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散文】腹有诗书气自华 文以载道似春风——《一册清凉》折射出的人性之光‖冯俊龙
腹有诗书气自华 文以载道似春风
《一册清凉》折射出的人性之光
冯俊龙
在一次文学活动上,笔者敬重的小革老师郑重推荐四川人民出版社出版、作家李银昭著作的《一册清凉》,于是有缘读到这部有关人性、亲情、生死的散文集,不但领略到了其中的文字之美,更从中学到了很多做人、做事的道理,实实在在经受了一场生命洗礼。
《一册清凉》李银昭著, 四川人民出版社出版。
生命洗礼
一个人的生命有限,什么样的人生才有意义?这样的问题看似简单普通,但实在让人难以回答。
打开《一册清凉》,读到扉页上第一句话,就觉得心口一颤:“这世间,太多诱惑。身子难脱,唯有护着心灵,做个清凉汉子。”人生天地间,名利缚人,欲望难止,“护着心灵”做“清凉汉子”的人,到底有多少,没有多少人知道,可能也没有多少人愿意知道。
盯着白纸中间竖排的两行字许久,惊醒过来,继续往下看。想不到,还没有读完《她比傅雷更不应该被忘记》,我已经泪流满面。
傅雷在中国是如雷贯耳的名字,傅雷的妻子朱梅馥,既是他的表妹,也是他的爱人、秘书、伴侣,或者,她还是他的主心骨。最重要的是,朱梅馥是一位值得尊重的、大写的人。她的美丽、她的善良,她的才华、她的傲骨,在她追随傅雷而去的那一瞬,已升华成一种精神,一种象征。“朱梅馥是上海一百年的痛,永远的痛!”(摘自《一册清凉》,下同)这样的痛,是争取人格独立、精神清洁、生命尊严的“士可杀而不可辱”。
朱梅馥是“一个平凡的女人,一个安静的女人”,她“只想种花、听音乐、画画,做家庭主妇的‘活菩萨’般的善良女人”,而且,“她还有两个优秀儿子,一个在北京,一个在伦敦”“一个母亲,要做出舍下儿子,独步黄泉,与这个世界诀别的勇气,这要多大的力量!”这样的勇气,这样的力量,是朱梅馥要做一朵莲花,“出淤泥,破污水,盛开在上海的夏夜里,绽放在时间的长河里”。她生命的终结,是精神的永生;她用死亡,让自己,更让无数生命接受一次沉重洗礼。
宁可站着生,不可跪着死。朱梅馥这样一位温婉的知识女性,用她毅然决然的死别,完成了生命涅槃;生活在四川盐亭山区的作者母亲,是另外一位优秀女性,她用言传身教抚育了子孙后辈。
农村妇女教育子女,说不出大道理,气了急了就信奉“黄荆棍下出好人”,打骂相加是常事。出人意料的是,我在《一册清凉》中,看到一位农村母亲,如何用一言一行、一举一动教育自己的孩子:小到行走让路、吃饭端碗,大到立身处世、生老病死。
“母亲总靠边走,有人的地方靠边走,没人的地方仍是靠边走”“如果遇上几人一起说话走过来,母亲就会早早地更靠边,停下来,让那些人先走。”这哪是让路,这分明就是一种做人的谦逊。同样在这篇《看母亲端碗时的端庄和享受》中,“母亲”端碗的动作、吃饭的神态,足够让有些人学习一辈子;《一个南瓜的故事》中的情节,在农村不足为奇,但故事发生的结果,却出乎意料,眼睁睁看着自家地里的南瓜被人“摘”走,还要为偷摘南瓜的人遮掩一辈子。“做人,多给别人面子,自己就有面子了”,这样的处世良言,何愁教养不出优秀的儿女?
一位普通的农村母亲,看得透人间生死,做到来得清白,去得也要安详。既不过度医疗,带给子女负担,也是追求“最后一个福死”。《别如秋叶之静美》中,“母亲说,不是所有的病,都需要抢救”,这样的豁达与通透,堪比佛学高深的弘一法师。正是有了这样的母亲,才能让一位从农村走进城市的儿子,知道如何安身立命、成就事业,知道怎样养育孩子、交朋结友。母亲优良的品性、浸润无声的家教,成就儿女,更是儿女们的传家法宝。父母是孩子最大的恩人,是孩子最好的老师;孩子是父母的影子,最后成为父母的样子。家有贤母旺三代,母慈子孝家道兴。如此循环,好鼓不用重锤,好马不用鞭催,温馨家庭造就和谐社会,和谐社会造就更多贤良之士。父母以身作则,一腔慈悲可以改天换地,温言细语胜过任何武力。
我也在嫘祖故里出生长大,对与作者虽不同籍但风俗人情相同的故乡,一样了解熟悉。早时农村人家,一日三餐有食果腹便是富足,子女成才则要走出山乡。跨出老家门槛,再也没有亲人呵护关怀,未出家门之前的家教,便是出门维生的本钱。一个人发自骨子里的修养,来源于悲悯生命的善良、自然随缘的大爱,也是成就自己、造福社会的根基。
度天度地先度日月,度己度家亦度众生。嫘祖教人栽桑养蚕,教化人民,被誉为华夏母亲;来自嫘祖故里的后辈,浸淫了中华民族数千年的传统文化熏陶,传承、发展、弘扬向上、向善、向美的社会正能量,自然成为后世子孙的责任。
文字魅力
一个人的成才不能代表社会进步,一个家庭的成功不代表社会繁荣。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一册清凉》折射出的人性之光,让文字焕发出独特魅力,成为文以载道的春风。
珍爱生活就不要漠视身边的细微小事,珍爱生命不能是妄言空谈。《一册清凉》中的每篇散文,都在传递爱、善,都在淡然生死,都在传送悲天悯人情怀。
那位在德阳老城河边,赤脚从水凼里挽救濒临死亡小鱼的青年;那位在锦江大桥上,冒雨买完老花农鲜花的中年;那位气势汹汹去为儿子“讨公道”,中途幡然醒悟,最后主动给老师道歉的父亲;那位为残疾诗人嘉利写序的作家;那位对作家张承志给予全面解读的评论家;那位站在领奖台上大声说,要“把光亮、梦想和希望,带给一片竹林、一座小院,带给一个寂静夜晚”的中国经济传媒新闻传播领军人物,可以说是在用文字记录他的一生,用文字建树他人生的成功,更是在用文字传播他的思想、信念。
《彼岸有花》主人公杨嘉利自强不屈,用文字改写命运的故事让人震撼,但用文字的温情陪伴他一起度过生活艰辛的人,更加令人肃然起敬。“一个作家不关注生命,不关注死亡,其作品的尺度和分量是有限的。”从嘉利身上看到作家的责任,再从作家的作品推及生死,李银昭的感悟至深:“但一个作家的阅读、创作、思考,到了无所不是有关生命,有关死亡的时候,对作家的心灵、生命和他的精神来说,未必是一件好事,除非他面对死如面对生一样平静、坦然。”
文人的责任是以文化人,有担当的文人更要以德感人。扶助弱小是君子侠义,与同心同德者同行,更能快速改正缺点、变得更加优秀。那位与自己一样有位慈良母亲的大力,在“人生一世,要忘记生命中不愉快的人和事,记住恩人和贵人,知恩图报,让内心充满阳光,让哪怕不富裕的日子也充满快乐”的母训下,有了师友们的搀扶,历经劫难,顽强求生,终有所成。
《素描大力》描绘的不是“大力”一个人,更是一种人生态度:“如果一个人到了做什么,就成什么的时候,那么这个人已经不是在做事了,他是在做人。”在《一册清凉》的第三辑《站立的风景》中,我不止看到作者在给文友写评作序,更看到他在用文字给一位位同样深耕文字的朋友们加油鼓劲。
“我们都曾青春年少,我们都曾壮怀激烈,我们都曾仰望天空,目送远去的飞鸟,任那翻飞的鸟儿,把我们的梦想和爱写满蓝天。”充满诗意的文字,幻化成无穷的力量,《与梦中的大鸟一起上路》中的这段话,既是对友人“带着梦想,带着爱”,在文字的海洋驰骋的肯定与鼓励,也是对所有有文学梦想的人的激励与关怀。
对《穿越生命》的作者袁瑞珍老师,我并不陌生。今天看《一册清凉》作者李银昭评论我同样熟悉的作品,那别具一格的标题《文学是人生苦旅上的一抹朝阳》已让我心动。从事文学创作的人,不仅要有伤得再深都要继续热爱的恒心,还要有从悲痛中获取进步力量的勇气。我评论袁瑞珍老师的《穿越生命》,说她这部作品是给被病魔夺去生命的孙女璐璐在人间树立的一座碑。《文学是人生苦旅上的一抹朝阳》里评论说:“面对生命,每个人心中生发出的善意、友爱和敬重,都让读者感受到了善的温柔和爱的暖意。”而且,作者从“如何看待小孩子”到“如何利用闲暇时间”,再上升到“国家文明”,眼界更加宽阔,立意自然更加深远。
可以说,李银昭对文学的理解、对文字的把控,是足够到位的:“文学能给人一颗安定的心,心安,就是成功;一个人,一生热爱文学,不一定能出名,但文学能使人心存爱意,有爱,就是成就。”这些成就是《每一步都在播种》里,“每一次的约定看似偶然,其实,这偶然里蕴藏着一种必然”,也是“懂得了人一生最大的成就就是让自己的心安静、安稳、安定,即心安就是成就!”人生最大的成就就是一种状态。物质之外精神的富足,包括与三观一致的人交流,与心灵相通的人精神融合。
文字的魅力是让人进入“从容、宁静、平和”的状态。人生遇见知心的人,也要讲究缘分。比如我和小革老师如果不常常交流,她不送我《一册清凉》,也许我就会更迟一些时候接触到《一册清凉》如此之美的文字。
禅意人性
1999年春天,笔者在成都昭觉寺接受过清定上师摸顶,不久上师圆寂。但坐在轮椅上,上师的慈眉善目,给匍匐在满是尘土的昭觉寺广场上的善男信女一一摸顶的场景,从此深刻于心。虽然平时没有过多接触佛学,但对佛性禅意多了些敏感。佛讲不争、不贪、不求、不自私、不自利、不打妄语。这与人性向善、自尊自律吻合;禅提倡人要心无杂念、清空安宁。这要求人少些欲望,多点正念。信仰让人有敬畏、有追求,人性因此才会闪耀光芒。
那位单腿朝拜拉萨大昭寺的康巴汉子,那些在林芝死而不朽的千年古树,那位在晚点航班上微弱发声的大嫂,那个拦住被逼下车的国际大巴导游的乘客,那个开车途中停车两次扶老人过街捡野狗回家的同学,那位用名贵包包为高悬充电手机“托底”的香港女士,都是作者平凡人生中遇见的普通人和普通事。正是这些“普通”,才造就了我们多姿多彩的生活,才让无数平凡的人不平凡、普通的事不普通。
所谓的佛,所谓的禅,原来是人性。人性就是充满善良与爱。善与爱不是高挂在旗帜上的标语,也不仅只是停留在书页里的字里行间,而是在每个人的心头、眼里、手中。
细微小事足见人性,简单朴实最现真诚,设身处地最富哲理。以己度人,胜过以理度人。有缘的人,梦中也能相见,一个眼神一个指动也能明白他之所指、他之所求;“无缘的人就是让有缘的话从耳边随风而过,把有缘的书从指间漏过,把有缘的人从时间里错过。”(缘深缘浅随缘了)
人生不可能一帆风顺,走得久了,见得多了,心就会布满尘埃。慢下来,甚至停下来,让心歇息,让灵魂跟上脚步,这就是禅。《遍地冬瓜的下午》,作者无聊地数别人地里的冬瓜,是一种精神的清空,是一种回归到无欲无求的平静。这样的“无聊”与平静,唾手可得,但认真看看,我们身边有多少人这样?
有些在常人眼里的“傻事”,其实是人间的至情至性。“人,有时候不必太清楚,什么都清楚了,什么都明白了,日子就少了些期待,少了些惊异,少了些无边无际的朦胧和向往。”就像《真想请你吃顿饭》中,那对在惊险场景里相遇的年轻男女,情窦初开,在时光的恍惚中分离,最后在茫茫人海中彼此挂念。虽然美好,但毕竟过去;虽然至善,但毕竟遗憾。
作为一部散文集,《一册清凉》不管是否虚构,但情感都真实。在我们艰难的人生中,真的需要更多美好幻想。所谓“幻想”,不一定真实发生,但一定要符合现实,也就是不发生在生活中的此处,就发生在生活中的彼处;不发生在你身上,就一定会发生在我身上。
想象的目的,是为了让我们的生活更加美好,让我们的社会更加和谐;想象的合理,必须要求我们脚踏实地,多和大地接触,多思考,多看书。
说到看书,非常惭愧。《好书即好友》中熟悉的人名书名,我却没有仔细研读。看来,喜欢读书,还要多读好书才好。比如这篇推荐好书的文章《好书即好友》,如果作者没有深读、精读过那些好书,就写不出这样的话:“人的优雅和高贵,不是用物质堆出来的,而在于气质。气质来自教养,教养来自不同的阅读。阅读是一种信仰,是一种修行,是人生路上门槛最低的高贵之举!”
我们既要像朱梅馥那样的女先生一样,昂首不屈,虽死犹生,成为无数人膜拜的榜样,也要像作者嫘祖故里那位农村母亲一样,阅读世间这部大书,学会做人、做事,更要像《一册清凉》的作者李银昭一样,阅读名家好书,把他们的思想转化成向上、向善的文字,给处于迷茫和困顿中的人一个“禅机”,给人性增添更多光亮,给更多人前行的动力,让社会变得更加和谐美好。
阅读吧,文学路上有更多《一册清凉》,人生路上有更多转赠我《一册清凉》的小革老师。他们都是温柔的春风,净化社会被污染的空气,让我们的人生变得更加美好。
特别提示
转载请注明:“来源:方志四川”
来源:四川省地方志工作办公室
作者:冯俊龙(文史学者,作家,评论人)
用户登录
还没有账号?
立即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