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文化纵横>文化评论>详细内容

【书评】李后强 ‖ 敬先贤悟学道——《慕思杂俎》序

作者:李后强 来源:川观新闻 发布时间:2020-10-30 11:53:54 浏览次数: 【字体:

敬先贤悟学道

——《慕思杂俎》序

李后强

陶武先同志在省级机关工作,较长时间是我所在部门的主管领导。他时常带领我们起草和修改重要文稿,其扎实的文字功底和一丝不苟、求真务实的工作态度,对我影响至深。2008年,武先同志作为省“5·12”抗震救灾指挥部驻广元工作组组长,我随他在帐篷里驻扎了六七个月。在繁忙的工作之余,他填词《震情三首》,我惊异地发现,他的充沛才华与壮思逸情,犹如丰富宝藏,尚未充分示人。从领导岗位退下来,少了“案牍之劳形”,武先同志重拾内心兴趣,涉猎古典诗词,追瞻文化先贤,拓展观察视角,笔耕不辍,收获颇丰。

2007年1月11日,时任四川省委副书记陶武先在四川省社科院调研(图片来源:四川省社会科学院网)

近日喜闻老领导的《慕思杂俎》即将出版,并有幸先读手稿,感慨甚多。“慕思”一词,见于司马相如《封禅文》:“万物熙熙,怀而慕思”。作为一本“仰慕思念的杂录”,全书“主干”为研究苏东坡等历史文化名人的一些论文,是最能体现作者的学术思想和学术功力的内容。另外还收录了几篇序言、座谈会发言,对母校和母亲的记怀文章等,内容丰富而翔实,文字朴素而厚重,感情细腻而真挚。其题写书序,纵横捭阖,气象万千;阐发评论,春风化雨,诲人不倦;座谈发言,淋漓尽致,思想深刻;感怀母校、追忆母亲,情深意切,朴实无华。既注重文字精准,又注重逻辑严密,经常为了一句话反复推敲,力求言简意赅。即使公开发表了的文章,再版时也有一些修订。武先同志写文章的逸闻趣事,不少成为同行佳话和课堂案例。仅就《慕思杂俎》而言,可见其意旨所在。

彰显道义,先贤泽众。武先同志所重点研究与阐述的几位历史文化名人,分别为苏东坡、辛弃疾、陈子昂、杨升庵、司马相如、李清照、陆游、杜甫。这几位大家虽朝代不同,生平各异、术业有别,但共同特点亦然明显。

都有满腔赤诚和家国情怀。纵然命运颠沛坎坷,也不改变初心,而是为国肝胆忠心,为民关爱如亲,为文“我笔写我心”。如是说,作者所择选的几位古人,始终将个人命运与国家命运连在一起,比如怀念陆游,笔墨侧重于他的爱国情怀,“是中华文化的核心价值,是中国文人的世代坚守,是我们共同的情感家园,是我们宝贵的精神财富”;赞颂诗圣杜甫,“根本原因就在于它所体现的爱国爱民精神、忧国忧民情怀”。

都有高洁品性和端贞风骨。“人”“文”统一,高义风骨是其无双妙文的内涵,灵性文字是其曲折命途的外显。作者着笔古人,于浩瀚史料中旁搜远绍,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归纳整理,不是单纯去做“资料的集大成者”,而是潜心找寻他们身上的人性之美、品格之真,充分发掘前哲在为人、为官、为文甚至为夫、为妻、为友等方面的闪光点,找到历史长河中越是洗刷越见明净的无穷魅力、旷达不凡。言推古人,惠泽当下,乃其学鉴先贤的现实意义所在。

都有卓荦才华和鲜明个性。苏东坡、辛弃疾、陈子昂等,不管是在诗、词、文、赋的某一方面或几方面,都可称为世之翘楚,举世公认的华夏优才。这几位古人,各有名篇传世,经过了时光洗历、大浪淘沙,不仅在当世名声远播,更为后代留下了经典之作。作者纸笔所钟、情感所系的历史名人,经过历史验证,在中国古代文化艺术的天空,如恒星璀璨。

显而易见,学古而不泥古,通过对先哲生平事迹的再现,为后人承古启今,在深厚的历史文化土壤中,汲取求新方法、创新路径,是武先同志的良苦用心之所在。

着眼生平,突出亮点。武先同志的论文,具有全局意识,着眼学术空白或前人少及,文献材料收集翔实,在大量勘典问籍的基础之上,经过入木三分地思索求证,秉持严谨科学态度,提出自己的观点。

在《“千古一人”苏东坡》中,武先同志从“文艺巨匠”“人生强者”“现实凡人”三个方面来综合论述,条分缕析地说明了苏东坡为何是“千古一人”:东坡在事业、生活乃至艺术的各个层面,的确达到了常人难以企及的高度。在具体论及苏东坡是“文坛艺苑中的巨匠”时,作者举了这样的例子:苏东坡游览吴越时,将当地“含思宛转,听之凄然”的《陌上花》,改造成“清新质朴、流畅感人”的《陌上花》,使之得到更为广泛的流传。任定州太守时,苏东坡利用民间小曲,创作了插秧歌舞,后发展成为地方小戏——定州秧歌,至今仍在传唱。这些小中见大、平中见奇,鲜活而不生僻的事例,非穷经皓首难以觅之,用在此处,恰切而有力,使之论述准确充分,有铿锵金石之效。

在《博学奇才实诚贤士》中,武先同志特别论述了官宦子弟、状元郎杨升庵极力主张天下“无贵族”,质疑人才血统论、“官人以世”,反对“八股取士”、任人唯亲,直言“科举为破坏人才之具”等史实。过去我们所了解的杨升庵,大都集中在他不畏权贵,坚持真理的君子之风。但究根问底,杨升庵当日因“议大礼”之争,直谏时政,他所主张与力行的,乃是儒家从古至今所坚守的道德律,虽抗争行为激烈,也为自己带来了后半生流离颠沛,但此举毕竟是在传统文化范畴之内。学术界少有人提出杨升庵对于科考的质疑和反对,这显示昔日状元勇于跳出既得利益的俗套,不断校正自我方位,更好地面对实际。而这种“当局者”而不迷失的清醒,恰恰表现了杨升庵人格魅力,他不古板守旧,对于自我信念,有着清晰认知。武先同志阅览史料,匠心独运,跳出前人窠臼,捕捉到研究对象的神韵与精髓,所作之文不禁令人眼前一亮。

在此,我们有幸看到了更为鲜活、生动、立体的历史名人形象。这一切都离不开作者提出论点所秉承的全局观和个体论的思维,分析问题所坚持的具体入微的方法,写作文章完稿后精研细磨的态度。

视角独特,论述新颖。求新而不标新立异,发微而不以偏概全,武先同志的论文,往往充满发展和转化的辩证思想,充分考虑各方观点特别是综合效应,因此颇具说服力,常给人以启迪。

在对司马相如生平事迹进行评述的《经世逸才真性情》中,作者用饱含深情的笔墨,写下他“睥睨世俗,不负深情”的性格特征。他引用了唐代刘知几在《史通》中的一段话:“相如自序,乃记其客游临邛,窃妻卓氏,以《春秋》所讳,持为美谈。虽事或非虚,而理无可取。载之于传,不其愧乎”。在封建时代,司马相如的“琴挑”和“私奔”,是多年来人们争论不休的话题,有人说他恣情任性,有人说他伤风败俗。作者并未在驳斥封建礼教的迂腐上着力,而是采用“四两拨千斤”的手法,用史事的存在性证明司马相如行为的合理性,举出了汉名臣陈平、主偃父皆娶再嫁之妇的例子,后世红拂夜奔唐朝开国名臣李靖,教坊女梁红玉私许南宋名将韩世忠,人们并不评说操行有亏。举出两方观点,各自公平博弈,至于答案,留待读者自我提炼总结。

在刍议陈子昂人生的《才情厚重骨气端贞》一文中,作者为陈子昂“政绩不显”的历史评语,给出了公正论述。有史为证,《资治通鉴》多处征引其奏疏政论。陈子昂毕生失意,屡次碰壁,但自始至终能知而进言,力谏不止。哪怕指责酷吏,招致嫉恨,被构陷为“逆党”,冤死狱中。长久以来,人们记住了陈子昂的诗歌文章,千古绝唱,但对于他的仕途沉浮,不甚了了。作者抽丝剥茧,在大历史观的冷静视点之下,探究诗作背后陈子昂的凛然义气、坚贞志气、不屈骨气,论述点面结合,层层推进,具有鲜明的系统性、辩证性和唯美性,文章如坚实层楼,地基深厚。

论述性文章所贵,在于别开生面且言之成理。笔者往往发人所未发,言人之少言,乃得益于其敏锐的洞察能力和缜密的思维方式。

联接古今,情贯笔尖。面对着繁琐枯燥的诸多资料,依旧能用精到笔的触,从故事旧闻中翻出有现实价值的新意。究其奥妙,在于笔者眼中,史事并不是一个个干瘪生冷的“研究对象”,而是有血有肉的时代新生,有呼吸吐纳,有丰足性情。

在谈及李清照的《浅唱人生婉约情》中,作者将李清照词的审美价值,分成了四个方面展开论述。其中,前三部分,“清新与细腻”“恬淡而优雅”“凄婉而凝重”,契合着她人生的少年、中年与老年阶段。年少时娇憨天真,中年雍容脱俗,晚年备受亡国哀痛、丧夫之苦。作者评写易安词,是“回放”了词人李清照的一生离合悲欢,个人生命史就是她的作品,反之亦然。易安词的情感基调有阶段之分,审美特征却浑然一体。在对易安词“流畅而抑扬”的独特性进行评述时,他着重其词的音韵之美。语言的美、乐调的美以及节奏的美,都体现了词人心灵的高雅与纯粹。

读其《男儿到死心如铁》,每每心潮起伏。辛弃疾慷慨豪放一生,空有满腔民族恨、英雄血,却未获报国用武之地。临殁之际,心有不甘,仍大声呼喊“杀贼!杀贼!”如此豪迈人物,立志为国为民奉献一生,却只落得如此下场。但作者感情饱注笔端,文字表达却是克制的,在他冷静而理智的论述中,读者无不触摸到一个真实的辛弃疾:痛苦而未消沉,悲愤却不玩世,苦闷依然昂扬,刚烈坚贞的人生底色,留给世人的,是无限景仰。

作者笔下的历史文化名人缘何如此栩栩如生?或因面对“他们”时,不是将之抽象为苍白的历史符号,而是可以平等对话和交流的、情感丰沛的饱学之士,以详实而严确的文献构其骨架,以心心相印的真情化其血肉,丰满了其人、其文、其思、其情。

“老骥伏枥,志在千里”。作为心有期冀、情牵远方的思想者,其人生无疑是从容而舒展的。武先同志的职事非为学者和作家,但并不缺少考据求真的问学精神,并不缺少悲天悯人的写作冲动。他常常自谦地说,对于写诗作文,他还是一个“初学者”。他的话,实在令我汗颜,且不说在他的文字之中,蕴含着丰富多彩的人生阅历,折射出厚重坚实的学术素养,而且在面对每一篇、每一段的书写时,他都静心深思,伏案磨洗,百般认真、一贯严谨。我想,正因其谦逊从容的态度、谨严笃志的精神、卓尔不群的风骨、悲天悯人的情怀,才有了这本思想深邃而充满睿智的《慕思杂俎》。

是为序。

方志四川 篆刻:殷智

来源:川观新闻

作者:李后强(1962年生,重庆云阳人,博士、教授,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获得者,现任四川省社会科学院党委书记)

来源: 川观新闻
终审:张亚
分享到:
关闭本页 【打印正文】
×

用户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