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文化纵横>文化评论>详细内容

【论坛】新方志人才素质构成和能力养成研究‖申福建 冯平 张驰

作者:申福建(中共内江市委党史地方志研究室主任 ) 冯 平 (中共内江市委党史地方志研究室副主任 ) 张 驰 (中共内江市委党史地方志研究室副科长 ) 来源:四川省地方志工作办公室 发布时间:2022-04-17 21:14:20 浏览次数: 【字体:

本文载《巴蜀史志》2022年第1期

新方志人才素质构成和能力养成研究

申福建 冯 平 张 驰

地方志文化是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五千年文明的重要传承载体,是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地方志人才队伍是地方志事业得以发展延续、优秀传统文化得以传播弘扬的基石。当前,地方志系统面临优秀人才缺乏、专业素养不足、人员流动频繁等现实问题,导致地方志事业发展内生动力不足,可持续发展后劲不足。因此,必须充分认识地方志人才素质能力建设的重要性,加强地方志人才培养。

一、人才是地方志工作的重要支撑

(一)人才是实现地方志价值的核心要素

志书,被称为“一方之百科全书”,是中华民族数千年历史文化得以流传后世的最重要载体之一,修志传统延续至今已2000多年。在国务院颁布的《地方志工作条例》中,将地方志书界定为“全面系统地记述本行政区域自然、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的历史与现状的资料性文献”,并明确编修地方志是为“发挥地方志在促进经济社会发展中的作用”。存史、育人、资政,是地方志的三大功用,编好地方志不仅是为各界使用者、研究者提供较为全面丰富的历史资料,作为当地育人乡土教材和对外交流的资料书籍,更是为领导了解掌握当地情况、谋划经济社会发展提供系统详实依据,充分实现地方志在经济社会发展中的服务价值。要充分发挥地方志工作的功能价值,做好征、编、研、宣各项工作,必须要有人,有熟悉并热爱地方志工作的人作支撑。因此, 人才是地方志事业顺利发展的第一资源,是地方志事业高质量发展的核心要素。

(二)人才是地方志发展现实需求

在古代,地方志主要辑录一地分野地形、山川疆域、建置沿革、职官兵防、农桑水利、仓廪赋税、实业人口、寺观古迹、物产风俗、诗文人物。如今,现代社会分工较旧时更多样更精细更专业,社会主义新方志主要辑录内容涵盖建置沿革、自然资源、生态环境、人口、中国共产党、人民代表大会、人民政府、政治协商会议、民主党派、群众团体、军事、法治、农业、工业、建筑业、财税、金融、服务业、经济管理、城乡建设、城市管理、交通、信息、旅游、教科文体、社会事业等各行各业和人物,既具有地域性、专业性、学术性,又具有人民性、综合性、社会性等特点,这就对地方志编修人才的综合知识、专业素质提出了更新更高更严的要求。走进新时代,国际国内形势发生深刻变化,以5G为代表的高科技日新月异,全国各族人民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在推进社会主义建设和发展的征程中,产生了许多新思路、新做法、新经验、新成效。怎样实现地方志部门“为党立言、为国存史、为民修志”和“为时代画像、为时代立传、为时代明德”目标?这对新时代地方志工作者的学习态度、学习能力、学习成效是一个严峻考验。

二、地方志人才现状堪忧

(一)人员数量不足

据统计,截至2018年12月,全国地方志系统共有在编人员17703人,而当时全国有县级政区数2851个,按这一人数分摊下来,省级(省会城市)地方志机构大约就是二三十人,市(州)一级不到10人,而县(区)一级则多为3—5人。比如,中共内江市委党史地方志研究室是“史志合一”的党史地方志工作机构,有8人,其中专职从事地方志业务工作的仅1人。全市5县(市、区)地方志机构共有25人,其中专职从事地方志业务工作的有11人,平均每个县区2.2个人,且多数身兼宣传、信息、人事、财务等多项工作职责;而单从业务人员数量来看,仅能维持年鉴、刊物编纂等日常基础性工作开展。

(二)队伍青黄不接

第一轮新方志编修工作早已结束,第二轮修志工作也已到尾声,大多数参加过一轮志书编修的业务骨干、方志专家在二轮志书编修时已退休,二轮修志在尾声之际几乎全是新进人员。这些新进入地方志机构的人员大都是从其他单位调入或新招录的公务人员,多数是半路出家。再加上在世俗眼中,地方志部门属边缘化部门,常常受到不应有的冷遇,因此,一些优秀年轻干部不愿来,新招录进来的年轻人常常被借用或借调到其他热门部门,真正愿意留下来的人员少之又少。人才力量的薄弱,严重制约地方志事业发展,许多地方志部门维持日常工作都较吃力,更别说开展地方志资政性、专项性、研究性工作。

(三)专业经验不够

以内江为例,全市地方志系统11名业务人员的学历构成既有全日制本科学历,又有非全日制本科学历,还有大专学历,其中历史专业出身的业务人员仅有1人,其他业务人员专业多为文学、教育、管理、新闻、林业等。科班出身的业务人才极少,人员专业知识缺乏,知识结构也不合理。即使学历条件、专业条件具备,从理论到实践运用还有差距。由于修志人才梯队出现断档,缺少传帮带环节,理论研究与编纂实践融合不足,在编修过程中多是摸着石头过河,仍有照搬照抄、大汇抄现象出现,导致地方志成果质量不高。

(四)创新活力不强

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国与国之间交往频繁,全球化影响日益加深,各种学术思潮、学科理念、业务工作交流越来越多,人才创造力竞相迸发,社会发展充满活力。反观地方志工作,相对处于闭门造车状态,缺乏经常性、系统性的学习交流机制。业务人员跨省学习交流机会少,省内学习交流次数十分有限,就连本市系统内部业务交流的频率也很低,研讨会、专题会两三年召开不了一次。没有专门的人才激励机制,干多干少一个样,干好干坏一个样。学习交流少、研究探讨少、激励机制不健全,自然会影响业务人员眼界视野的宽广度和工作激情,思维模式也相对单一固化、陈旧呆板、活跃性差,必然使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受到影响和局限。

(五)工作环境不优

少数地方志部门对本部门业务人才或另作他用,或视而不见,极少数还存在对外部编修力量的重视程度远远超过内部业务力量的情况。有的地方出现志鉴书籍编纂全外包现象,导致编纂过程无法控制,编纂质量无法保障。这样,地方志专业人才“英雄无用武之地”,造成人才的浪费甚至流失。个别地方志部门对业务人才仅是使用而不培养,仅是工作而不进修,用杀鸡取卵、舍本逐末的方式来谋求地方志事业发展。

三、明确地方志人才培养目标

(一)明确地方志定位

中国社科院原院长、中国地方志指导小组原组长陈奎元曾说过:“编纂地方志是一项专门学问,没有高素质的人才和队伍,修志工作无法正常开展,编纂高质量的志书就更无从谈起。必须高度重视人才选拔和培养工作。”而加强地方志人才队伍建设培养,作为地方志机构首先自身要明确把握地方志的工作定位,进而明确把握业务人才的能力、素质定位和需求,才能明确人才培养目标。

地方志是我国地情、国情极为重要的辑录形式,也是中华文明延续后世的重要载体之一。其内容反映一地自然、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等各方面,不仅服务当代,还能为后人提供历史借鉴。毛泽东同志无论是在战争年代还是和平年代,每到一处都要搜集当地志书仔细阅读。他认为地方志详细记录各个地方的山川气候、物产资源、风俗民情,了解掌握这些史志资料,在战争年代能打胜仗,在和平年代能谋发展。古之官员十分看重地方志的作用,明代杨宗气在《山西通志》(明嘉靖本)的序言中说:“治天下者以史为鉴,治郡国者以志为鉴。”清代《怀远县志》编纂者李兆洛形象说道:“志者,心之所志也。志民生之休戚,志天下之命脉,志前世之盛衰以为法鉴也,志异日之因革以为呼吁也。”通过阅读地方志可知兴替得失,获得经验启迪,避免犯同样的错误、走同样的弯路。志书自古为官修,决定地方志具有行政属性。新时代新方志具有行政属性兼具学术属性,地方志部门工作重点在编纂、研究和传播等方面。

(二)明确素质能力定位

地方志行政和学术属性兼具的特点,决定地方志人才应具备良好的政治素质和专业素质。

地方志的行政性特点决定地方志干部首先要具备良好的政治素质,应把旗帜鲜明地讲政治摆在人才所具备素质的首位。旗帜鲜明讲政治,重点在于是否坚决维护习近平总书记党中央的核心、全党的核心地位,坚决维护党中央权威和集中统一领导;是否牢固树立政治意识、大局意识、核心意识、看齐意识,坚定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是否全面贯彻执行党的理论、路线、方针、政策;是否能做到政治忠诚、政治担当、政治自律;政治上是否过得硬、靠得住等。

地方志的学术性特点决定地方志人才应具备良好的专业素质。中国地方志指导小组原副组长、首任中国地方志协会会长梁寒冰指出:“专业修志人员应具备必要的条件:一、应具备高等学校毕业的文化程度;二、要懂得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理论和方法;三、要有一定的历史和地理专业知识;四、还应有一般的自然科学基础知识;五、要有一些方志学和编纂学的基本知识。”地方志是一门知识复合型强的行业,其编修人才除需要历史学、方志学、编纂学的专业知识,还要具备经济学、统计学、社会学、科学等方面知识,需要具备强大的自学能力。

(三)明确史志精神定位

地方志的权威性源于它的真实性,这是地方志得以存续至今的根本所在。地方志的真实性靠的是方志人“秉笔直书”。史学家刘知幾说:“夫所谓直笔者,不掩恶,不虚美,书之有益于褒贬,不书无损于劝诫。”“秉笔直书”是方志人的职业道德精神所在。刘知幾在《史通·直书》 中说:“德者何?谓著书者之心术也。夫秽史者所以自秽,谤书者所以自谤,素行为人所羞,文辞何足取重?”没有“秉笔直书”,没有善恶对照借鉴,何谈资政、何谈育人,地方志也就失去了生命,没有了存在的价值。

地方志业务人员整日伏案整理资料、编纂书稿,反复校核、反复修改,工作单调重复,如果守不住寂寞、静不下心思、不甘愿吃苦,难以做好地方志工作。要做好地方志工作需要具有“板凳要坐十年冷,文章不写一句空”的执着坚守、默默耕耘、无私奉献精神,要耐得住清苦、忍得住辛苦、顶得住艰苦。

四、打通地方志人才培养通道

(一)分清培养层次

地方志人才培养需分为两个层次:一是组织并加强政治理论和地方志业务知识的普遍性培训,让新进人才及时掌握史志行业的新知识、新观点、新概念、新内涵、新理论等。要组织新进业务人员学习了解地方志发展历史、地方志事业发展现状、当地地方志工作及其高质量发展历程。二是长期培养业务熟手和重点培养业务骨干。目前地方志部门新手较多,但因业务人员断层,缺乏专业熟手,不仅需要“大水漫灌”式的普遍性培训,更需要有针对性的一对一式的“精准帮扶”、多对一式的“重点培养”。应从培养理念、培养目标、培养体系、培养内容、培养形式、培养方法等方面入手,建立科学、系统、行之有效的地方志业务人才培养机制。

(二)创新培养方法

注重地方志人才的针对性、差异化培养非常重要。人的学习工作经历和个体差异造成同一部门组成人员知识水平、经验能力和基本素质存在很大差异性,如现有地方志机构中,工作人员的文化水平有高有低、能力素质参差不齐,有的能力素质强,有的能力素质亟待提高。因此,地方志人员的培养应根据人员不同学历、不同年龄、不同业务职责、不同业务范围、不同能力水平,分层级、分目标、分专业、分理论、分实践等设定与之相符的人才培养目标。如对从事史志研究工作的业务人员应着重在史志理论、相关专业、相关学术的学习、研讨上制定深入培养目标;对从事史志宣教工作的业务人员应着重在信息编辑、采访写作、媒体制作等方面制定深入培养计划。有的同志业务理论与编纂实践经验丰富,但对新理念、新知识、新事物的认识和接受上可能比较慢有欠缺;有的同志文化素质高,认识和接受新观点、新事物的速度快,但业务理论和编纂经验有欠缺,可“对症下药”加强理论和实践编纂培训。

(三)营造成长环境

马克思和恩格斯曾说过:“人创造环境,同样环境也创造人。”良好的工作环境,是人才培养的摇篮。地方志人才的成长和发展同样需要一个良好的工作环境。应积极营造尊重人才、爱护人才、留住人才的氛围,多关心多沟通多帮助,让他们感受到单位的团结和谐、温暖关怀,油然生出对单位认同感、亲近感、归属感,将地方志工作当做自己人生的价值追求。良好的环境,离不开激励机制,这是激发人才内在活力、积极作为的关键。地方志机构参照公务员法管理后,激励机制有对内和对外两种途径。对外可通过行政手段,把各部门撰写志稿和年鉴稿的人员组织起来,进行业务编纂培训,提出文稿达标目标,并建立奖励机制,文稿达标后给予表扬和奖励,全面调动积极性;“方志讲堂”“史志沙龙”“七进活动”也可通过此方式调动外部人员参与地方志工作的积极性。对内通过建立奖励机制调动本部门人员的工作积极性,如鼓励人员撰写各类地方志理论文章、研究文章、资政文章、信息稿件等,对公开发表的文稿根据刊物级别给予一定奖励;鼓励人员“走出去”为广大党员干部、学生、群众讲党史、国史课,根据课时给予一定补助。

(四)用活培训资源

加强地校合作,定向培养人才。与开设有历史学、方志学专业的高等院校加强合作,签订定向人才培养合作协议,进行人才专业培养。定期组织业务人员到高等院校进行短期培训或继续教育,增强人才的历史、地方志专业知识素养。

加强业务培训,深化人才培养。通过组织业务人才每年参加国、省、市举办的专题学习、研讨讲座、业务培训等方式,加强对人才的学习教育,让地方志人才在学习和实践中提升政治理论素养和业务能力。

加强区域交流,学习先进经验。多组织业务人员到地方志工作做得好的先进省、市、县考察学习,增进业务交流,互相取长补短,学习先进经验,开拓眼界视野,增强工作实效。

综上所述,地方志部门要按照政治强、业务精、能力强、作风正要求,大力培养、造就和凝聚高素质、专业型、复合型的地方志工作骨干人才;营造良好环境,激励人才干事创业;加强与高等院校合作进行地方志人才培养和学科建设;注重对社会各界编史修志人才的挖掘、引导和利用,充分发挥社会修志力量的作用;抓好培训工作,培养和造就结构优化、布局合理、素质优良的人才队伍,这是推动地方志事业科学、可持续发展的不竭动力。

(本文载《巴蜀史志》2022年第1期 )

来源:四川省地方志工作办公室

作者:申福建(中共内江市委党史地方志研究室主任 )

冯 平 (中共内江市委党史地方志研究室副主任 )

张 驰 (中共内江市委党史地方志研究室副科长 )

配图:方志四川

来源: 四川省地方志工作办公室
终审:唐志昂
分享到:
关闭本页 【打印正文】
×

用户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