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昌林:理解和认识新质生产力的核心要义
中国社会科学院副院长王昌林表示,“发展新质生产力具有重要的理论与现实意义。”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科技创新成果丰硕,创新驱动发展成效显著。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指出,高质量发展需要新的生产力理论来指导,而新质生产力已经在实践中形成并展示出对高质量发展的强劲推动力、支撑力,需要我们从理论上进行总结、概括,用以指导新的发展实践。从现实需要看,我国正处在向高质量发展转变的关键时期,发展新质生产力是推动高质量发展的重要着力点。同时,面对全球产业链供应链格局加速演变带来的机遇和挑战,必须大力发展新制造、新服务、新业态,重塑中国参与国际产业分工与合作的新优势。
理解和认识新质生产力的核心要义,需要把握其重要特点。在王昌林看来,新质生产力的“新”的重要一点是创新驱动,相比较于传统生产力依赖劳动力、劳动资料、劳动对象的大量投入推动经济增长,由新质生产力推动的经济增长主要依靠劳动者的素质、技术进步、数据等投入驱动。“质”包括多重内涵,一是“质变”,新质生产力是原始创新和颠覆性创新不断发展带来的质的跃升;二是“质优”,新质生产力的培育要符合新发展理念,在发展的过程中避开环境污染与破坏、资源浪费、贫富两极分化等“发展陷阱”;三是“质效”,新质生产力能大幅提升全要素生产率,对经济社会发展有广泛深刻影响,推动经济发展质量变革、效率变革、动力变革。
王昌林指出,当前,人工智能、生命科学、新能源的研究不断取得重大突破,商业航天、深海深地、新材料等领域前沿技术也快速发展,一批新质生产力赛道正在形成。发展新质生产力正当其时、正当其势。这些变革在带来生产效率极大提高的同时,也会惠及普通人的生活,如人工智能、信息技术的发展会大幅提高人们沟通、交流、工作的便利性;生物技术的发展既可以为人类面临的健康问题提供新的治疗手段,大幅提高人们的健康质量和寿命,也能够应用于粮食生产,解决人们“吃饱”“吃好”的问题等等。传统产业面对新质生产力带来的变化则要立足自身优势积极转型,以数字化、智能化、绿色化等为抓手,从“生产产品”走向“打造品牌”,向价值链的高端跃升,让传统产业“老树发新芽”。
新质生产力的培育是复杂的系统工程,需要正确处理好自主创新与对外开放、政府与市场、供给与需求、传统与新兴、发展与安全的关系,但归根结底需要发挥人的作用。王昌林进一步表示,“我们要形成人才培养、激励与创新研究的良性循环机制。在教育阶段进行学生的创新素养和科学兴趣的培养。在人才激励方面,要完善激励机制,激发知识、技术等要素活力,让各类人才创新潜力、活力迸发。在科技研究环节要营造宽容失败的创新氛围,进一步厚植进行长周期、高价值、原创性、突破性研究的创新土壤。”(光明网记者李澍、实习生唐术乔采访整理)
【嘉宾简介】
王昌林,中国社会科学院副院长、党组成员,第十四届全国政协委员,兼任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博士生导师。1991年研究生毕业后到国家发改委工作,曾任国家发改委产业经济研究所所长、国家发改委宏观经济研究院院长。主要从事宏观经济和产业经济研究,在《求是》《人民日报》《经济日报》《光明日报》等刊物发表文章100余篇,著有《新发展格局——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我国重大技术发展战略与政策研究》等多部著作,曾多次获得国家发改委优秀成果奖励。
用户登录
还没有账号?
立即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