美的香气。在麦地的中间有一方母子泉,泉水经过岁月的沉淀,已变得浑浊。据传,古时候重庆有一个膝下无子的员外曾到天笙山来烧香拜佛,许愿取水。回家后,他的老婆喝了取回的泉水后,果真喜添了一个儿子。

山道还算宽敞,但拐弯处扭曲的弧度极大,没有护栏。我们小心翼翼地往上行,终于到了天笙寨的主体建筑,建于宋代的庙宇。庙宇由砖木构成,共有三级。庙宇梁上有雕龙画凤。庙内供奉有菩萨,菩萨怡然自得地接受着善男信女的膜拜,淳朴、恬静,庄严,简单而又原始。

站在庙宇最高层,打开窗户向下眺望,嘉陵城区尽收眼底。这里的每一处角落都洒满了古人的鲜血,这里的每一个地方都留下了后继者的身影,穿越时空,凝为不朽,变成永恒。虽已时过境迁,但历史却掀起了汹涌的波涛。

从天笙寨下来,我们来到一处特别的山丘。山丘下面是稀稀落落的几户人家的白色小房子。这些小房子由宋代的民居沿袭下来,古朴典雅,属典型的川北民居。田野的那边又是连绵的山丘,山丘好像正在盛开的朵朵莲花,自然得不用勾勒,只是浸着幽幽的蓝色。

中午时分,我们来到大通镇上,享受了大通名吃——大通热凉粉。也许是老庄的哲学思想太多地流淌在大通人的血液里,小镇宁静、淡漠。古老的小镇经过千百年的日出日落,依然清澈如昨。

午饭后,我们乘车来到赵子河水库和新庙果桑基地。赵子河水库是升钟二期工程两个囤蓄水库之一。眼前的赵子河水库没蓄多少水,很浅,但水坝很高,看起来很空旷。这里的水气透着一种原始的宁静,水仿佛洗净了人们的身躯和灵魂。

新庙果桑基地桑树碧绿,红红的桑葚挂在树上,星星点点,煞是好看。我们掂着脚将桑葚摘下,放入口中,甜甜的,好不惬意!据说新庙的果桑蓬勃发展,带动了一方经济。桑葚可用来制酒、制醋,桑叶可用来制茶,经济价值很高。薄薄的轻雾笼罩在林间,野花烂漫。大自然是美妙的,她的每一根神经,每一个细胞,都能唤起我们心底的温柔。此时的我,心情平静如水。

抬头看阳光,明晃晃地刺眼。在太阳温暖的照耀下,快乐的时间是那么短促。收获满满,我们依依不舍地离开了那个叫大通的地方。

我的孩子们

有人说,教师是船夫,默默地坚守在由无知通向智慧的渡口。教师手握白色的粉笔,在黑色的河流上辛苦地划着。教师喊出的号子是一支最优美最动人的船夫曲,令船上每一颗雅嫩纯真的心灵感应。

我是一名中学语文教师,已从教24个年头。在24年漫长的岁月中,从参加工作的那一天起,我就深深地爱着教师职业,爱着我的学生们,我把他们当亲生孩子,寄予了浓浓的爱。

蒲翠,你是一个小巧玲珑的女孩,你上课总是那么认真,笔记也做得很好,语文成绩不错,在我的辅导下,作文还获得了国家级一等奖。要加油喔!

朱巧凤,你上课、作业很认真,就是太呆板,不灵活,每次考试成绩总是在中间,不那么拔尖,有时上课还开小差。要注意喔!

李浙,你是班长,可仿佛你的行为与你的职位并不相称,你经常上课未坐端正,左顾右盼,与同桌谈话,语文成绩也差。要作表率喔!

青超,你在班上进步最大,现在较以前发生了质的飞跃,成绩提高很快。祝贺你喔!

周世玉,你是班上年龄最小的孩子,看起来一副机灵相,但学习不太好,还不守规矩,迟到不呼“报告”。你要努力喔!

……

孩子们,我不想说我伟大,我不想说我无私,我只是一个普普通通的中学语文教师。一根教鞭,一支粉笔,外加几本教案,便是我赖以生存的东西。一把椅子,一张讲桌,一间挤满你们的教室,伴我度过无数个晨曦和黄昏。

孩子们,你们知道吗?做老师难,做中学教师更难。你们调皮捣蛋是我的责任,你们有个铁倒摔伤还是我的责任。为了一些复杂的人和事,为了一些琐碎的活计,我像陀螺一样,不停地旋转,仿佛一架不停劳作的机器。虽然我早已“桃李满天下”,但能记起我这个“贾老师”的学生可能寥寥无几。

孩子们,我是个平凡的老师,同样有平凡人的喜怒哀乐。你们比赛获个奖,我会喜上眉梢,会情不自禁地偷着乐;你们成绩不理想,我也会生气,也会发火,也会愤怒。但不能在你们面前有丝毫表露,不会将消极情绪带进课堂。

孩子们,我生于农村,长于土地。不是没想过进城,只是怕我走后,那些被我寄予厚望的你们无人照顾。思前想后,我还是选择农村中学,选择是农村孩子的你们。

孩子们,如果哪一天,你偶尔路过这所山村中学,即使只有一盏午夜的灯光,那也许就是我的生命之灯;即使只有一个躬身劳作的形象,那也许就是我孤独的背影。或许,我在批改作业;或许,我在撰写教案……

一腔热情,两袖清风,三生无悔,这就是我,一名中学教师。

孩子们,是雄鹰,就要直冲蓝天展翅翱翔;是蛟龙,就要游于大海搏击风浪。初升的太阳,皎洁的月亮,闪烁的星星,为你引路指航。怀着你的梦想,为之奋斗吧!

孩子们,初中生活是五颜六色的,既有红的热烈、绿的蓬勃、紫的豪爽,也有蓝的神圣、白的圣洁,也不失黑的庄重……所以在成长的过程中,也许会不断遭遇挫折,不断跌倒,但坚信胜利终属坚强者……在青春的道路上留下串串成长的足迹吧!完成属于自己人生的蝶变,脱变!

孩子们,我希望你们永远开心、快乐,努力做最好的自己!

孩子们,我再赠予你们一句话:“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

孩子们,我深深地爱着你们!

来源:四川省地方志工作办公室

作者:贾 海(中国散文学会会员,四川省作家协会会员,四川省南充市嘉陵区龙蟠初中语文一级教师。在各级各类报刊发表散文20余万字。著有个人散文集《等待》《那片海》)

配图:方志四川

来源: 四川省地方志工作办公室
终审:唐志昂
分享到:
关闭本页 【打印正文】
×

用户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