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文化纵横>文学作品>详细内容

走进千年黑砂城

作者:李淮 来源:20210824四川日报 发布时间:2021-08-24 09:46:10 浏览次数: 【字体:

□李淮

雅安市荥经县有三大网红打卡地:因山脊细长形似牛背的“亚洲最美观景平台”牛背山,世界珍稀植被“鸽子花”森林,千年“黑砂城”。近日,走过荥经黑砂艺术村砂器一条街,脚步不由自主停了下来。

红色火苗约有一尺高,舔着馒头窑的锅底,红得耀眼,在鼓风机强力推送下,发出“呼呼呼”燃烧的声音;圆圆的馒头窑上面一口黑酱色大锅盖盖得严丝合缝,蒸腾的白色热气摇曳在锅盖上方,一股股冲上去。馒头窑旁边站着一个精壮小伙子,短衣赤膊,脸上胳膊上汗珠子滚动,一会儿走到窑的东边查看火候,一会儿踱步西边检查……我往前走,靠近一点再靠近一点,灼热的气浪在脸上身上蔓延,说了声“好热!”当然热,1500摄氏度的高温,小伙子张开两臂拦我,招呼我离远一点,怕我受不住滚滚的热浪。

当时,他们正在进行黑砂制作中关键的焙烧环节。

荥经黑砂以荥经当地黏性极强的高岭土和炭渣为原材料,经过采料、粉碎、搅拌、制坯、晾晒、焙烧、上釉、出炉、打磨、入库等工序,砂锅、工艺品、水杯、茶壶、花盆,一个一个,排列有序,高高低低,看似朴拙,细看生动活泼。2008年,“荥经砂器”烧制技艺正式进入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成为四川省具有标志性的手工艺品品牌。荥经县规划建成总面积约0.5平方公里的108黑砂艺术村,集黑砂生产、销售与研学体验于一体,将砂器厂与砂器作坊的围墙打开,让黑砂制作在游客的围观下进行。如今,这里已成了文化旅游新地标。

馒头窑还有半小时开窑,大家心情急切,都想看看开窑时是怎么个场景。快了,小伙子往头上戴了竹编的斗笠,穿上护着前胸后背的披肩样式防火衣服,护具准备就绪,开窑!

大锅盖被粗粗的绳索一寸寸拉开,升高到半空中,热浪滚滚扑面而来,一干人下意识倒退两步。小伙子嘴里说着“往后退,往后退”,自己却拿着长长的粗铁棍,往冒着热浪气体的馒头窑走去。小伙子用铁棍上的铁钩把砂锅一个一个从馒头窑里勾出来,顺势放在旁边小窑里面,“还要上釉打磨呢。”

“一、二、三、四……”“烟雨黑砂”女主人走过来,数着砂锅个数,一共是32个砂锅和2个茶杯,一个砂锅在烧制过程中裂开条细小的缝,被小伙子挑出来放在旁边泥地上打入另册。其他31个砂锅和2个茶杯放入小窑层层排放整齐,加入早已准备好的一大盆杉木刨花和油枯,一根火柴一划,火苗“呼”地一下燃烧起来,小窑锅盖盖上。油枯里的油脂为砂器上釉,小窑温度保持150摄氏度,时间1小时,产品才能出窑。出窑后工人还要用粗砂纸挨个打磨,不能马虎。

实际上,药罐、砂锅、水盆、水缸、米缸、花盆,还有酒碗、茶杯,二次上窑时油枯的油脂渗入砂器的每个小孔,不打磨,本来面目就是道风景线:拙朴、地道,不曾雕琢的外表和若隐若现的纹理,是荥经黑砂土铸成的本来面目,是我蜀地千百年来的阡陌痕迹与经纬线,自带光环。

陈列室摆放着制作精细的茶具、花瓶、花盆、餐具、摆件,经上釉并打磨,手感光滑,有质地升华的光泽、精巧、细腻,更有卖相。现在的砂锅买卖不似从前那么兴旺,这些砂器可以丰富市场。“烟雨黑砂”女主人说:“只有我们荥经砂土(千年黑砂)才能够做砂锅。”她说话时扬了一下头,嘴角抿了抿,言语里透着骄傲。她的儿子是荥经砂器非遗技艺传人,亦是她家的荣誉。

打磨好的砂锅像精美的艺术品,280元一个。有人买了,高高兴兴拎着包装好的砂锅回家;没有买着的,只有先交钱等制作好了再邮寄。

来源: 20210824四川日报
终审:张亚
分享到:
关闭本页 【打印正文】
×

用户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