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文化纵横>文化评论

文化评论

  • 在漫长的农业时代,乡村一直是文学的重要表现对象,在百年来的中国同样如此。上世纪二三十年代的乡土小说,新中国成立前后诞生的红色经典,都把中国土地上的世道人情、风云万变书写得细致入微、淋漓尽致。改革开放40多年来,农村题材作品依...
  • 7月20日至26日,纪录片《文学的故乡》在央视纪录频道播出。这部作品讲述当代作家如何把自己的故乡转化为文学的故乡,创造出独特的文学风景:如莫言的高密东北乡,贾平凹的商州乡村,阿来的嘉绒藏区,迟子建的冰雪北国,刘震云的延津世界,毕...
  • 作为乡村振兴的重要举措,合村并居无疑是一件好事。可合村并居后,对一些群众而言,“人住进了城镇的楼房,心却在牵挂老家的祠堂”。这说明,合村并居不是简单的“拆旧房、建新居”的物理迁移,它还应包含“人心搬迁”“文脉传承”等软性内容。
  • 杜甫创作了许多内容上忠君爱国、风格上“沉郁顿挫”的诗歌,而实际上他还有相当一部分歌咏山水花鸟景物的自然诗歌,表现了其对日常景物赏玩的情致,风格婉丽,对后世产生了深远影响。当前人们对其表现与诗史价值却关注不够。
  • 《光明日报》( 2020年07月25日 09版) 西安古城墙。不知有多少个日夜,《暂坐》里的女子走在这个城市的井字街巷,看墙头的风筝,听晨钟暮鼓。本文插图:郭红松绘 贾平凹《暂坐》后记手稿。人民文学出版社提供 2020年第3期《当代》 曲湖。《...
  • 韩轶 耿希《光明日报》( 2020年07月25日 07版) 河北省内丘县扁鹊药谷中药材种植基地工人在对黑心金光菊进行管护。新华社发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发展。中医药是中国传统文化不可或缺...
  • 文史流芳蜀韵千年 ——《蜀韵纪事》卷首语 四川,被誉为“天府之国”。 古蜀华章,文明璀璨。三星堆文化、十二桥文化、金沙文化诸多遗址的重要考古发现,勾勒出古蜀文明华美的篇章。新石器时代的宝墩文化、商周时期的三星堆、金沙文化、春秋...
  • 集中力量办大事是我国社会主义制度的显著优势。正是因为有这个显著优势,中国才能成功破解许多发展中国家难以破解的难题,党和国家事业才能在新时代发生历史性变革并取得历史性成就,才能创造世所罕见的经济快速发展和社会长期稳定两大奇迹...
  • 2020-07-18 提学官与关学
    作者:李敬峰《光明日报》( 2020年07月18日 11版) 关学在经历了金元的低迷和消沉之后,至明代始复振兴。而以往学界对这一学术现象的考察多从关学学者的角度切入进去,这当然并非毫无根由,毕竟他们才是以身体道、传道者。而其实,有一个群...
  • 作者:张景《光明日报》( 2020年07月18日 11版) “宠辱不惊”是一个常用成语,并由此引出另一个成语——受宠若惊,这两个成语最早出自《老子》十三章: 宠辱若惊,贵大患若身。何谓宠辱若惊?宠为上,辱为下,得之若惊,失之若惊,是谓宠...
首页 601 602 603 604 605 606 607 608 609 尾页 共6482条信息/共649页 转到第
×

用户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