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文化纵横>文化评论>详细内容

谢勇 喻月嫦 郑金容 ‖ 从新近发现的潼川古城石拱桥和护城河说开去

作者:谢勇 喻月嫦(绵阳市地方志办公室)郑金容(绵阳日报记者) 来源:方志绵阳(原载2019年6月9日《绵阳日报》第2版) 发布时间:2019-06-22 09:13:21 浏览次数: 【字体:

2019年5月,在三台县潼川古城项目施工工地现场,发现了一座石拱桥和一段护城河,疑似明清时期修建。已发掘的护城河长约30米,最宽处5米,最窄处3.7米,两岸由条石和鹅卵石堆砌而成,由下至上逐层内收。经省、市两级考古专家初步鉴定,石拱桥和护城河很有可能是明代嘉靖八年(1529年)培修城郭时所建。清乾隆三十一年(1766年)至三十五年(1770年)培修城郭时,因城南码头经济发展,护城河改道而废弃。

2019年5月发现的潼川古城护城河

最近,三台县启动潼川古城墙遗址全面勘测工作,以推动特色历史文化资源的挖掘和开发利用。

古城墙始建于南朝

唐朝时, 三台曾为剑南东川节度使驻节之地,亦即东川道治所,与西川节度使驻节之地成都,同为四川两大政治经济文化中心。诗圣杜甫曾在三台居住近两年。 历史上, 三台一直是兵家必争之地。

潼川古城东门城楼

潼川古城墙位于三台县城潼川镇,始筑于南朝宋元嘉年间(公元5世纪)。据记载,唐、宋时的州城状若盘蛇。明代扩大为城址,重修东、西、南、北四座门。清朝乾隆三十二年至三十五年,易土筑为石砌城墙,并重建四大谯楼,设有九座炮台,建有南、北、东、西四道城门。清光绪年间,增至五门,用以抵御兵匪攻袭和洪水泛滥。

古城墙修建后,多次修复,但城垣多系土筑,极易损毁。明朝嘉靖年间,潼川州知州赵德宏对州城进行加固、扩建,完善州城功能并修筑四道城门和护城河。此时,潼川古城已是“环城有池,阔四丈,引西溪九曲水注淤中”的盛况,其城楼为重檐歇山式屋顶、抬梁穿斗混用的木结构建筑,九架梁前后单双分步梁分心用九柱,具有元代风格。当时有文字记载,“明代潼川州山环水绕、天设险要,旧有石城一座,城墙高一丈六尺,厚六尺,围城城墙总长九里三,东门为东流,西门为通蜀,南门为南熏,北门为川北,状若盘蛇,经明至清初,多次修复。”但城墙最后毁于明末农民起义军将领张献忠入川时的战乱。

独特的“五大城门”

清朝乾隆年间,时任三台知县徐世楹“因故址”重建府城,决定易土为石,重建雄伟谯楼。于是高6米、厚9.8米的砂岩条石砌筑城墙终成。清乾隆年间的三台城门,门洞有内、外洞,曾在城墙倒拐之处设有九大炮台,建有南、北、东、西四大城门,包括吊桥与清流淙淙的护城河。

潼川古城南门洞

清光绪年间,时任县令李火英认为,西大门外是牛头山,挡了自己的升官发财之路,便在老西门北面又再建新西门,最终增至五大城门。这些城楼在抵御白莲教义军攻袭和两江洪水泛滥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新中国成立后到1958年,因为解除了战乱威胁,三台县人民政府拆除了西、北方向的城门,仅存东、南2道城门用以抵御洪水,城墙也相应保存。到20世纪70年代,因为“文化大革命”破“四旧”,加之扩建新西街,拆除了新西门、老西门和北门附近城墙。改革开放后,至上世纪80年代中后期,随着社会经济发展大潮和新型城镇化的冲击,潼川古城墙西门至北门的城墙被陆续拆掉,最后仅存不到2000米的城墙和东、南方向的城门。

潼川古城城墙根

“今天残留的古城墙均用长1.2米,高、宽0.3米至0.35米的条石砌成,仍旧保留了南城门楼和东城门门洞,其南城门谯楼是四川省内唯一保存最好的古代谯楼。”三台县史志部门相关人员介绍说。

打造三台“太古里”

2008年汶川特大地震后,为进一步加强古建筑保护,潼川古城墙及东、南门从西面的老烟草公司至三台中学(国立东北大学旧址)的运动场,被列入潼川古城墙保护区。文物部门本着“修旧如旧”的思路,在施工中对南门和城墙上的谯楼进行修缮,保存了原有的建筑构架,墙用条石重新砌筑,替换现有门窗,恢复古代风貌。同时,东门城墙边的人行步道地面,用石板替换原有水泥地面。经过一系列保护措施,潼川古城墙重新焕发昔日风采。古城墙及东南城门独特的历史文化内涵,成为古梓州新三台一道亮丽的新风景。

城墙上的古树

三台潼川古城墙从墙脚到墙身,外墙均用砂岩条石筑砌而成,是目前四川境内现存明清古城墙中唯一的石头城。潼川古城墙与江苏南京明城墙、辽宁兴城城墙等,同属于全国少有而幸存的明清石砌城墙。因其特殊的历史价值, 2013年, 潼川古城墙被国务院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护城河及石桥

在三台涪江岸、凯江边,石头城南门两侧,还有较大面积的老街留存。以南外街、江西街、陡坡子巷、下南街等地方为核心,成片的川西民居面带沧桑静默地散布在城墙周围。这里没有都市的繁华与喧嚣,老街、老人、城门、深巷、院落、茶馆、酒铺……组成一幅古朴画卷。

三台县人民政府将本着古城建设“疏解密度、完善功能、整治环境、修复记忆、发展产业”等一系列民生环境、生态文旅相统一的原则,通过尊重规划设计,让历史自然与人文经济相协调,将潼川古城打造成为三台人民的“太古里”,充分彰显古梓州的市井风貌和历史韵味。


本文原载2019年6月9日《绵阳日报》第2版,原标题:《从护城河到古城墙 挖掘历史文化资源》,“方志四川”发布时略有删改。

来源:方志绵阳(原载2019年6月9日《绵阳日报》第2版)

撰稿:四川省地方志工作办公室省情信息工作处

作者:谢勇 喻月嫦(绵阳市地方志办公室)

郑金容(绵阳日报记者)

供图:邹 伟

来源: 方志绵阳(原载2019年6月9日《绵阳日报》第2版)
终审:何晓波
分享到:
关闭本页 【打印正文】
×

用户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