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文化纵横>文化评论>详细内容

【书评】不懈的行走给了他丰厚的回馈——简评何万敏《凉山纪》‖田闻一

作者:田闻一(资深媒体人,中国作家协会会员,巴金文学院连续三届创作员) 来源:四川省地方志工作办公室 发布时间:2022-01-10 23:49:20 浏览次数: 【字体:

不懈的行走给了他丰厚的回馈

——简评何万敏《凉山纪》

田闻一

花了几天时间,兴致盎然地读完《凉山日报》高级记者、作家何万敏著《凉山纪》(2021年10月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掩卷思索:号称10万大小凉山的山山水水,水水山山,着实让人留恋向往。

这是一部很接地气、图文并茂、洋洋晒晒、长达41万言的大作。凉山,这片硕大的以彝族为主、多民族聚居的热土,穿越了悠久幽远的历史,带着远非外人所知的清风雅雨建昌月,独特的气候、秀丽山川;仅次于成都平原的富庶的安宁河谷、浩瀚美丽举世闻名的邛海;还有高高的螺髻山、神奇的泸沽湖等扑面而来,让人陶醉、遐想、沉醉其间。

毫无疑问,这部凉山人文地理笔记有其独特的魅力,细细看来,有这样几个显著特点:

坚持不懈的行走

作家决不满足纸上的东西,不满足道听途说。书中集中展示的《凉山·古道》《美姑·牛牛坝》等十个块板,可都是他穷经多年走出来的。

注重故事性表达

何万敏的这部作品,拒绝一般的记叙,不管写景状物,追溯历史,都着重故事性表达。这很重要。在我看来,文学艺术的成功与否,关键在是否做到了故事性表达。如果没有故事性表达,就会流于粗疏和一般,不会给人留下深刻印象。事实上,每个人的一生大都时间都在追寻、陶醉故事。只是现在有的人有种误解,或说是偏执,有意降低故事性。事实证明,没有故事性的作品是不受欢迎的,更不会流传下来。这点是得到证明的。

历史上,司马迁之所以写出那部受到鲁迅高度赞叹,谓之“无韵之离骚”的煌煌巨著《史记》,他差不多把他写到的地方都走到了。苏轼认为自己平生的主要成就是在流放地黄州、惠州、儋州完成的。另外,李白、杜甫、柳宗元等也莫不如此。施耐淹写《水浒》前,先把书中的108将绘成图,贴在墙上用心揣摸,揣摸透了,方能将108将栩栩如生展现纸上。美国作家爱默生说得好:“谁能走遍世界,世界就是谁的。这一招很笨,却是颠扑不破。”

作者对他走访、描述的对象决不居高临下,而是充满了感情和尊重

何万敏说:“采访的时候,我边往笔记本上书写文字,边盯着采访对象的眼睛。作为记者,我知道,这是起码的尊重与信任,我也知道,透过眼睛,时常能捕捉到心灵的波动……”

何万敏出生于美姑县,毕业于四川美术学院。起先,他并没有认清自己的优势。他到成都,在发行量很大的《华西都市报》当了一段时间记者。他爱好广泛,写文学评论、电影时评等,然而成绩都不大。后来,当他读到当年从美国哈佛大学获博士学位归来的林耀华先生,于1943年夏天,率燕京大学考察团深入山脉连绵、峰岭重叠、交通不便的凉山,克服重重困难,第一次对凉山进行深入考察后,写出的那部影响深远,对凉山具有开拓性、奠基性的专著《凉山夷家》后,极为震惊、猛然醒悟。他意识到,自己的根、自己的责任,也是自己的优势在生于斯长于斯的凉山。于是他从成都回到了凉山,从一个普通记者做起;坚持深入生活,坚持行走。也就是在这时,他这才发现和带着尊崇的心情结交了对凉山贡献颇多的青年学者萧亮中、林茨;而萧亮中、林茨在凉山这片至今少为人知的热土上反复奔波、采访、摄影,不遗余力,最终双双献出了年轻的生命。何万敏这部书,从某种意义上说,是踏在林耀华先生和萧亮中、林茨这些人的肩上走上去、写出来的。

还值得一提的是,这部书富于形象,形象总是栖息于生活之上,字里行间诗情画意闪灼,好看好读。看完这部书,作为一个老凉山、资深老记者的何万敏,以这样突出的形象定格在我的眼前:“置身山峦重叠的原野,时常会用双手抵在眉骨位置,以手的影子遮挡高原炽热的阳光。时常眯起眼睛,眼角过早堆积的皱纹——的确,光亮刺得人睁不开双眼,眼力还得尽可能放远一些,更远一些。”

何万敏这样说:“凉山这片大地的魅力于我而言正在于此。还是这句话:我用行走的方式和凉山对话,语言也许粗陋却真挚坦荡,我用凝视的方式和凉山相望,避免得陌生互不相认,擦肩而过。”

我相信,坚持这样在广博、浩瀚凉山行走的何万敏,久久为功,他会在写出《凉山纪》的基础上,写出更为丰沛的《凉山传》。

来源:四川省地方志工作办公室

作者:田闻一(资深媒体人,中国作家协会会员,巴金文学院连续三届创作员)

配图:方志四川

来源: 四川省地方志工作办公室
终审:唐志昂
分享到:
关闭本页 【打印正文】
×

用户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