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文化纵横>文化评论>详细内容

【书评】用生命和至爱谱就的感人至深的主旋律作品——评贺贵成长篇小说《雪域高原》(上)‖ 张良村

作者:张良村(解放军文艺出版社副总编辑) 来源:四川省地方志工作办公室 发布时间:2021-08-28 23:01:57 浏览次数: 【字体:

用生命和至爱

谱就的感人至深的主旋律作品

——评贺贵成长篇小说《雪域高原》(上)

张良村

四川射洪籍军旅作家贺贵成历经20年创作的长篇小说《雪域高原》,通过20世纪80年代雪域高原上一群中国筑路军人,在海拔5000米左右、荒无人烟、空气稀薄、严重缺氧的永久冻土带——唐古拉山、风火山、沱沱河大桥的三大工程中修筑青藏公路的感人故事,塑造了一批活生生、呼之欲出的中国硬汉,写出了一种精神,即人类在面对极其恶劣的自然环境、面临几乎不可能完成的艰巨任务时的一种顽强而巨大的生命力,歌颂了中国当代军人超人的刚硬坚强、勇敢忍耐、奉献牺牲的豪情和钢铁般的意志,是对人类毅力的歌颂,是一部激励人类克服任何艰难险阻、积极向上的史诗;同时,朴实的叙述中包含着深沉的情感,读来不时让人热泪盈眶。

《雪域高原》书封

这是一部来自扎实厚实的基层军营生活体验、用生命和至爱谱就的感人至深的主旋律作品。小说写事写得巧,结构完整。

《雪域高原》这类感人的题材,在我们当代军人生涯中并不少见,如《天路行军》《边地母亲》等,但往往以散见的短篇故事居多,而像《我在天堂等你》等有完整结构的、能够把各种感人故事揉成一个艺术整体的作品是凤毛麟角。

《雪域高原》既写了青藏公路改建工程的大背景,写了工程所面临的种种困难,人力、物力、自然环境等,又没有被这些一个又一个的事件所缠绕,没有写改建工程事无巨细的全过程,而是以三个大的最能表现军人刚强硬汉形象的重点工程为背景,重点写了在工程建设中的人,写他们面对极其恶劣的自然条件,而激发出的巨大生命能量和至爱。战友之间的友情、亲人之间亲情、男女之间爱情,一个“情”字贯穿始终,使作品具有较强的感染力和可读性。

《雪域高原》扉页

小说通过“饮事员持枪杀团长”故事起始,说明凡是到尖刀连来的人,往往是有这样那样的错误,或有这样那样的目的。他们大部分是被盛怒中的团长“发配”到工程尖刀连的,是到青藏路第一线去承担最艰苦的任务。但置之死地而后生,恰恰是这些人,创造了生命的奇迹,锻造成中国的硬汉。

小说不仅故事写得巧,关键是透过故事表象的人类行为,写出了一种普遍而永恒的人类精神,一种令人向往的崇高、纯洁的精神。这种精神体现在中国中国人民解放军基建工程兵战士身上:就是那种能战胜任何“敌人”的精神:不怕艰苦、不怕失败、不怕困难、不怕死亡的“压不倒、摧不垮的钢筋铁骨”。

小说通过20世纪80年代雪域高原上一群中国筑路军人,在荒无人烟、极其恶劣的永久冻土带——唐古拉山、风火山、沱沱河大桥的三大工程中修筑青藏公路的故事,塑造了以秦擎天、王大寨、何玲、李俊杰、张德彦、黄宝宝、钱远明、俄尕志、孙绪明、钱自化、余辉、邹洪康等为代表的一个个富有现代特性的中国硬汉的艺术形象,通过他们,写出了中国中国人民解放军基建工程兵战士那“压不倒、摧不垮的钢筋铁骨”,写出了一种精神,这就是中国军人能够战胜任何“敌人”的精神:不怕艰苦、不怕失败、不怕困难、不怕死亡,是一部闪耀着民族之光、军魂之光和人性之光,赞美崇高、充满阳刚之气的雄壮的主旋律作品。

青藏公路是内地沟通西藏和南亚的咽喉和血管,是西藏连结内地的神经和脉搏。这是一条艰险之路,蛮荒之路。唐古拉山,藏语的意思为“高原上的山”,主峰海拔6096米,横卧西南,巍巍千里。青藏公路经过的唐古拉山口,海拔也有5231米。别说劳动,就是走起路来,也明显地感到氧气不足,气喘吁吁。风刮得人站不稳脚跟,雪打得人睁不开眼睛,高山反应折腾得人痛苦不堪。那里高寒严重缺氧,气候特别恶劣;那里虽不是枪林弹雨的战场,闻不到浓烈的硝烟,看不见冲天的火光,然而那里的战斗却照样惊天动地,照样威武壮烈。仅尖刀连一个连,4年期间就有7位官兵英勇牺牲!那条通往幸福的高高的天路改建工程,不是用百元钱的人民币一张张铺就的,也不是用砂砾、石灰、水泥、沥青铺成的,它是用筑路官兵的汗水、青春、忠诚、生命铺就的!是用战士的忠诚和血肉之躯筑起的千里坦途!

上车后,大家立即关上了车门。坐在五辆车上的战士人人感觉到头昏脑胀,上气不接下气,周身软软的。三天三夜的路途,他们全靠吃饼干充饥,人人嘴唇已干裂出血……

胡南雄和黄宝宝手握铁锹在地面上铲着白如面粉的积雪倒入桶内。铲了半桶后,他们就用三根钢筋搭成喷灯烧水架,吊起水桶,开始用火柴点喷灯生火,但划掉几根火柴怎么也点不燃。

这里海拔五千两百多米,水的沸点只有六七十度。喷灯燃着呼呼的火焰煮了20多分钟,但见面条还是硬梆梆的,就是煮不熟。端起冒着热雾的饭碗,大家两眼直愣愣的看着硬梆梆的面条,胃口都没有了,但还得吃,吃了饭还要搭帐篷,卸车。张德彦带头吃了两碗后,看到有的人才只吃了半碗,表情严肃地说:“每人必须吃够两碗,否则下午干活,身体支撑不住。记住,必须像完成任务一样。”可是,叶增光一碗还没有吃完就“哇”地一声吐了出来。胡南雄赶快将自己的碗放在地上,跑过去扶着叶增光坐下。张德彦说:“实在吃不下去,就不要吃了。”叶增光吐得脸色惨白,全身无力,就想倒下去。黄宝宝也过来扶着叶增光,并拍了拍他的后背:“好些不?叶排长!”叶增光有气无力地说:“好些了!”叶增光呕吐出来的凌乱的面条,瞬间在雪地上结成了冰。

大地如铁板一样坚硬无比。冰封雪裹的唐古拉山属于永久的冻土地带,风吹得人站不住脚,地冻得铁镐也挖不动。推土机沉重的铲子一下去,只推出几道白印痕。无奈之中,张德彦大发其火:“怎么一点都推球不动。”推土机手余辉很难为情地说:“我也没办法。”张德彦吼了起来:“不行,再来。”余辉又爬上推土机的驾驶室,放下铲刀,加大马力,大家只听到推土机铲刀与大地接触时发出“砰”的一声响,地上还是几道白印痕。张德彦咬牙切齿地用穿着大头鞋的脚跺了几下,似乎想一脚把亿万年来的永冻层跺融化:

“去他妈的,这个狗日的唐古拉山,就这么坚硬,就这么害人!”余辉跳下驾驶室,解释道:“副指导员,这地太坚硬,我马力加得够大的,可是还是几道白印子。”张德彦说:“不怪你,只怪这冰天雪地的鬼天气害人。”孙绪明说:“大家再想想办法。”张德彦狠狠地说:“球的办法。有烟没有,来一支。心里烦球得很!”余辉立即从衣兜里掏出烟来递给张德彦。烟点燃了,张德彦猛吸两口就不停地咳嗽起来。尔后,大家又接连反复地试了几次,大地还是毫发无伤。到了傍晚,机械排的士兵们像打了败仗的士兵一样怀着沉重地心情回到了驻地。

小说写情写得出色。虽然行文很朴实,但饱含深深的感情,是饱蘸着血泪写成的,曾有五六次让我落泪。在页页是严寒、冰雪、工地、工程的《雪域高原》里,处处流淌着滚烫的情意。

梁菊芳几千公里的路走过了,她却一点没感到累,当部队领导让她在格尔木休息一天再走时,她坚持要见到朝思暮想的丈夫再休息,这种力量促使她一口气到了唐古拉。她终于看到唐古拉山一年四季不化的雪山。她本想见到丈夫时把自己一腔的埋怨、委屈、痛苦好好发泄一下,可看见丈夫脸黑如农村的铁锅底,一层层地掉皮,嘴唇也干裂得流出了血,还在顶着强劲的风沙在过筛石灰,她哽咽得什么也说不出来,只是一个劲地抱着丈夫哭。

“我的脚……我的脚……”何玲听到声音立即跑过去,才发现赵小刚整个身子还压在帐篷布上。何玲问:“你的脚怎么了?”赵小刚双手攥成拳,使劲擂自己的脚。何玲这才发现,他双脚竟没穿袜穿鞋。王大寨和秦擎天也跑过来了。王大寨见状,怔住了,半天才说出话来:“你……怎么不穿鞋袜呢?”赵小刚有些痛苦了:“见你跑出帐篷,我迷迷糊糊地只穿上衣裤就急急忙忙地跑了出来……”何玲说:“快把他送到我的帐篷。”秦擎天赶紧弯下腰,将赵小刚抱起,朝着何玲住的帐篷跑去。

进了帐篷,何玲叫呼哧呼哧地大口喘气的秦擎天把他平放在她床上。王大寨说:“我去找瓶热水来!”何玲说:“不用。”王大寨焦急地问:“那咋办呢?” 何玲说:“秦副连长,请你端盆雪来。”秦擎天转身在帐篷内看见何玲的洗脸盆,就想弯腰去取,但就在那一刻,他又觉得拿何玲的盆不妥,便直起腰转身要到自己的帐篷里去取盆。何玲说:“还愣着干什么?就拿我这洗脸盆去!”秦擎天弯腰拿起盆走出帐篷。王大寨也跟了出来。他俩很快就在帐篷外用手捧了满满一盆白雪回来。何玲把赵小刚从床上扶起坐到床沿上,让他两条小腿垂着。秦擎天赶紧过去扶着赵小刚。何玲将赵小刚的双脚按在雪盆中,迅速地用雪搓起来。她一边搓他的脚,一边抬起头,问:“疼不?”赵小刚说:“不疼。”何玲更加快速地用雪搓着他的脚:“不疼就麻烦!”王大寨大睁着眼看着何玲双手忙碌地为赵小刚搓着脚。一盆雪搓化了。何玲问:“现在开始疼不?”赵小刚答道:“不……”何玲又问:“还不?有没有……像被火烤一样的感觉?”赵小刚又答道:“有……点点……”何玲说:“这就对了。”

接着,何玲扯下搭在铁丝上的毛巾,轻轻地给赵小刚擦干了双脚,将毛巾放在盆里,开始解自己的钮扣。王大寨还是傻傻地看着。还是秦擎天反应快,对王大寨说:“连长,你快帮我扶着!”王大寨上前扶着赵小刚。秦擎天迅速解开胸前钮扣,一把将正在解钮扣的何玲拉开,蹲了下去,将赵小刚的双脚暖在自己胸上。赵小刚说:“不,不!”秦擎天用绒衣将赵小刚的双腿裹住,紧抱在怀里。渐渐地,赵小刚感到自己的双脚恢复了知觉,温暖了……

(未完待续)

来源:四川省地方志工作办公室

作者:张良村(解放军文艺出版社副总编辑)

来源: 四川省地方志工作办公室
终审:唐志昂
分享到:
关闭本页 【打印正文】
×

用户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