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文化纵横>文化评论>详细内容

泛舟赤壁越江流——历代“赤壁”题材美术作品图式探析

来源:光明网 发布时间:2024-04-25 14:00:14 浏览次数: 【字体:
  作者:杨振凯(鲁迅美术学院中国画学院副院长)

  自北宋文学家苏轼撰写《赤壁赋》后,“赤壁”题材美术创作便随之兴起。“赤壁图”主要以《前赤壁赋》《后赤壁赋》和《念奴娇·赤壁怀古》文本为基础,其早期创作呈现出图像与文本严格对应的艺术表现方式,具有典型的图式化特征,之后又在不断发展演变的过程中孕育出丰富的艺术面貌与审美内涵,成为画史上的经典题材。

泛舟赤壁越江流——历代“赤壁”题材美术作品图式探析

赤壁胜游图(中国画) 文徵明

  据文献记载,北宋中期至南宋初期,出于对苏轼的追慕与纪念,涌现出大量表现苏轼辞赋意境的“赤壁”题材美术作品。今天所能见到的较早的“赤壁图”为北宋乔仲常所绘水墨本《后赤壁赋图》,这也是极为接近苏轼辞赋文本的画例,展现出早期“赤壁图”的风格与图式特征。该作品依据《后赤壁赋》所述,分九段描绘了苏轼游赤壁的故事,每段以赋文相配,图文呼应、相得益彰。乔仲常在描绘苏轼等人物形象时,采用了“主大从小”的六朝传统图式以凸显叙事特征,使画面展现出古朴典雅的文人气韵。可以说,这一时期的“赤壁图”所呈现的艺术风貌已为该题材创作的文人属性奠定了基础。

泛舟赤壁越江流——历代“赤壁”题材美术作品图式探析

赤壁图(中国画) 李嵩

  南宋是“赤壁图”发展的高峰期,其诗意画属性在这一时期得到了淋漓尽致的体现。南宋马和之所绘设色本《后赤壁赋图》可称为“赤壁图”诗意画中极为精彩的一件。画面在章法布局上大胆取舍,以淡墨勾勒水纹与远山,表现出江河浩瀚、水天一色的视觉效果。同时,画家通过对山崖的塑造、崖下浪花的描绘以及舟上众多人物的表情刻画,凸显赤壁陡峭而雄浑的气势。这样的构图和布局方式,体现出马和之在创作中对于画面诗意的追求,在描摹自然景观的同时,注重对画面之外遐想空间的营造。其后,李嵩的设色本《赤壁图》则表现出更加浓重的时代特征与丰富的图式变化。该作品以小景山水表现赤壁之游,并采用南宋典型的边角构图,将舟楫、峭壁等主体元素放置于画面的边角位置,且只露山崖一隅,使水面面积进一步扩大,以营造一种空灵之美。李嵩将水作为重点描绘对象,以繁复而灵动的线条表现出水纹的交错与叠压,反映出画家对于画水理法的深度认知与把握。同时,“赤壁图”这一经典题材也与当时盛行的以“水”为主题的美术创作有着密切的联系,如马远的《十二水图》等,是南宋丰富的绘画题材间相互影响的生动体现。

泛舟赤壁越江流——历代“赤壁”题材美术作品图式探析

后赤壁赋图(中国画·局部) 乔仲常

  作为同时代的横向对比,金朝武元直所作水墨本《赤壁图》则体现出该题材图式在北方的发展。武元直的作品以山水画的形式表现了苏轼赤壁之游的主题,单一文本不再是决定画面内容的主要因素,而是强调“两赋一词”的共性特征。该作品以截取式构图展现赤壁的雄浑之景,苏轼等人的形象则作为点景人物置于山水之间,以简笔勾勒,模糊了人物身份特征。这样的图式使作品更好地体现出山水画的优势,充分诠释出《赤壁赋》的诗意审美内涵。

泛舟赤壁越江流——历代“赤壁”题材美术作品图式探析

赤壁图(中国画) 武元直

  两宋时期的“赤壁图”在表现内容、构图形式等方面各有侧重,没有形成统一的样式,而是基于不同画家对文本的理解和自身艺术特点进行创作,使得“赤壁图”形成百花齐放的创作面貌和丰富的诗意表达。

泛舟赤壁越江流——历代“赤壁”题材美术作品图式探析

赤壁图(中国画) 仇英

  时至明代,得益于诗意画的再次兴盛,以文人主导的苏州画坛将“赤壁”题材美术创作进一步推向高峰。在各种因素的合力作用下,明代中晚期的吴门画派画家进行了大量的“赤壁图”创作。作为吴门画派的重要代表,文徵明凭借其影响力推动了“赤壁图”经典图式的确立,其所作设色本《赤壁胜游图》便是典型画例。该作品由山石峭壁、江水及泛舟人物三部分组成。与宋代精细勾勒水纹、展现江水变化的表现方式不同,文徵明以大面积留白彰显江水的壮阔与平静,山石的刻画也更加简括。作为“赤壁图”核心元素的泛舟情景被置于画面中央,苏轼与二客被概括为三位文人形象。赤壁之游不再是观古战场的怀古伤今,而是文人寄情山水的诗意体现,“赤壁”题材美术创作亦不再以“两赋一词”作为唯一指向,而是与文人渔隐等传统山水题材相互融合。此后,其传派画家虽然在“赤壁图”的创作中对图像元素有所创新,但大多未对文徵明所创图式做过改变。这一经典图式的确立使“赤壁图”的创作发展走向定型,亦对后世画家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如对比明代仇英所作设色本《赤壁图》便可发现,在统一的图式下,一些画家不再将画面意境的营造、诗意的表达以及叙事性构建作为首要目标,转而关注如何在笔墨技巧层面进行创新,凸显个人笔墨风格成为明代中后期“赤壁图”创作的主要特征。

泛舟赤壁越江流——历代“赤壁”题材美术作品图式探析

后赤壁赋图(中国画) 马和之

  “一艇泛三人,多疑游赤壁。”经典图式的确立使“赤壁图”具有了鲜明的辨识度,明确的符号化特征有利于其广泛传播,但对于艺术的创新发展而言或为一种制约。明代,随着“赤壁图”诗意画的功能与特征日趋弱化,这一绘画题材也逐渐成为世人追慕宋代文人理想形象的载体。程式化的图式使创作主体更多地关注个人风格与笔墨技巧,而缺少其他层面的创新,“赤壁”题材美术创作在清代逐渐式微。

  “赤壁图”创作兴于宋,盛于明,时至今日,其留下的经典图像依然能够让我们遥想当年周瑜的酣战、苏轼的流连,沉浸在传统艺术的诗情画意之中。以“赤壁”题材为代表的传统中国画创作,充分体现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厚重与博大。诗意的中国画艺术经由历代画家的笔墨匠心传承至今,需要今天的我们继承与弘扬。如何从传统艺术的经典画题中汲取养分,如何在过往范式的基础之上创新形式,让中国画以崭新的面貌屹立于世界艺术之林,还有待于新一代美术工作者们的辛勤耕耘与不懈探索。

  《光明日报》(2024年04月21日 09版)

来源: 光明网
分享到:
关闭本页 【打印正文】
×

用户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