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文化纵横>文化评论>详细内容

【论坛】论“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时代内涵——从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到新质生产力的继承发展

作者:申福建 来源:四川省地方志工作办公室 发布时间:2024-09-06 16:25:33 浏览次数: 【字体:

论“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时代内涵

——从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到新质生产力的继承发展

申福建

内容提要:本文从“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是对生产力要素的深刻认识、对我国国情的深刻认识、理论上的不断升华三个维度阐述了“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源自邓小平的高瞻远瞩;从具体实践、历史贡献、继承发展三个维度对“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重大作用发挥和继承发展进行了论述;从内涵解读、培育新动能、建立相适应的生产关系、提供人才保障四个维度对发展新质生产力提出具体建议。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是1988年9月邓小平提出来的,这一科学论断对推动中国科学事业快速发展、实现全面小康目标作出了卓越贡献。2023年,习近平总书记在地方考察调研时提出“新质生产力”,这是对“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理论的继承和发展,对新时代推动高质量发展、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指明了前进方向。

一、“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源自邓小平的高瞻远瞩

通过对生产力、科学技术本质、我国科学技术现状的深邃思考,邓小平提出“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这一符合中国实际、对世界各国科学发展具有普遍指导意义的原创理论。

(一)“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是对生产力要素的深刻认识

第一,现代生产力发展依赖于科学技术进步。劳动者发现科学规律、发明科学技术,应用到生产生活中,提高工作效率和幸福指数,推动人类社会一步一步向前发展,这是科学技术的独特价值。英国人罗伯特·坦普尔(RobertTemple)总结出中国古代一百条重要发明,写成《中国的天才》。这100项发明是中国古代领先世界各国的发明创造,这是中国古代长期领先于世界的根本原因。现代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改变了生产力要素的权重,在推动生产力发展过程中,科学技术的重要性日益凸显。研究发展大势,总结发展规律,邓小平指出:“现代科学为生产技术的进步开辟道路,决定它的发展方向。许多新的生产工具新的工艺,首先在科学实验室里被创造出来。”[1]

第二,现代生产力发展的第一要素是科学技术。青年邓小平留学法国,到企业勤工俭学,对法国的现代化生产有了直观感受。1978年10月22日至29日,邓小平对日本进行正式友好访问,到新日铁、松下等企业参观考察,对“现代化”有了直观感受。在日本新干线乘坐高铁,体验了飞一般的速度,邓小平感叹不已,同时深感压力巨大,他认为高铁就像推着在跑,同时表示我们现在很需要跑。很需要跑,是因为中国落后了,绝大多数中国人不了解外面的世界,不知道我们已经落后了,需要奋起直追。为此,邓小平指出:“中国必须发展自己的高科技,在世界高科技领域占有一席之地。”[2]

第三,现代生产力发展的引领力是科学技术。从蒸汽机时代,到电气化时代,到信息化时代,实现了人类从体力劳动到脑力劳动的被替代,让劳动变得越来越轻松。可是,在这100多年的时间里,中国没有跟上工业革命的脚步,错失发展良机。邓小平指出:“现在世界的发展,特别是高科技领域的发展一日千里,中国不能安于落后,必须一开始就参与这个领域的发展。”[3]

(二)“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是对我国国情的深刻认识

一是中国现代科技事业起步晚。中国古代长期领先于世界,但由于闭关自守,中国现代科技事业起步非常晚。中国最早的现代科研机构是1916年投入运行的地质调查所。民国时期,通过建立现代大学和科研院所,推动了中国科技事业的起步,但规模非常小。当时,我国只有30多个科研机构,拥有科技人员4万多人,其中专门从事科研工作的只有400多人。

二是中国科技事业迎来新生。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党和政府重视科技事业发展,1949年11月成立中国科学院,分阶段建成科研机构,构建起中国科学研究骨架。20世纪50年代初,在党和国家号召下,2000多名科学家毅然舍弃国外优越的生活和科研条件,冲破重重阻力,回到百废待兴的祖国,为新中国科技奠基立下不可磨灭的功勋。20世纪50年代提出“现代化”,到1964年正式提出“四个现代化”的战略目标,其中一个现代化就是科学技术现代化。

三是十年浩劫中我国科技工作受到破坏。“文革”期间,招生制度遭到破坏,高等院校一度停止招生,后搞推荐上大学,出现了张铁生这样的白卷英雄。研究生选拔、职称评定等制度被废除。大搞开门办所、开门办科研,把大学、科研机构下放到工厂、农村里,正常的科学研究、教育几乎瘫痪。错误确定高级知识分子的阶级属性,他们被纳入资产阶级或小资产阶级范畴,大批科学家成为批判改造的对象,身心受到残酷迫害,没有机会开展科学研究,报国无门。

(三)“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是理论上的不断升华

一是明确提出“科学技术是生产力”。“文化大革命”还未结束,全国处于“以阶级斗争为纲”的时期,邓小平敏锐地认识到科学技术的重要作用。1975年9月26日,在听取中国科学院负责同志汇报工作时,邓小平指出:“如果我们的科学研究工作不走在前面,就要拖整个国家建设的后腿。现在科研队伍大大削弱了,接不上了。一些科研人员打派仗,不务正业,少务正业,搞科研的很少。少数人秘密搞,像犯罪一样。陈景润就是秘密搞的。”[4]他明确指出:“科学技术叫生产力,科技人员就是劳动者。”[5]当时,搞科学研究被批判为走“白专道路”,“臭老九”是知识分子的代名词。在这样的大背景下,邓小平顶住重重压力,为科学技术定位,对科技人员的阶级属性正名。

二是抓住科技教育这个关键。1977年5月24日,尚未复职的邓小平在同两位中央负责同志谈话时特别强调:“我们要实现现代化,关键是科学技术要能上去,发展科学技术,不抓教育不行。”[6]1977年7月,邓小平重新出山,面对千头万绪的工作,他抓住重点和关键——科技和教育。1977年8月4日至8日,邓小平在科学和教育工作座谈会上强调:“我们国家要赶上世界先进水平,要从科学和教育着手。”[7]1978年3月,邓小平在全国科学大会开幕式上指出:“四个现代化,关键是科学技术的现代化。没有现代科学技术,就不可能建设现代农业、现代工业、现代国防。”[8]1980年7月,邓小平指出:“农村要发展,要注意两点,一是政策要正确。政策威力大,有了正确的农村政策,可以调动农民的生产积极性。二是科学种田。要抓种子,搞优良品种,要搞好种子公司,繁育良种。”[9]这表明,对于经济发展而言,政策与科学一样也离不得,好的政策能发挥激励作用,科学能提高生产效益。1985年3月,邓小平强调:“我很高兴,现在连山沟里的农民都知道科学技术是生产力。他们未必读过我的讲话。他们从亲身的实践中,懂得了科学技术能够使生产发展起来,使生活富裕起来。”[10]这表明,“科学技术是生产力”这一理论已深入人心,成为中国人民的共识,为科技发展奠定了坚实的群众基础。

三是提出“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这一科学论断。1988年,邓小平以全新的视角,对科学技术在当代生产力和社会经济发展中第一位的作用,作出了及时、明确的理论概括。9月5日,邓小平会见捷克斯洛伐克总统古斯塔夫·胡萨克,谈到科学技术发展时说:“马克思说过,科学技术是生产力,事实证明这话讲得很对。依我看,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11]这以后,邓小平多次强调并阐释“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包括视察南方发表的重要谈话,表明了他对这一认识的不断深化,表明了他对发展科学技术的迫切愿望。

图片

1988年9月5日,邓小平在会见捷克斯洛伐克总统胡萨克时提出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图源:中共中央党史和文献研究院网)

二、“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这一科学论断的历史贡献和继承发展

在“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这一科学论断指导下,中国科技事业取得了举世瞩目的历史成就,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做出卓越贡献,同时,在实践中丰富完善了这一理论。

(一)“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指导下的具体实践

一是以干部“四化”适应现代化建设需要。1980年12月,邓小平在中共中央工作会议上指出:“要在坚持社会主义道路的前提下,使我们的干部队伍年轻化、知识化、专业化,并且要逐步制定完善的干部制度来加以保证。提出年轻化、知识化、专业化这三个条件,当然首先是要革命化,所以说要以坚持社会主义道路为前提。”[12]知识化、专业化是针对当时的干部普遍学历偏低、文化水平偏低、专业知识不够提出的,其实,这是干部干好本职工作的基本要求。党的十二大正式把这个新方针写进《中国共产党章程》中,为我国干部队伍的建设指明了方向,为改革开放提供优质的管理服务资源。

二是催生科技推广研究计划。1982年,我国明确了经济与科学技术的关系,即经济建设依靠什么?依靠科学技术;科技工作的方向是什么?面向经济建设。1986年初,国务院批准实施“星火计划”,对农村经济的发展发挥了重要作用。经邓小平批示,国务院批准了《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863”计划)纲要》,上万名科学家在不同领域联合攻关,协同合作,科技成果不断涌现。

三是教育科技大力发展。在《关于加速科学技术进步的决定》中,首次提出实施科教兴国战略。30多年来,通过科技体制改革和教育改革,大力实施科教兴国战略,推动了教育科技的快速发展。从基础教育向两头延伸,推动教育改革发展,到2023年,我国高等教育毛入学率达60.2%,新增劳动力平均受教育年限达14年,我国劳动力整体素质、科研队伍实力得到整体提升。

四是科学研究成果丰硕。全社会研发经费从1978年的52.89亿元增加到2012年的1万亿、2022年的3.09万亿,研发投入强度从1.46%提升到1.91%、2.55%。研发人员总量从2012年的325万人年提高到2022年600万人年,多年保持世界首位。高新技术企业从2012年的3.9万家增长至2022年的40万家,762家企业进入全球企业研发投入2500强企业。[13]世界知识产权组织近日发布2022年全球创新指数显示,2022年中国创新能力综合排名全球第11位,较上年提升1位,较2012年跃升23位。[14]

(二)“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历史贡献

一是创新成为经济增长最大动力。从1978年到2022年,中国GDP年均增长率9.5%,远远高于全球平均水平。到2010年,中国经济总量名列世界第二,与美国的差距逐步缩小。根据联合国产业分类,中国拥有41个工业大类、207个中类、666个小类,是全世界唯一拥有全部工业门类的国家。2022年,中国制造业增加值占全球比重近30%,制造业规模连续13年居世界首位。

二是世界500强上榜第一。2019年,中国拥有世界500强企业129家,美国为121家,中国首次超过美国,比1989年的1家多了128家。2022年,中国有145家企业(其中民营企业28家,占五分之一)进入榜单,超越美国的124家,中国上榜企业营收占世界500强总营收的31%,首次超过美国,标志着中国企业全面进入到与西方跨国公司同台竞争的新时代。

三是独角兽企业仅少于美国。2022年,全球独角兽的总数为1597家,美国有746家(占47%),中国有368家(占23%),欧洲有264家(占16.6%),印度有103家(占6.5%),四个主要国家或地区的独角兽占全球总数的90%,[15]中国紧跟美国之后名列世界第二。

四是构建起国家创新体系。2022年,中国正在运行的国家重点实验室533个,纳入新序列管理的国家工程研究中心191个。设立国家科技成果转化引导基金,共有36支子基金,资金总规模624亿元。国家级科技企业孵化器达1425家,国家备案众创空间达2441家。[16]

(三)“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理论的继承发展

一是科学技术是先进生产力的集中体现和主要标志。1995年5月,江泽民同志在全国科学技术大会上指出:“党中央、国务院号召全党和全国人民全面落实邓小平关于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思想……为实现我国现代化建设的第二步和第三步战略目标而努力奋斗。”在这里,把“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明确为思想,并作为实现两步走战略目标的重要支撑。在“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中,第一个就是中国共产党始终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说明中国共产党审时度势,主动调整路线、方针、政策,为新世纪发展先进生产力创造良好条件,而先进生产力具体体现为“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正如2001年江泽民同志在“七一”讲话中强调:“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而且是先进生产力的集中体现和主要标志。”[17]这一论断说明科学技术是生产力变革、经济社会发展的内在动力。

二是现代化的关键是科学技术现代化。2003年,胡锦涛同志提出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观。坚持科学发展观,首先要讲科学,通过科学发展不断满足人民群众物质文化生活需要,因此,不能靠粗放经营、耗费资源、牺牲环境来推进经济建设,而要充分发挥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作用,通过提高科技水平和劳动者素质、提高劳动效益、减少环境污染,实现经济速度和质量的有机统一。胡锦涛同志在中共中央政治局进行第十八次集体学习会上指出:“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是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推动力量。要坚持把推动自主创新摆在全部科技工作的突出位置,大力增强科技创新能力,大力增强核心竞争力,在实践中走出一条具有中国特色的科技创新的路子。”[18]突出自主创新,突出中国特色的创新之路,进一步说明了科学技术对于国家富强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2007年5月23日,胡锦涛同志在全国科学技术大会上的讲话中指出:“我们必须下更大的气力、做更大的努力,进一步深化科技改革,大力推进科技进步和创新,带动生产力质的飞跃,推动我国经济增长从资源依赖型转向创新驱动型,推动经济社会发展切实转入科学发展的轨道。”[19]明确指出必须加大创新力度,实现经济转型,实现可持续发展。

三是科技是国家强盛之基。2013年7月17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国科学院考察工作时指出:“现代以来,西方国家之所以能称雄世界,一个重要原因就是掌握了高端科技。真正的核心技术是买不来的。正所谓‘国之利器,不可以示人’。”习近平总书记强调:“科技创新作为提高社会生产力、提升国际竞争力、增强综合国力、保障国家安全的战略支撑,必须摆在国家发展全局的核心位置。”[20]这一论述深刻阐明了高端科技是国家力量的象征,核心技术不能幻想花钱购买、他国施舍,只能自力更生,明确提出把科技创新摆在核心位置,为我国科技创新注入了新的动力。2014年6月9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国科学院第十七次院士大会、中国工程院第十二次院士大会上强调:“科技是国家强盛之基。”中国共产党第十八届中央委员会第五次全体会议上,提出“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2016年3月5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参加上海代表团审议时强调:“在五大发展理念中,创新发展理念是方向、是钥匙,要瞄准世界科技前沿,全面提升自主创新能力,力争在基础科技领域作出大的创新、在关键核心技术领域取得大的突破。同时,创新发展居于首要位置,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对创新在五大发展理念中的第一地位进行了明确,表明要解决发展中的困难和问题,必须依靠创新。中国已进入中等收入国家,怎样才能避免陷入“中等收入陷阱”?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必须推进科技创新。2016年5月30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科技创新大会、两院院士大会、中国科协第九次全国代表大会上指出:“中国要强,中国人民生活要好,必须有强大科技。”2018年9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科普日的贺信中指出,“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指出:“必须坚持科技是第一生产力、人才是第一资源、创新是第一动力,深入实施科教兴国战略、人才强国战略、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开辟发展新领域新赛道,不断塑造发展新动能新优势。”[21]2023年9月7日下午,习近平总书记在哈尔滨主持召开新时代推动东北全面振兴座谈会时指出,“积极培育新能源、新材料、先进制造、电子信息等战略性新兴产业,积极培育未来产业,加快形成新质生产力,增强发展新动能。”新质生产力是习近平总书记根据中国经济发展现状,深谋远虑提出的一个新理念,为新时代贯彻落实“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这一科学论断赋予了新内涵,特点是创新,关键在质优,本质是先进生产力。

图片

2014年6月9日,中国科学院第十七次院士大会、中国工程院第十二次院士大会在北京人民大会堂隆重开幕。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出席会议并发表重要讲话(新华社记者李学仁摄)

三、以新质生产力为“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赋予时代内涵

在以中国式现代化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建设的伟大征程中,新质生产力就是“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时代内涵。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既是落实“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时代要求,也是推进高质量发展的必然要求。

(一)正确理解新质生产力的内涵

新质生产力是创新起主导作用,摆脱传统经济增长方式、生产力发展路径,具有高科技、高效能、高质量特征,符合新发展理念下先进生产力质态。第四次工业革命是一次新的科技革命。中国错失前三次工业革命的机会,这一次要争取弯道超车,靠什么?靠科学技术创新,通过科研创新先进理论、创造先进技术、生产优质产品,为中国打赢这场科技战争贡献力量。

(二)培育发展新质生产力的新动能

强化国家战略科技力量,增强高质量发展的源动力,开展重点领域关键核心技术攻关,发挥新型举国体制优势,大力弘扬“两弹一星”精神、大庆精神、载人航天精神、青藏铁路精神、科学家精神、探月精神、新时代北斗精神等自主创新、追求卓越的精神,加快突破一批核心技术和标志性重大战略产品。加快改造提升传统产业,通过数字化、网络化,为传统产业插上现代科技的翅膀。加快研究关键核心技术,孕育新兴产业。及早研究未来产业,找准发展方向和切入点,早日实现世界领先的新突破。

(三)建立与新质生产力发展要求相适应的体制机制

构建有利于新质生产力发展的体制机制,营造有利于创新创造的社会氛围,激励科研院所、企业、科研工作者、社会各界人士积极参与发展新质生产力。着力打通束缚新质生产力发展的堵点卡点,让各类先进优质生产要素向发展新质生产力顺畅流动和高效配置,不断加快形成新质生产力。打通研发、生产、销售各环节,以市场需求引导研究方向,以新的研究成果提高市场认可度,让研究与市场无缝对接,提高新质生产力对经济发展的贡献率。

(四)为发展新质生产力提供新质人才保障

按照发展新质生产力要求,畅通教育、科技、人才的良性循环,完善人才培养、引进、使用、合理流动的工作机制。根据科技发展新趋势,优化高等学校学科设置、人才培养模式,为发展新质生产力、推动高质量发展培养急需人才。健全要素参与收入分配机制,更好体现知识、技术、人才的市场价值。[22]针对未来产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趋势,探索多元化的人才培养模式,培养造就与现代科技和社会生产力发展相适应、符合新质生产力发展要求的高素质人才队伍。

注释:

[1]刘君栩.后金融危机境遇中社会批判精神的复兴[J].中共杭州市委党校学报,2011年3月刊.

[2]邓小平.邓小平文选(第三卷)[M].人民出版社,2001:279.

[3]陈北德.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产生的社会历史条件[J].科学社会主义,1994年10月刊.

[4]梁发明.邓小平科技思想及其时代意义[J].党史文苑,2014年9月刊.

[5]郝林军.邓小平科技思想核心命题的形成及基本内容[J].硅谷2009年2月刊.

[6]邓小平提出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互联网资源》.

[7]刘爱莲.邓小平对马克思主义生产力理论的贡献[J].江西社会科学,1999年11月刊.

[8]刘爱莲.邓小平对马克思主义生产力理论的贡献[J].江西社会科学,1999年11月刊.

[9]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邓小平年谱(1975―1997)(上)[M].中央文献出版社出版,2013:659.

[10]王德蓉.发动科技创新的强大引擎[J].新湘评论,2016年7月刊.

[11]《邓小平文选》第三卷[M].人民出版社,2001:274.

[12]李娟.邓小平人才思想探析[J].郑州大学硕士论文,2013年5月.

[13]谷业凯吴月辉刘洪超.创新引领加快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N].人民日报,2023年3月22日.

[14]佘惠敏.中国创新能力排名为何稳步提升[N].经济日报,2022年10月11日.

[15]吴晓波吴东.中国创新驱动的演化:从追赶到超越追赶[J].ChinaEconomist,2003年7月18日.

[16]中华人民共和国2021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互联网资源》,2022年3月.

[17]杜易.邓小平的科技思想研究[J].吉林大学硕士论文,2015年5月.

[18]胡锦涛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十八次集体学习时强调自主创新要摆在科技工作突出位置[J].苏南科技开发,2005年1月.

[19]胡锦涛.坚持走中国特色自主创新道路为建设创新型国家而努力奋斗——在全国科学技术大会上的讲话在全国科学技术大会上的讲话.中华人民共和国科学技术部网,2006.1.10.

[20]程小白、章剑.习近平新时代维护国家安全和社会稳定思想述要[J].江西警察学院学报,2018年3月.

[21]《党的二十大报告辅导读本》[C].人民出版社,2022:30.

[22]郝思斯.推动新质生产力加快发展[N].中国纪检监察报,2024年2月20日.

来源:四川省地方志工作办公室

作者:申福建(中共内江市委党史地方志研究室主任)

供稿:中共内江市委党史地方志研究室

配图:方志四川

来源: 四川省地方志工作办公室
终审:唐志昂
分享到:
关闭本页 【打印正文】
×

用户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