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文化纵横>文学作品>详细内容

【艺术】张燕:交出一份无愧于党无愧于时代无愧于观众的川剧答卷

来源:四川省地方志工作办公室 发布时间:2024-08-14 15:51:10 浏览次数: 【字体:

本文载《巴蜀史志》2022年“非物质文化遗产”增刊

张燕:交出一份无愧于党

无愧于时代无愧于观众的川剧答卷

张 燕

中共党员,党的二十大代表,四川省川剧院国家一级演员、第30届中国戏剧梅花奖得主,从事川剧表演事业,工旦角,主要代表作有《死水微澜》《芙蓉花仙》《白蛇传》等。曾获中国电视剧飞天奖,“英德杯”首届中国黄河流域戏剧红梅奖大赛“金奖”。

年少学艺

张燕出生于成都市新都区,从小长得乖巧可爱,是学艺的好苗子。1985年,刚满9岁的她,陪着同学报考川剧艺训班,对于川剧无任何概念的她,抱着“来都来了”的心态参加了考试。也许是无任何心理压力,她在现场表演的《我们的祖国是花园》受到招生老师青睐,成功通过声、色、艺三个方面的考试,正式成为一名川剧生。

年幼的她只觉一切都新奇,对舞台上的妆头和气场充满好奇与向往。在去练功房的路上,看到师兄师姐们练习的动作,张燕只觉得好玩。老师告诉她学川剧很苦,她说:“老师,我不怕吃苦。”可能在当时她的认知里还不知道吃苦是什么意思。

回顾30多年的艺术生涯,张燕才渐渐明白老师当初说要吃苦的意思。日复一日的压腿、柔韧训练,曾疼得她哭喊着要回家,母亲对她说“学戏是你自己的决定,坚持走下去,把这个坎迈过就好了”。于是,张燕咬牙坚持下来。

经过几个月的基本功练习,张燕唱念做打已具备登台演出的能力。虽然首次登台不是出演主角,但她表示很开心,能够穿上戏服,拥有几句台词,就很满足。

后期的练习让她慢慢具备了担纲《白蛇传》等折子戏主角的实力。16岁时,她第一次担任主角,出国表演川剧《芙蓉花仙》,向国外观众展示中国文化,表演芙蓉花仙面对王母的刁难,其他花仙的嫉妒,依然坚持自我,潜心修炼的高尚品节。她表演的花仙子,一举一动就像真的仙子一样,一经出场,掌声雷动。

表演的出色,让她对自己的要求越来越高,渐渐成长为剧团里的中流砥柱,开始在《青蛇传》《白蛇传》等剧中担任主演。先后荣获四川省川剧学校第三届“桃李杯”比赛二等奖、四川省旦角比赛一等奖、中国电视戏曲展播一等奖、第21届(2000年度)中国电视剧飞天奖等。

随着时代发展,娱乐方式变得多元化,进剧院观看戏剧的人也渐渐少了起来,再加上剧团改制,演员收入减少,张燕不得不与其他人一样考虑别的出路,转而下海经商。

她做生意也有模有样,但物质的满足并不是她想要追求的诗和远方,她觉得自己还是更适合表演川剧,做一名川剧工作者。

梅花香自苦寒来

张燕由经商转回川剧的路上,离不开著名川剧艺术家陈智林、陈巧茹等人的帮忙。陈智林时任四川省川剧院院长,不忍心这么好的川剧苗子走上“歧途”,于是向她抛出橄榄枝,招揽她到省川剧院。

2007年左右,张燕正式回归舞台,对于艺术的追求有了更高的目标,她想夺得中国戏剧梅花奖。梅花奖是中国戏剧表演艺术最高奖,每两年一评,旨在表彰在表演艺术上取得突出成就的中青年戏剧演员,可以说获梅花奖是每一个从事戏剧表演的人的梦想。

2014年,她第一次冲击梅花奖,以为凭借自己的拿手好戏《白蛇传》能够取得好成绩。张燕在《白蛇传》中担任主演,表演过多次,对于人物的揣摩、动作的细究、唱腔的训练,无疑出类拔萃。但青年才俊者众多,此次参赛她遗憾落败。

2018年,她再次冲击梅花奖,这次的作品是非常考验演员功底的“折子戏专场”。她准备了三场折子戏,每一场戏都请了行业内顶尖的老师前来指导,陈智林以及剧团和四川省文化和旅游厅的人都觉得她拿奖毫无悬念,然而很遗憾,她再次落败。

第二次的落选对她打击很大,她觉得对不起那些对她寄予厚望的人们,对不起陪她训练的朋友同事,想到训练的经费以及那些日日夜夜的苦练,她伤心至极。

她以为2018年是她最后一次机会,但这时有位老师告诉她,按她出生月份来算还可以再参加一次,于是她没再继续伤悲春秋,潜心准备下一次参赛。但这时面临几个问题,一是在四川省文化和旅游厅立项的问题,当时四川省文化和旅游厅的项目重心在脱贫攻坚方面,没有多余的经费支持参赛;二是剧团里的负责人手上有两个项目,还不能确定参加哪个项目去争奖;最后就是梅花奖对戏剧行业的人吸引力很大,其他人也想参赛,而名额只有一个。

好在最后所有的问题都迎刃而解,四川省文化和旅游厅最终决定予以立项。参赛项目也确定下来,关于参赛名额的事情,她与团里的人进行了比赛,还邀请了其他剧团里的人做评委以示公正,最后她以90多分的成绩成功拿下唯一的参赛名额。

对于最后一次冲奖,她不敢有丝毫懈怠,拿出准备已久的剧目《死水微澜》参加奖项争夺,在知道入围的那一刻,她喜极而泣。在17进15的全国比赛上,看到其他表演失误的参赛者,她排除杂念,只全心专注自己的表演。而这一次,她终不负所望,凭借着对剧里“邓幺姑”精彩的演绎,成功“摘梅”。

夺得梅花奖后,张燕回到四川省川剧院彩排经典川剧《龙凤呈祥》,在后台,她收到了一位北京老戏迷的来信,信中最后写着希望张燕能够写“梅花香自苦寒来”这句话作为回信。

三战梅花奖,一路的艰辛与坎坷真可谓梅花香自苦寒来,所有的辛苦与付出,在夺得梅花奖的那一刻都是值得的。

传承、推广川剧

《芙蓉花仙》是对张燕的人生影响很大的一部剧,这部剧历经四代演绎,轮到她时已是第五代。她始终记得初次演出时盛况空前,观众云集的场景,希望在今天川剧能够复兴到以前的样子。

作为一名党代表,她时刻牢记为人民服务的宗旨,自9岁登台,到如今已有36年的舞台经验,她认为最开心的莫过于把好戏演给老百姓看。2022年10月,当听完党的二十大报告,她更加坚定了艺术为人民服务的初心,决心传承和弘扬好川剧这一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以更好地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

把川剧传承任务扛在肩上,张燕无疑是增添了许多压力。当今,多项传统文化面临着式微,川剧也不例外。更多的人倾向于多元化的新兴娱乐方式,很少有人愿意走进剧场听一听戏。

川剧怎样与时代结合,怎样让年轻人愿意走进剧院,都是值得探索的问题。张燕认为首先需要做的是宣传,在很多艺术家的眼里一直都有着“酒香不怕巷子深”的理念,而今“酒香也怕巷子深”。好在如今有很多新的宣传方式,如电视栏目、自媒体平台、社交平台都可以当作宣传阵地。

张燕还积极推动“川剧进校园”活动,她希望通过这样的活动,在小朋友心里埋下一颗川剧的种子,并让种子发芽长成参天大树。

对于川剧传承的探索,张燕身体力行。最新要上演的由她主演的川剧《龙凤呈祥》就是在原戏基础上进行改编,加入了很多现代元素。比如调整剧目节奏,缩短时长,让年轻人不会感到冗长乏味,还加入现代流行歌曲的唱腔、现代流行词汇,力求能最大程度地吸引到年轻观众。张燕一路走来经历无数波折和落寞,但热爱川剧的初心不改,她期望未来能有幸与更多的川剧演员们齐心协力,共同奋斗,用更多、更好、更靓的川剧作品,回馈给挚爱的川剧事业、亲爱的观众朋友,能交出一份无愧于党、无愧于时代、无愧于观众的川剧答卷。

(本文载《巴蜀史志》2022年“非物质文化遗产”增刊)

来源:四川省地方志工作办公室

口述:张 燕

整理:《巴蜀史志》编辑部 天下志鉴

来源: 四川省地方志工作办公室
终审:唐志昂
分享到:
关闭本页 【打印正文】
×

用户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