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端午特辑】今天,我们怎样过端午‖蒋德均
今天,我们怎样过端午
蒋德均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已经成为中华民族的基因,植根在中国人内心,潜移默化影响着中国人的思想方式和行为方式。今天,我们提倡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必须从中汲取丰富营养,否则就不会有生命力和影响力。
——2014年5月4日,习近平在北京大学师生座谈会上的讲话
我们要对传统文化进行科学分析,对有益的东西、好的东西予以继承和发扬,对负面的、不好的东西加以抵御和克服,取其精华、去其糟粕,而不能采取全盘接受或者全盘抛弃的绝对主义态度。
——2014年10月13日,习近平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十八次集体学习时的讲话
在《诗词里的端午节》(2023年6月22日“方志四川”发布)一文中,我们介绍了端午节的主要习俗有:将兰草、菖蒲、艾蒿扎捆悬挂或插在门楣上以辟邪,或烧水沐浴以除病健身;将五色线戴在手腕上驱邪辟凶;张贴道教符图驱邪赶鬼;饮用蒲酒、雄黄酒以强身健体;用粽子、角黍祭祀和食用;划龙舟或龙舟竞渡;佩戴香袋保健康;儿童额头点朱丹驱邪;亲友互相赠送端午扇,既和谐关系有又使用价值等。端午节作为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也是面向未来的节日。端午节传递家庭温情、卫护个体生命、追念历史先贤、激扬民族精神,是华夏民族先民卓越的文化创造。作为中华儿女,我们要继续传承发展民族节俗文化,增强民族自豪感和文化自信心,向世界奉献我们优秀的节日文化遗产。
民俗学家陈连山在《端午节:“五彩”缤纷的仲夏之梦》一文中说:“端午节从战国时代开始,至今已经存在了两千多年。在如此漫长的历史过程中,它伴随着人类生活方式、思想方式的发展而变化。从早期单一的辟邪驱瘟主题,逐步发展到兼顾辟邪驱瘟和纪念先贤,两个主题并重。其中既包含着我国古代天文学、医学知识,也体现着人民的忠孝观念。而且,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端午节民俗中具有迷信性质的辟邪色彩逐步淡化,游戏娱乐成分(特别是其中龙舟竞渡游戏)逐步加强。可以说,端午节的演变过程记录着中国人走过的历史脚印。端午节把一个原本普通的日子,装点成一个绚丽多彩的节日,使我们平淡的生活变得富于诗意。这是端午节最大的意义。”
从这段论述中,我们今天过端午节,可以尝试从保健护生与纪念先贤这两个方面继承与发展。
辟邪保健问题
我们应扬弃由于生产力水平低下和古代社会科学技术尤其是医疗水平低下所形成的一些认识错误或迷信色彩。但我们可从中窥见古代先民对生命的尊重、对健康的渴求、对长寿的期盼以及对人生平安成长的重视,体现出一种生命的原始欲力。正是如此,古代先民为达成这些愿景,在农历五月,自然界万物茂盛,蓬勃生长而细菌随之繁殖、瘟疫随之流行的仲夏之际,就特别需要我们重视生存的环境卫生、强身健体、辟邪除瘟、保健护身,防患于未然。于是,自然物候的推移与人文思想的融合,为了让生命之花开得更加健康而灿烂绚丽,丰富多彩、五彩缤纷的各种民俗活动便开展起来,已达到辟邪健身之功效,这就是端午节的主要内涵与使命。于是,龙舟竞渡是为了健身,也可以检验人们日常的健身锻炼训练情况;助威呐喊可排除浊气、舒张肺活量是为了健身;门前挂菖蒲、陈艾等是为了辟邪健身;吃粽子、喝雄黄酒、吃咸鸭蛋等极富营养的节令食品是为了祛除百病、健康身体;走亲访友、女儿归宁、儿童额头点丹、手臂佩戴五色丝线、腰系香囊等等,就是为了或和谐关系或消灾避祸或驱邪避鬼等等,均是为了平安健康。
因此,端午节在时间上具有转换性的意义,包含了中国人的阴阳感知观念。从端午节习俗看,端午节将自然中的阴阳与身体、生命观念有机结合,由此生成的端午文化就走向了人和自然的和谐共生。人们以五月五日为节,目的在于辟邪消灾,以求健康平安。也就是说,端午节文化起源是中国人生命观念、宇宙观念、自然观念基础上的仪式性、娱乐性与生活性的表达。端午节习俗体现了民众在生产生活中渴望与保护生命健康的生存智慧。从周朝开始,老百姓就传承着用朱索桃印饰门、悬挂艾叶在家门口、手上系五彩缕等消灾避邪的风俗。端午节期间,赛龙舟、吃粽子、喝雄黄酒、身上挂香袋、戴香包、手臂缠五色丝线、门口插艾蒿、挂菖蒲、上山采草药煎熬沐浴等民俗传统体现的共同价值观念,充分证明了中国人对于文化护佑生命、保障生活健康幸福的自信性和自信力。
而端午节这些习俗对今天我们正在推进的全民健身与健康中国都具有借鉴与参考价值,其内在理念具有相通性与一致性。
2016年,中共中央、国务院以长达二十九章的长篇篇幅印发《“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实属罕见。在《序言》中对此有如下论述:
健康是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必然要求,是经济社会发展的基础条件。实现国民健康长寿,是国家富强、民族振兴的重要标志,也是全国各族人民的共同愿望。
党和国家历来高度重视人民健康。新中国成立以来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健康领域改革发展取得显著成就,城乡环境面貌明显改善,全民健身运动蓬勃发展,医疗卫生服务体系日益健全,人民健康水平和身体素质持续提高。2015年我国人均预期寿命已达76.34岁,婴儿死亡率、5岁以下儿童死亡率、孕产妇死亡率分别下降到8.1‰、10.7‰和20.1/10万,总体上优于中高收入国家平均水平,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奠定了重要基础。同时,工业化、城镇化、人口老龄化、疾病谱变化、生态环境及生活方式变化等,也给维护和促进健康带来一系列新的挑战,健康服务供给总体不足与需求不断增长之间的矛盾依然突出,健康领域发展与经济社会发展的协调性有待增强,需要从国家战略层面统筹解决关系健康的重大和长远问题。
推进健康中国建设,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重要基础,是全面提升中华民族健康素质、实现人民健康与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的国家战略,是积极参与全球健康治理、履行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国际承诺的重大举措。未来15年,是推进健康中国建设的重要战略机遇期。经济保持中高速增长将为维护人民健康奠定坚实基础,消费结构升级将为发展健康服务创造广阔空间,科技创新将为提高健康水平提供有力支撑,各方面制度更加成熟更加定型将为健康领域可持续发展构建强大保障。
为推进健康中国建设,提高人民健康水平,根据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战略部署,制定本规划纲要。本规划纲要是推进健康中国建设的宏伟蓝图和行动纲领。全社会要增强责任感、使命感,全力推进健康中国建设,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和推动人类文明进步作出更大贡献。
2021年,国务院印发《全民健身计划(2021—2025年)》。该《计划》就促进全民健身更高水平发展、更好满足人民群众的健身和健康需求,提出五年奋斗目标和八个方面的主要任务。提出的“体卫融合”的健康新理念,旨在进一步号召全民不断拓展健身运动时间和空间,让运动健身成为百姓新的时尚生活方式,充分体现了以人民为中心的健康理念。
为实现健康中国和全民健身的目标,传统节日中的传统体育竞技与游艺项目不失为一种可以利用的途径和方式方法。比如成届制的举办一年一度的端午国际国内龙舟大赛节,可将端午节办成传统项目的运动会或体育节,假期可适当延长。这样既可发展体育运动,又可传承传统文化,还可招商引资,带动地方旅游产业发展。又比如利用传统节日,可开发一系列保健、养生的保健品、食品、文创品等等,也可促进一方经济的发展与繁荣。
纪念先贤
端午节在历史演变过程中,后来融入了以纪念各地名人尤其是以纪念爱国诗人忠臣屈原的习俗。这一习俗的形成极具特殊意义。
端午节与屈原的关系最为紧密,它们之间构成了彼此依存的互文性关系。从文献记录看,是“伤其死所”“楚人思慕”等,由此将端午节的竞渡和水上祭祀活动解释为对屈原的纪念。在端午节期间吃粽子、划龙舟,成为端午节最为核心的元素,最初也未必是源于对屈原的纪念。但逐渐演变成为端午节的基调与核心,这得益于屈原“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亦余心之所善兮,虽九死其犹未悔”“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既莫足与为美政兮,吾将从彭咸之所居”的那种“出污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的崇高人格,这正好体现了中国文化的家国胸怀,以及屈原爱国主义精神的广泛影响力,彰显了文化的力量。从这个意义上讲,端午节属于古人也属于今人,属于中国也属于世界。
人类文明发展到今天,是一代又一代接续奋斗的结果。我们可以从端午节纪念屈原等先贤中得到启示,在享受人类一切文明成果的同时,不忘历史,不忘先辈们的创造,尤其是不能忘记那些为人类作出了里程碑式贡献的先辈以及那些在道德伦理等人格方面具有典范性高标的人物,他们是我们前进的动力,学习的楷模,永远值得我们纪念。这与我们倡导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具有高度的契合度和一致性。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倡导富强、民主、文明、和谐,倡导自由、平等、公正、法治,倡导爱国、敬业、诚信、友善。其中,“富强、民主、文明、和谐是国家层面的价值目标,自由、平等、公正、法治是社会层面的价值取向,爱国、敬业、诚信、友善是公民个人层面的价值准则”。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回答了我们要建设什么样的国家、构建什么样的社会、培育什么样的公民的重大问题。我们从包括端午节在内的传统节日文化中,可以也必须吸取丰富的文化营养。可以运用传统节日的特殊时间节点,对人类的一切优秀文化进行传承,对为人类文明进步作出了贡献的具有代表性的人物进行纪念,尤其是对中华民族的历史文明进程作出了重大贡献的各个领域的人物进行缅怀和纪念。
2014年2月24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十三次集体学习时指出:“要认真汲取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思想精华和道德精髓,大力弘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深入挖掘和阐发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讲仁爱、重民本、守诚信、崇正义、尚和合、求大同的时代价值,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成为涵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源泉。要处理好继承和创造性发展的关系,重点做好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
2023年6月2日,习近平总书记在文化传承发展座谈会上发表重要讲话时指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有很多重要元素,比如,天下为公、天下大同的社会理想,民为邦本、为政以德的治理思想,九州共贯、多元一体的大一统传统,修齐治平、兴亡有责的家国情怀,厚德载物、明德弘道的精神追求,富民厚生、义利兼顾的经济伦理,天人合一、万物并育的生态理念,实事求是、知行合一的哲学思想,执两用中、守中致和的思维方法,讲信修睦、亲仁善邻的交往之道等,共同塑造出中华文明的突出特性。”
在文化传承发展座谈会上,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在五千多年中华文明深厚基础上开辟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是必由之路。这是我们在探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中得出的规律性认识。我们一直强调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现在我们又明确提出‘第二个结合’。我说过,如果没有中华五千年文明,哪里有什么中国特色?如果不是中国特色,哪有我们今天这么成功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只有立足波澜壮阔的中华五千多年文明史,才能真正理解中国道路的历史必然、文化内涵与独特优势。”只有这样,我们做到了不忘本来,立足现在,才能更好地开创美好的未来。
作者简介
蒋德均,笔名文生,研究员、教授。中国作家协会会员,新诗百年100位最具实力诗人,世界华文创意写作学会理事,四川省鲁迅研究会常务理事,中国写作学会会员,四川省学术与技术带头人后备人选,四川省作家协会全委会委员,成都文学院签约作家,宜宾市作家协会副主席,大型文化丛书《李庄文丛》主编,52集大型神话动漫《少年英雄哪吒》文学顾问,省级创新创业示范地基书剑创意写作工坊负责人。宜宾学院十佳教师、师德标兵。
主要研究方向:写作学、传统文化和地方文化。省级精品课程和省级一流课程《写作》《商务与政务写作》主讲教授。主持或主研市厅级、省部级、国家级课题12个,负责多个大型文化文学写作项目以及纪念馆展陈策划并总撰稿。发表学术论文100余篇,主编或参编高校文科教材8部11册,主编文学作品选集20余部。出版《诗歌语言艺术论》《文学再思录》《我们的节日》《诗与远方》等学术著作6部,文化随笔集10部,《与名人为伴》《一江春水》《另一种天问》《李庄行》等诗集24部,其中大量作品被选作985、211和“双一流”工程大学通识博雅教材。
来源:四川省地方志工作办公室
作者:蒋德均(宜宾学院文新学院)
配图:方志四川
用户登录
还没有账号?
立即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