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文化纵横>文化评论

文化评论

  • 【求索】?   作者:何明星(北京外国语大学教授)   学人小传   叶纪彬(1938—2021),笔名荆溪,福建闽侯人。文艺理论家。1962年从华东师范大学中文系毕业,任教于辽宁师范学院(今辽宁师范大学),曾任中文系主任。曾任中国中外文...
  • 作者:孙玉文(北京大学中文系教授)   古代诗歌的字词、词组、句、句群、段落、篇章,都有内容分层时需要研究的问题。有的诗歌字词的字义或词义没有什么不同,但是含义却可以不同。   例如,李商隐《无题》诗第一句“相见时难别亦难”...
  • 作者:赵江华(苏州大学文学院博士研究生)   语言学家赵元任说:“语言是人跟人互通信息、用发音器官发出来的成系统的行为方式。”汉语中有太多的同音字词,音同义不同。利用汉字同音或近音的条件,将语音和语义发生转用的修辞手法,称为...
  • 作者:王 睿(重庆市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研究中心重庆邮电大学分中心教授)   传统水墨与中国汉字同气连枝。在现代汉字设计中,提炼和运用水墨艺术的独特文化养料,成为一种重要的灵感来源。传统水墨与中国汉字都以形达意。汉字“意...
  • 光明日报记者 韩 寒 赵 凡   泱泱中华,历史悠久,文明博大。中华民族在几千年历史中创造和延续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根和魂。   近年来,在习近平总书记亲切关怀下,中国典籍保护、整理出版,中国历史研究、考古发掘,取得...
  • 何明星 《光明日报》( 2023年06月05日 11版) 叶纪彬 叶纪彬的部分著作 叶纪彬的部分著作 叶纪彬的部分著作 【求索】 学人小传 叶纪彬(1938—2021),笔名荆溪,福建闽侯人。文艺理论家。1962年从华东师范大学中文系毕业,任教于辽宁师范学院(今...
  • 作者:袁勇麟(福建师范大学文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   画家王来文说,书画虽然是他的志业,但平生占去最多时间的,却是阅读与写作。《来文随笔》(海峡文艺出版社2022年10月版),共分三辑“画里散步”“今贤雅叙”“文心散墨”,收入画...
  • 作者:盛 慧   蕈菌,凝结了山川草木之气,鲜味脱俗,向来是食家们的心仪之物。宋人汪彦章专门写过一首《食蕈诗》,其中“中涵烟霞气,外绝沙土痕”一句,我尤欣赏。蕈菌似乎总带着神秘的色彩,是可遇而不可求的,它的生命周期极为短暂,...
  • 【著书者说】 带孩子去看国宝、读历史 ——《博物馆里的汉字》成书记   作者:沅 汰(历史作家、《博物馆里的汉字》著者)   编者按   走进博物馆是孩子学习历史、了解中国传统文化的补充和深化。六一儿童节,《光明悦读》邀请《博物...
  • 作者:纳 杨(中国作协创研部副主任、助理研究员)   年轻的解放军战士直子在一次抗洪抢险中因体力不支被洪水卷走,他最后救下的小男孩光伢子虽然活了下来,却在这次洪水中失去了父母。战士直子母亲去世早,留下老父亲独自承受失去儿子的...
首页 207 208 209 210 211 212 213 214 215 尾页 共6397条信息/共640页 转到第
×

用户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