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文化纵横>文化评论

文化评论

  • 最近,在阿塞拜疆举行的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第四十三届世界遗产委员会会议上,随着木槌落定,良渚古城遗址申遗成功。至此,中国世界遗产总数达55处,位居世界第一。申遗成功后,游客可通过预约进入良渚古城遗址公园,一睹中国新石器时代早期区...
  • 中华人民共和国史(以下简称“国史”)是史学领域一个充满活力、蓬勃发展的重要学科。国史记录了我们国家的当代历史,并带有强化国家意识、维护国家尊严、弘扬国家主流文化等使命。新时代的历史方位,对国史研究在引导全体国民树立正确的历史
  • 作者:欧阳雪梅 《光明日报》( 2019年07月10日 11版) 【庆祝新中国成立70周年·国史要论②】 新中国成立70年来,中国共产党立足实际,领导全国人民不断回答时代和实践提出的问题,不懈探索繁荣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之路,重点在构筑中国...
  • “历史是最好的教科书,也是最好的清醒剂”。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对历史的研究学习与历史思维的培养。“一个民族、一个国家,必须知道自己是谁,是从哪里来的,要到哪里去”。
  • 《 人民日报 》( 2019年07月08日 09 版) ■70年来,中国哲学学科体系日渐完善、学术研究不断深化、学术成果日益丰富、学术人才大量涌现,成为哲学学科体系中不可或缺的基础性、支撑性学科。 ■为增强文化自信提供坚实的学理基础,推动实...
  • 演讲人:辛德勇 演讲地点: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 演讲时间:2019年4月 作者:辛德勇 《光明日报》( 2019年07月06日 06版) 辛德勇 北京大学历史学系教授。主要从事中国历史地理学、历史文献学研究,兼事地理学史和中国古代政治史等研究。代表...
  • 1950年5月,中国科学院近代史研究所成立。作为“延安史学”的化身、新中国成立后第一个国家级史学研究机构,近代史所承接延安史学之脉络,主要以华北大学历史研究室人员为班底。
  • 近日,由中央宣传部组织编写的《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学习纲要》出版发行,这是党的思想理论建设的一件大事。《纲要》对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作了全面系统阐述,是干部群众深入学习领会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
  • 作者:李明《光明日报》( 2019年07月03日 16版) 文化是民族的血脉,人民的精神家园。中华民族有着五千多年的文明历史,创造了灿烂的中华文明。炎帝、黄帝是中华民族的人文始祖,炎黄文化是中华传统文化的根祖文化、龙头文化,积淀着中华民...
  • 历史和文化是一个民族精神的来处,也是一个民族前行的力量源泉。我们从历史中汲取力量,从文化中获得智慧。悠久的历史使我们拥有了无与伦比的自信。优秀的文化不仅塑造我们的品格,影响我们的当下,更将指引我们未来前行的方向。
首页 632 633 634 635 636 637 638 639 640 尾页 共6397条信息/共640页 转到第
×

用户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