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明文化周末:霜降
作者:赵芳媛(北京师范大学珠海校区文理学院中文系讲师)
二十四节气中,霜降紧跟秋分与寒露,是秋季的最后一个节气。《月令七十二候集解》:“霜降,九月中。气肃而凝,露结为霜矣。”秋意渐浓,晴朗无风的夜晚,气温降至冰点以下,空气中的水蒸气凝结成霜,霜降便是因为这样的气候特征而得名。
霜降 草虫
《说文解字》:“霜,丧也,成物者。从雨,相声。”霜是从雨相声的形声字。在霜的训释中,包含着古人对“霜”的辩证认识。霜之所以训“丧”,是因为霜意味着万物肃杀。从汉语词源上来说,“霜”因丧亡而得名,与“丧”“亡”等同源。对此古人在声训中亦有揭示,《释名·释天》:“霜,丧也,其气惨毒,物皆丧也。”“霜”的丧亡义,也被带入了由其构造的“孀”字。“孀妇”即“丧妇”,“孀”字从“霜”得声,并非因孀妇守节而取“霜”的冰清玉洁之意,而是直白说明其为丧夫之妇。在物候方面,《逸周书·时训解》:“霜降之日,豺乃祭兽。又五日,草木黄落。又五日,蛰虫咸俯。”为了度过即将到来的长冬,豺狼开始大规模捕猎;草木逐渐枯黄,在秋风中飘落;蛰居习性的动物潜藏在洞穴和土地深处,开启冬眠。在礼俗方面,《礼记·祭义》:“霜露既降,君子履之,必有凄怆之心,非其寒之谓也。”霜降之后,寒冷袭人,人们也不可避免地怀念先祖,升起一股凄怆之悲。
“霜”又训“成物者”,是因为霜也伴随着万物成熟。在自然方面,深秋时节,昼夜温差增大,草木结霜,迎来了最美的收获季节。贾思勰《齐民要术》记载,水稻宜“霜降获之”,因为“早刈米青而不坚,晚刈零落而损收”。元人王冕《舟中杂纪(其十)》还写道:“露深花气冷,霜降蟹膏肥。”无论是谷物还是鱼蟹,都在霜降前后迎来成熟。一些比较耐寒的蔬菜水果,比如白菜、萝卜、柿子,经霜之后会变得更加甜脆且易存贮。在人事方面,《荀子》:“霜降逆女。”《孔子家语》:“霜降而妇功成,而嫁娶者行焉。”霜降时节,小伙们农事已毕,姑娘们结束了一年的采桑、养蚕、缫丝工作,有了一定的收成,就可开始筹备婚礼了。
《说文解字》在雨部排列与降水有关的汉字时,自“雪”开始,次以“零”“霖”,再次之以“露”,终以“霜”结束。四时代谢,冬日,伴随着小雪、大雪,百谷在积雪的覆盖之下,屯聚着来年春天怒发的力量。春日,由雨水而谷雨,万物在雨露的润泽下茁壮成长。转至秋日,自白露、寒露而至霜降,草木凋零,秋天逐步走向尾声。许慎的这组列字顺序,正照应着雨水千变万化的形态和生杀万物的时序。
相较于“霜”,“降”字出现得更早一些。甲骨文、金文中已有“降”字。“降”字左边从“阜”,像侧面的山陵之形。《说文》:“阜,大陆,山无石者。”“阜”之本义就是土山、丘陵,在今天已很少单独使用,但为常用的部首,构成“陵”“陆”“险”“阻”等与山形山势有关的汉字。“降”字右边,取两脚朝下之形。古文字的“降”,描绘一个人一步一步从山上下来的情景,本义是降落。
“霜降”连言,道出了古人对“霜”的浪漫想象。现代科学研究表明,霜与雨、雪、雹等降水现象不同,它不是从天而降,而是贴近地面的空气受冷凝结而成。古人当然未尝目睹霜降的场景,他们只是透过地面的霜华、肃杀的寒气、凋零的草木去想象此前霜花无声无息地从天而降。张九龄《秋晚登楼望南江入始兴郡路》“潦收沙衍出,霜降天宇晶”,贾岛《谢令狐绹相公赐衣九事》“雪来松更绿,霜降月弥辉”,都用简练的语言,勾勒出潦水渐涸、雪松挺立、霜华漫天的秋冬景象。古人不仅用“降”,也常用“下”“落”“雨”来描写霜,比如李白《咏桂》“一朝天霜下,荣耀难久存”,王昌龄《太湖秋夕》“水宿烟雨寒,洞庭霜落微”,孟郊《出门行二首》“海风萧萧天雨霜,穷愁独坐夜何长”。作为节气的霜降,也并不意味着在此期间一定会降霜,而是以骤降的气温预示寒冬将至,提醒人们提前做好过冬的准备。
霜降时节,带给人们的并不是一派衰败的景象,相反,它将山林染上了绚丽的秋色,给田地披上了金黄的稻香,使鲈鱼肥美、蟹盖满黄、好柿成霜。不要畏惧秋深的寒凉,让我们一起走出去,抛却悲秋的情绪,欣赏秋季最后的斑斓乐章,享受自然的丰富滋养。
《光明日报》(2024年10月25日 16版)
用户登录
还没有账号?
立即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