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文化纵横>文化评论>详细内容

【论坛】凝聚史志力量 为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而不懈奋斗‖申福建

作者:申福建 来源:四川省地方志工作办公室 发布时间:2024-09-09 15:27:22 浏览次数: 【字体:

凝聚史志力量

为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而不懈奋斗

申福建

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决定》明确指出:“聚焦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指导地位的根本制度,健全文化事业、文化产业发展体制机制,推动文化繁荣,丰富人民精神文化生活,提升国家文化软实力和中华文化影响力。”同时对深化文化体制机制改革进行全面部署。史志工作者要认真学习,深刻领悟其重大意义,把握基本原则,遵循工作思路,增添工作措施,为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多作贡献。

一、文化建设在中国式现代化建设中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意义

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灵魂。有专家指出:“19世纪是军事征服世界的世纪;20世纪是经济发展的世纪;21世纪是以文化建立新时代的世纪。”当今时代,文化已成为衡量一个国家综合国力的重要标志。因此,文化建设在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建设伟大征程中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

(一)文明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重要内容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从二〇三五年到本世纪中叶,把我国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因此,“文明”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组成部分,是文化建设追求的目标。“文明”是一个社会展现出的综合文化形象,是一个国家发展水平的集中体现。文明不是装得出来的,而是在言行举止中自然而然流露出来的。文明不是一蹴而就的,而是通过长时间的文化熏陶而形成的。因此,要提高全民的文明程度,必须全面推进文化建设,确保到2035年建成文化强国,让文化强国成为强国建设、复兴伟业的有力支撑。

(二)文化建设是中国式现代化的应有之义

中国式现代化是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相协调的现代化,说明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不可分割,犹如车之两轮、鸟之两翼。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文化是重要内容。推动高质量发展,文化是重要支点。习近平总书记从人的本质特性出发阐释人的发展,强调“人,本质上就是文化的人,而不是‘物化’的人;是能动的、全面的人,而不是僵化的、‘单向度’的人。”因此,既要不断厚植现代化的物质基础,不断夯实人民幸福生活的物质条件,同时要大力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加强理想信念教育,传承中华文明,促进物的全面丰富和人的全面发展,实现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协同发力、共同发展。

(三)加强文化建设是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迫切需要

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兴盛,总是以文化兴盛为支撑的。没有中华文化繁荣兴盛,就没有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需要得到人民群众的理解支持参与,因此,人民群众文化素质的高低、道德水平的高低、法治意识的高低决定着治理效益的高低。当前,既要看到全民素质提高了,也要看到在基层治理中,干部队伍出现的形式主义、官僚主义、面子工程等问题,基层群众出现的“等靠要”“群众看、干部干”等问题,因此,加强文化建设,提高干部群众文化素养特别是法治素养、道德修养显得尤为急迫。

二、推进文化建设需要把握的关系

在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新征程上,要正确处理几大关系,确保文化建设始终沿着正确的方向推进。

(一)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关系

邓小平指出,“贫穷不是社会主义”。这个“贫穷”,既指物质匮乏不是社会主义,更指精神贫困不是社会主义。拜金主义、享乐主义和极端个人主义是资本主义腐朽思想文化的体现。在我国,个别人受资本主义没落人生观的侵蚀,把“钱”和“权”作为判断人生成功与否的标志,过度追求金钱和权力,出现了诚信缺失、道德沦丧、践踏法律等问题;个别人享受着改革开放的成果,却端起碗来吃肉,放下碗来骂娘,把自己的不如意完全归因于社会和他人。因此,对于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两手抓两手都要硬,要把精神文明建设贯穿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全过程,渗透到社会生活各方面,营造积极向上、团结和谐的良好氛围,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强大精神力量。

(二)传承与创新的关系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在长期历史演进中形成的宝贵精神财富,凝聚着丰富的思想智慧,涵养着中华民族的精神气质,积淀着中华民族最深沉的精神追求,是中华民族生生不息、发展壮大的丰厚滋养。因此,要科学理性对待传统文化,既不能抱残守缺,把文化糟粕当成经典,也不能像倒洗澡水把婴儿倒掉一样,对传统文化一棍子打死,而是要传承优秀传统文化,特别是其中蕴含的思想和方法。要坚守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根脉,守正不守旧、尊古不复古,推动优秀传统文化与现实文化相融相通,更好地融入当今时代、服务当代社会,创造出新的文化形式和产品,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活”起来、“新”起来、“兴”起来和“热”起来。

(三)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的关系

推进文化事业与文化产业共同繁荣,是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建设文化强国、实现国家稳定发展的重要基础。一方面,文化产品和服务作为文化产业的成果,除满足当期消费外,必然会作为文化的积累与积淀,逐渐转化为公共文化产品和服务,成为公益性文化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文化产业发展是文化事业繁荣的基础。另一方面文化事业的发展与繁荣,必将激发人民群众的主动性和创造性,不断创造出文学艺术、人文社科、科学技术等原创作品,成为文化产业发展的源泉,促进文化产业的快速发展。因此,要大力推进文化事业发展,为文化产业的崛起创造良好条件,同时,要通过文化产业的发展,催生出更多的优秀文化产品和服务项目,不断丰富文化事业的内涵。

(四)文化传播疏与堵的关系

信息技术时代,文化传播内容多,传播渠道广,传播方式活。如果文化传播不适应新的时代要求,不能满足人民群众的需求,文化阵地就容易被腐朽没落的文化所侵蚀和占领。因此,文化传播要疏,通过正能量的文化产品,传播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丰富人们的生活,滋润人们的心灵,纾解负面情绪,引导人们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坚定文化自信,激发出踔厉奋发、勇毅前行的不竭动力;文化传播要堵,对于历史虚无主义、低级红、高级黑、虚假信息、虚假新闻、“黄赌毒”和欺诈等问题,要坚决查处,还文化传播以清朗天空。据统计,截至2024年8月,全国已依法查处造谣传谣网民2.5万余人,这是需要汲取的深刻教训。因此,文化传播要疏堵结合,二者并重,营造健康阳光的文化氛围。

三、切实履行建设文化强国职责

2024年2月5日中共中央发布《党史学习教育工作条例》,2024年1月1日起施行《爱国主义教育法》,为党史地方志部门履行建设文化强国职责提供了根本遵循和行动指南。党史地方志部门要坚决落实《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决定》,健全适应中国式现代化要求的史志文化体制机制,切实履行存史育人资政职能,全面推进史志事业高质量发展。

(一)切实履行史志工作意识形态责任

意识形态是一场没有硝烟的战争,任何时候不能放松警惕。一要坚持史志姓党原则,时刻绷紧政治纪律、政治规矩这根弦,深刻领悟“两个确立”的决定性意义,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健全完善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的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确保史志工作领域意识形态绝对安全。二要坚定以追求信史为目标,严格“征、编、研、宣、审”全过程管理,加强史志书籍、网络作品的审核审查,严把政治关、史实关、保密关、文字关,确保史志成果的高质量和正能量。三要不断挖掘开发地方党史、地方历史,并把它融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讲好地方故事,让受众觉得可亲可信,感同身受,让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润泽人民群众的心田。

(二)优化史志文化服务和文化产品供给

当前,史志文化服务和文化产品供需矛盾较为突出,一方面,有的史志文化服务和文化产品不接地气,曲高和寡;另一方面,人民群众需要的史志文化服务和文化产品无法提供,形成空档。因此,必须深化史志文化服务和文化产品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一要满足人民群众对史志文化的合理诉求,推动史志文化服务和文化产品从“有没有、缺不缺”跃升为“好不好、精不精”。二要破解史志文化供求结构的内在矛盾,找准史志文化供给与需求的结合点,使供给结构升级与需求结构优化相互促进。三要推进史志事业的体制机制创新,整合人才资源,整合部门力量,发动社会参与,促使史志文化服务和文化产品从文本走向党史教育基地、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研学基地等体验场所,提高吸引力和感召力。

(三)提高史志网络传播力

要提高史志网络的关注度和美誉度,必须提高有效治理能力和优质服务水平。一要整合史志网络的建设和管理,加强网上网下统筹协调,建立网上网下一体化传播策划和管理机制,建好管好用好史志网站和微信公众号。二要丰富史志网络的内容和形式,建好史志数字馆,充分运用书籍、文章、图片、音频、视频等形式来传播史志文化,为公众提供多样化、高质量的史志文化网上服务。三要严格落实网络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完善网络舆论引导机制和网络舆情应对协同机制、网络举报受理处置一体化机制和网络辟谣联动机制,切实维护史志网络的政治安全和意识形态安全。

(四)通过史志文化讲好中国故事

史志文化是展现中国力量、中国精神、中国形象的重要载体,要通过史志文化向世界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一要以“人类命运共同体”为切入点,从历史到现实,宣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全人类共同价值的契合性,推动中华民族精神特质走向世界,被各国人民理解认同。二要深入挖掘中华文明中蕴含的思想资源,把史志文化故事化,向外国朋友生动形象地阐释中国历史、中国理论、中国实践,增强中华文明的国际传播力和影响力。三要深化文明交流互鉴,创造更多机会让更多外国朋友走进中国,让他们领略到中国传统文化的独特魅力,感知到中国人民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历史性飞跃,了解真实的中国和中国人民,爱上中国和中国文化。

来源:四川省地方志工作办公室

作者:申福建(中共内江市委党史地方志研究室主任)

配图:方志四川

来源: 四川省地方志工作办公室
终审:唐志昂
分享到:
关闭本页 【打印正文】
×

用户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