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文化纵横>文化评论>详细内容

纪录片《京津冀·瓣瓣同心》:十年之变展时代新篇

来源:光明网 发布时间:2024-04-28 14:00:03 浏览次数: 【字体:
  作者:康伟(中国艺术报总编辑)

  由河北广播电视台、北京广播电视台、天津海河传媒中心携手打造的六集大型纪录片《京津冀·瓣瓣同心》,在京津冀协同发展国家战略提出十周年之际,以协同之力,绘同心之圆;以十年之变,展时代新篇。作为直接回应重大时代主题的纪录片,《京津冀·瓣瓣同心》将京津冀协同发展置于新时代发展的历史进程中,构建历史经纬、叙事体系、价值表达、审美特质,同时也体现出了这一进程中必然要求具备的宏大叙事的气质、气韵和气象。

  《京津冀·瓣瓣同心》六集内容分别为《国家大事》《两翼齐飞》《率先突破》《合力攻坚》《共同福祉》《继往开来》。第一集阐释京津冀协同发展国家战略的时代背景和重大意义;第二集展现北京城市副中心、雄安新区以及张家口城市建设崭新面貌;第三集讲述京津冀协同发展在重点领域取得的率先突破;第四集聚焦三地协同创新和一系列改革举措带来的显著成效;第五集叙说协同发展给京津冀三地在脱贫、教育、医疗、养老、文旅等方面带来的民生福祉;第六集则书写京津冀三地推动协同发展的走深走实之路,阐述其打造中国式现代化建设先行区、示范区的生动实践。这六集犹如六个乐章,谱写出京津冀协同发展的交响曲,全面、系统、立体地展现十年来京津冀协同发展的历史进程,呈现出其史诗性、崇高美。

  要让史诗性、崇高美落地,就必须采取与之相适应的叙事方式。《京津冀·瓣瓣同心》在叙事方式上颇为讲究。一是在历史与现实的融汇中增加厚重感。在《国家大事》一集中,该片在阐释京津冀协同发展国家战略的历史脉络和重大意义时,以高度凝练的历史笔触,从北京建城史、天津建城史和河北作为中华文明发祥地之一的变迁史出发,讲述京津冀地缘相接、人缘相亲、地域一体、文化一脉的历史渊源。这样的叙述既增加了作品的历史厚度,又深刻阐明了京津冀协同发展的历史逻辑。

  二是在宏大叙事与个体表达的同构中凸显人的主体地位。全片既从大处着手,展现京津冀协同发展的历史画卷高远的审美意蕴,又从小处着眼,将时代大潮中具体的人和故事讲得生动。如在《率先突破》一集中,纪录片聚焦北京铁路局唯一一位开过三十多种车型火车的全履历司机、京雄城际铁路首发列车司机韩军甲的故事。京张高铁开通后,北京到张家口的运行时间从三个小时缩短为最快47分钟,这使常年离家的韩军甲能方便地坐高铁回张家口跟家人团聚。他女儿在作文中写道:“爸爸的梦想是开中国最好的火车,比飞机还要快的火车。我希望爸爸的火车像他的梦想一样,在绵延的钢轨上飞行。”这一细节赋予了纪录片叙事更多情感温度,展现出中国铁路发展对老百姓生活产生的巨大影响。这些细节和局部的具体书写,彰显出京津冀协同发展以人民为中心、以人为本的价值导向。

  三是在内容精到和表达创新的结合中增强表现力。《京津冀·瓣瓣同心》深耕内容,内蕴丰厚扎实,为作品的成功打下坚实基础。与此同时,全片在技术美学上也着力创新,强化内容呈现的艺术感染力。除了人物访谈等画面外,片中绝大部分镜头都进行快速剪接,运动镜头成为常态。这就使全片的叙事充满快节奏的运动感,构建起与快速发展的时代精神相契合的影像诗学。

  在这样一部有着政论片色彩的作品中,创作者也运用艺术手段营造诗意画面。如一组由田间农民、建设工地戴着安全帽的工人、实验室里穿着白大褂的科技人员组成的人物迎着光向前走,与三位攀登者登顶的身影交替出现,配合解说词,表达出十年京津冀协同发展过程中各行各业意气风发、勇毅前行的精神风貌,具有打动人心的艺术力量。

  《光明日报》(2024年04月24日 15版)

来源: 光明网
分享到:
关闭本页 【打印正文】
×

用户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