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文化纵横>文学作品>详细内容

【散文】川北第一城‖贾海

作者:贾 海 来源:四川省地方志工作办公室 发布时间:2022-04-17 21:16:08 浏览次数: 【字体:

川北第一城

贾 海

走近钟灵毓秀的四川南充,那名扬遐迩的胜迹名苑,天生丽质的自然风光,独具特色的地方文化,会使人为之倾倒。白云山俊美,升钟水库清幽,太蓬山、金城山、凌云山宗教文化,定会令人流连忘返。落下闳观星楼、汉恒侯祠、万卷楼、滕王阁、张宪祠、李淳风、袁天罡墓,将勾起你的怀古幽幽情思。两千多年的栽桑养蚕历史形成丝绸文化,更是独树一帜。朱德故居、罗瑞卿故居、张澜纪念室,定将涌腾起人们对伟人虽去但风范永存的激情。川北大木偶、川北灯戏、川北皮影、川北剪纸,将缩小语言、文化和时空的差距。在南充,你可以遍游名胜古迹,领略川北风光。

南充城市全景(何姝 摄,方志四川 供图)

众多的历史文化名人在南充这座城市的浩瀚星空中,永远璀璨闪烁。人类文明始祖伏羲女娲的母亲、上古神话名人华胥;汉王刘邦大将纪信;西汉天文学家,浑天说创始人之一,奠定中国古代宇宙结构理论基础,被誉为“中国天文史上最灿烂的星座”的落下闳;西汉文学家,被誉为“赋圣”、“辞宗”和中国历史上十大才子之一的司马相如;三国时蜀汉及西晋著名史学家,撰写的纪传体史学巨著《三国志》为后世称颂,并奠定了南充是三国文化之源的历史地位的陈寿;教育家、民主同盟创建者,曾任中华人民共和国副主席、全国人大副委员长、全国政协副主席张澜;无产阶级革命家、政治家和军事家,开国领导人之一朱德;创立了邓小平理论,所倡导的“改革开放”及“一国两制”政策理念,改变了20世纪后期的中国,也影响了世界,曾两次当选《时代》周刊“年度风云人物”的邓小平。

落下闳被称为“春节老人”,阆中成为“中国春节文化之乡” (图片来源:“阆苑仙葩阆中古城景区”微信公众号)

南充独具特色的民俗曾勾起了多少南充人古老、温馨的记忆。西充及嘉陵的“蛤蟆节”,傈僳族火把节、牛王会等诉说着南充人对幸福、健康、平安、美好的愿望。近年来,南充丝绸节以驰名中外的南充丝绸为主题,集经贸、文化、旅游观光为一体开展节庆活动。南充客家人在农历新年有说不完的喜庆,家家户户挂彩灯、贴门神,并在粮仓、家禽牲畜圈上贴写吉祥的语言,以期来年丰收吉祥。

1990年8月, 南充首届丝绸节上的时装模特大赛(金高峰 供图,图片来源:南充晚报)

走近南充的地标建筑,令人流连忘返。闻名遐迩的阆中古城的建筑风格,体现了中国古代的居住风水观;棋盘式的古城格局,融南北风格于一体的建筑群,形成“半珠式”、“品”字型、“多”字型等风格迥异的建筑群体,是中国古代建城选址“天人合一”完备的典型范例。阆中古城有张飞庙、永安寺、五龙庙、滕王阁、观音寺、巴巴寺、大佛寺、川北道贡院,有邵家湾墓群、文笔塔、石室观摩崖造像、雷神洞摩崖造像、牛王洞摩崖造像、红四方面军总政治部旧址、华光楼、阆中文庙等,这些地方每年都有数以万计的中外游客前来观光旅游,古城阆中已成为南充一张经久不衰的旅游名片。

阆中文笔塔(阆中市地方志办公室 供图)

五星花园的雕塑——丝绸女神,不仅是南充的地标性雕塑,也是南充城市的视觉中心。近10米高的“丝绸女神”长袖飘飘,宛若仙子。凡是到过南充的人,总会在五星花园的丝绸女神雕塑前欣然留影,心怡五星,情系女神。

南充《丝绸之城》(又名《丝绸女神》)雕塑(蓬州闲士 摄,方志四川 供图)

建于北宋建隆年间,距今已逾千年,造型独特,工艺精湛,具有很高历史艺术价值的南充白塔,是南充的老牌地标之一,它正向过往的人们昭示着千年不老的传说。

建于北宋年间的南充白塔(图片来源:华西都市报)

西山开汉楼更是一座集南充历史文化和旅游观光于一体的标志性建筑。青灰色的琉璃瓦,逐层收分的楼面,洁净的走廊环道,离离疏影的木作门窗,如梦如幻。登上楼顶,视野开阔,可远观果城全景,可近听山间鸟语。

南充西山开汉楼(图片来源:南充西山风景区网)

南充这座城市有自己的老字号。这些和南充一起成长的老字号,不仅见证了南充一步步的成长,更是南充人的集体记忆。川北凉粉、张飞牛肉、保宁醋、营山凉面、凤石核桃,都是真真切切的南充印象。

川北凉粉(蓬州闲士 摄,方志四川 供图)

“积土而为山,积水而为海”。南充作为川东北重镇,通过长时间的发展积累,已凸显得天独厚的区位优势和资源优势。

南充“成渝第二城”的定位和诠释,是川北重镇南充在新形势下作出的科学、智慧的谋略和抉择。我们相信,南充未来将会一片光明!

南充城市天蓝、水碧(周汉兵 摄,图片来源:四川日报)

END

作者简介

贾海,中国散文学会会员,四川省作家协会会员,南充市嘉陵区作家协会副主席,南充市嘉陵区龙蟠初中语文一级教师。在各级各类报刊杂志发表散文20余万字。著有个人散文集《等待》《那片海》。

来源:四川省地方志工作办公室

作者:贾 海

配图:方志四川

来源: 四川省地方志工作办公室
终审:徐高芳
分享到:
关闭本页 【打印正文】
×

用户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