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文化纵横>文化评论>详细内容

【观点】李后强:我看金沙江下游800公里水运问题

作者:李后强 来源:四川省地方志工作办公室 发布时间:2024-06-07 14:35:46 浏览次数: 【字体:

我看金沙江下游800公里水运问题

李后强

纵观世界发展史,人类文明几乎都是江河文明。江河第一功能是运输,第二才是发电。水运一直伴随着人类的发展与进步。人类第一座水电站于1878年才在法国建成,比水运晚了数千年。中国是江河大国,四川是千河之省,水运潜力巨大。建设交通强国,必须重视水运。一般认为,空运、陆运、水运的费用是元、角、分的比例,水运具有运费较低的巨大优势。目前为止,世界大型、大宗货物仍然主要靠水运,特别是海运。

毛泽东主席曾说,“金沙水拍云崖暖”,的确如此。金沙江地处长江干流上游,全长2326公里,极为神秘和玄妙,就像一首诗、一曲歌、一本书甚至一部电视连续剧,值得我们深读细读。其中下游从攀枝花到宜宾河段长约800公里(实际是768公里)。随着向家坝、溪洛渡、白鹤滩、乌东德4座巨型水电站相继建成蓄水,库区深水航道可常年通航3000到5000吨级船舶。由于“贫困限制了思维和想象”,历史上没有很好考虑4座水电站过坝通航问题,带来了“藕节式肠梗阻”后遗症。在“一带一路”、长江经济带、新时代西部大开发、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西部陆海新通道等战略驱动下,金沙江800公里黄金水道通航特别是直航迎来了千载难逢的历史机遇:一江好水,可以同时发好电、行好船!

我专注金沙江研究多年,从青海发源地走到宜宾终点站,组织撰写出版了学术专著《长江学》和科普读物《长江国家文化公园100问》,推动了长江国家文化公园立项建设。2024年6月3日至6日,中国航海学会在云南昆明和四川攀枝花举办了“金沙江攀枝花——宜宾河段航运现状调研咨询会”,交通运输部门老领导和多位著名专家亲自参与调研咨询,我有幸被邀请参加全程活动,并在会上发言。老部长、院士和大师们的讲话,情真意切,让我深受启发和教育,产生了许多联想。

我认为,金沙江下游800公里通航,具有重大战略意义,不但有利于解决国家供应链安全问题,而且有利于突破“胡焕庸曲线”助推西部繁荣发展,还可以提供中国式现代化建设的“水运表达”。每一代人都有自己的使命。要跳出小圈子看大战略,面向世界、面向未来、面向现代化思考问题。我们为古人的业绩而骄傲,也应该干一点让后人为我们自豪的项目,金沙江通航就算一个吧!

金沙江(蒙琼英 供图,图源:四川方志图库)

世界上从来就没有不存在任何风险的重大工程项目。在研究推进重大工程项目中,可以攻克一批世界级技术难题,提高国家整体科技水平,为人类作出新贡献,促进经济社会更好发展。

建设创新型国家,实现民族伟大复兴,必须有大格局、大视野、大思路、大战略、大手笔,要推出新技术、新产品、新模式、新业态,推动交通运输新质生产力的孕育发展。长江设计集团有限公司和四川省港航投资集团前期做了大量深入的研究工作,取得了重要成果。他们的调研表明,金沙江下游800公里直航条件基本成熟,“坝上问题坝外解决”,采用“升船机+隧洞+船闸+渡槽”综合措施,没有“卡脖子”的技术难题,完全可行。金沙江水运“翻坝转运”只是补充和过渡方式,最终还是直航为好。因为多次翻坝增加了费用,失去了水运的特有优势。我甚至遐想,采用“渠化工程”把整个金沙江干流全程通航!也就是说,如果这样做,以后能够从青海坐船,经过西藏、云南、四川到上海,更远可以到太平洋、大西洋。可见,金沙江下游直航具有重要的探索和示范价值。

金沙江大峡谷(李波 摄,图源:南充晚报)

大家议论最多的是资金问题。其实,当今世界和中国,最不缺钱,关键是缺赚钱的项目和大脑。金沙江通航这种赚钱的大项目谁都想干。资金可以多种途径化解,比如债券融资和海外引资等。

新时代西部大开发,要求以发展特色优势产业为主攻方向,“大保护、大开发、高质量”,开新局、闯新路、绘新篇,打通金沙江航道是落实新发展理念和新时代西部大开发要求的最好行动。

大家还关心货运量问题。其实,这是静态思维的困惑,只要动态地思考就不存在这种疑问。从小处看,金沙江流域的矿藏极为丰富,运出量很大。从大处看,全球货物都可通过长江、金沙江流入中国西部。此外,水运畅通后还会引发许多新产业诞生,不存在货量不足问题。这个项目技术难度和资金投入较大,可先行预研,整体规划,分步实施。我们希望国家发改委、交通运输部大力支持金沙江下游800公里直航,把这个项目尽快纳入国家重大战略,并写入国家“十五五”规划和交通运输部水运“十五五”发展规划,鼓励相关单位和机构开展关键技术研究。

我们相信,未来的金沙江,将是通向世界的黄金大道!

2024年6月6日于攀枝花

来源:四川省地方志工作办公室

作者:李后强(中共四川省委四川省人民政府决策咨询委员会副主任,成都市社科联主席,四川省社会科学院二级教授、博士生导师)

图片:除特别注明来源外,均为作者提供

来源: 四川省地方志工作办公室
终审:唐志昂
分享到:
关闭本页 【打印正文】
×

用户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