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苑】新时代 新方志 新使命‖杨杏芝
新时代 新方志 新使命
杨杏芝
内容提要:本文论述了习近平新时代、新方志担负新使命的具体内涵,提出了新时代修志完成新使命的一系列举措和建议。
关键词:新时代 新方志 新使命
当今时代,处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这一时代的方志称为新方志。新时代新方志担负着新使命。
一
新时代特点
所谓新时代,它具有两个最明显的特点。
第一个,新时代是进入实现中国式现代化的一个新的历史阶段。在这个历史阶段中,中国共产党更加强化对中华民族谋复兴和对实现中国式现代化的领导,并提出和带领中国人民实现共同富裕的奋斗目标。
第二个,新时代在实现中国式现代化中,创新运用和发展马克思主义。新时代的马克思主义,是中国式的马克思主义,它由马克思主义与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相互契合而来,它是两者互相成就,造就了一个有机统一的文化生命体。它让马克思主义成为中国的,中华优秀文化成为现代的。这样形成的新文化,就成为中国式现代化的文化形态。
新时代中国式的马克思主义,它是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同当代科技新发展相结合的马克思主义,是新时代马克思主义创新的伟大成果。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中国文化和中华文明,源远流长,博大精深。它具有突出的连续性、突出的创新性、突出的统一性、突出的包容性、突出的和平性,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这是探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必由之路。这两个“结合”打开了创新空间,让我们掌握了思想上的主动。尤其第二个“结合”更为重要,是又一次思想解放,让我们能够在更广阔的文化空间中,充分运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宝贵资源,探索面向未来的理论和制度创新。
在中国式马克思主义指引下,中国式现代化文化形态影响着全中国,出现了传统文化和方志热,出现了毛泽东思想回归热。这些“热”,形成了时代潮流,势不可挡。在这强大的时代潮流中,涌现了更多的当代新方志品种和新形式。方志事业的春天,在新时代已经真正到来。
这里要说明一下,毛泽东思想与传统文化的关系。
毛泽东思想是在中国革命和建设的实践中逐渐形成和发展的,是最符合中国发展道路的先进文化,它属于现代中国的传统文化。毛主席哲学思想,更是中国传统思想文化的重要内容。
毛泽东在政治思想、哲学思想、经济思想、文学艺术等诸多领域,都有前无古人的突出贡献。我们可以说,毛泽东思想是集中华文化精华之大成者。毛泽东继承、变革和发展了中国传统文化,给中国传统文化注入了灵魂,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综观古今,毛泽东是善于学习、研究、运用和驾驭传统文化的第一高手。正因为如此,他被世界人民列为世界级领袖伟人之首。
二
新方志记述内容
方志是记录时代、记录地情的载体。时代前进,进入一个新的历史时期,地情也跟随时代发生变化。方志记述的内容与形式也随之变化。
首先是新方志在记述地情方面的变化。
习近平新时代出现了这样几种新地情。
一是以中国式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引领中国革命和建设的新地情。这个新的中国式马克思主义,前面已说,是马克思主义与当今中国革命和建设的实际相结合,与中国传统文化相结合的马克思主义。这是习近平新时代地情内容最鲜明的特征。新方志不仅要以此为编修工作的指导思想,更要在新方志记述中突出地反映这一地情内容。
二是建设中国式现代化的新地情。
中国式现代化有许多具体内容和要求。中国式现代化正在中国大地上展开,每天都有许多新事物、新内容出现。新方志必须紧跟时代,将中国式现代化的新内容、新事物记录下来,载入史册。
三是在党的领导下,广大人民群众脱贫致富,走平等共建共富之路,过上美好生活的新地情。
在党的领导下,开展脱贫致富伟大工程,取得了历史性成就。新方志对这方面的内容以及人和事必须大书特书,为时代立言,为人民的新生活讴歌。
四是党领导人民开展为建设人类命运共同体而进行的伟大斗争的新地情。
这一伟大创举,是史无前例的,不仅关系到中国,也关系到世界。这一伟大创举,内容十分丰富和广泛,新方志记录这一伟大斗争,义不容辞,必须下力气、下功夫,记实记好。
新时代新方志,记录的新地情新内容是多方面的,这里仅举几点,足可说明新方志记录的新内容,与以往方志所记内容有极大的区别。
其次是新方志与以前方志相比,在品种和类目上发生了很大变化。
在品种上,新方志出现了许多新种类。如编修区志、街道志、乡镇志、社区志、居民小区志、村志等等。甚至延伸编修家庭志、个人志。如编修各类特色的专业名志,编修各类事件志等。可以说,新方志事事物物皆可以成志。笔者就编修过《广陵区志》《扬州儒商志》《八号楼群自管志》,都公开出版。个人还编写过《风云人生志》,参与过乡镇、街道和社区志多种志体编修。
在类目上,新方志变化更多。新时代出现许多新事物、新领域,传统方志的类目包容不了,就诞生了许多新类目。新事物不断出现,新方志的新类目也不断增加。如笔者编修的《扬州儒商志》《小区自管志》,设计的类目几乎都是新的,在传统志书中是找不到的。
与过去方志相比,新方志不仅设置很多新类目,而且对过去方志的类目也减少了很多。一些旧事物退出了历史舞台,旧类目也自然消失。
虽然过去方志的旧目,不少仍然在使用,但在层次上和前后位置排列上,也发生了变化。比如,有些类目原来是在一级类目“编”位置上的,随着事物的发展,有可能降到章或者节的位置上。有的类目过去是编排在前面的,现在可能退到了中间或后面,如此等等的变化,在新方志篇目设计中是常见的。主要是适应时代的变化和所记事物的兴衰起伏。
第三,新方志在成志的版式上,也多种多样,不断创新。比如从印制纸质图文志书,走向媒体志书,从光盘版本,走向音像版本等等。
总之,新方志随着时代前进,随着地情变化和科技发展前进,它正以崭新的面貌和方式,出现在人们眼前。新方志编纂的天地更加广阔,方志人作为也更能施展。
三
新方志使命
为弄清新方志新使命,首先要弄清新方志编修的目的和新的功能。
新方志编修的目的,是通过记述新时代新地情,担负起为时代立言、为百姓修史、为国显威、为党讴歌的新使命。
新方志的新功能,个人认为是在原有方志存史、资政、教化功能的基础上,增加一项“助推”的新功能,即方志文化可以助推各项事业的发展。当前情况下,尤其是助推新时代中国式马克思主义新发展。本文前面已说,新时代中国式马克思主义,是由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国传统文化、与中国具体实际、与科技新发展相结合构成的。这就说明,中国传统文化是当今中国式马克思主义构成的来源之一。也说明传统文化有着“助推”中国式马克思主义形成之功。而方志是最有权威、内容最为广博的传统文化。当今,毛泽东思想热正在日益高涨。毛泽东思想也是近现代中国传统文化,毛泽东思想不仅是当今中国式马克思主义重要内容之一,也是近现代中国传统文化的核心,它助推着中国式马克思主义构成和发展。
根据新方志编修的目的和发挥新的功能,新方志编修者应当担负起新使命。新使命主要体现在以下几点。
(一)切实担负起记述新地情,为时代立言、为百姓修史,为国扬威,为党讴歌的光荣责任。
为时代立言,就要重点记述习近平新时代出现的新情况、新事件、新人物、新业绩,特别是要记述标志性的新情况、新事件、新人物,以便为新时代留下足迹和感受,为国家留下威严,为党的英明伟大留下赞歌。
(二)要当好人民史官,充分认识和体现历史是人民创造的。在修志工作中,要最大限度地组织动员人民群众参与,使人民群众成为修志的主人和主体。人民群众参与越广泛,修志资料越丰富越真实,语言文字也越生动越活泼,读志用志也更广阔。修志工作中的困难也越易解决。
(三)要遵循人民方志人民写的原则,创新修志队伍。人民创造历史,应当把历史创造者与编写者、宣传使用者结合起来,统一起来,走出人民修志的新道路。笔者在扬州搞过儒商工作,以此为内容,修过《扬州儒商志》,搞过社区工作,以此为内容,修过《武庄小区自管志》,都取得不错的效果。个人认为,凡是经历过重要事件的人,都可以成为修志工作者,都可以修出自己经历过的事件新志书。
(四)习近平同志对中国考古学界曾提出过要求,指出要建立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的考古学。个人认为,这个要求也可以作为方志人创新方志质量的新要求。
建设中国特色的新方志,笔者认为,在中国文化中,地方志自成一体,独树一帜,具有独特的魅力,成为中华民族特有的文化基因。它历史悠久,是中国文化的优势之一。新中国两轮修志,继承和发展了这种特色,将志书的种类形式创新发展,使之适合于新时代内容的记述和对各方面事物的反映。它记载的内容纵贯古今、横陈百科,有助于重点展示中国历史底蕴的深厚、各民族多元一体、文化多样、和谐文明大国形象,负责任大国形象,社会主义国家大国形象。
建设中国风格的地方志,笔者认为,中国地方志编纂的组织形式与体例形式,就是中国新方志的中国风格。这种风格基本原则,就是在党委领导下,依法治志、政府修志,实施“一纳入,八到位”,以专业为主,专家与群众参与相结合。编纂形式为记述地情服务,并不断创新发展。
建设中国气派的新方志,笔者认为,中国地方志具有非常大气的中国文化气派。不仅历史长、数千年来从未中断过,数量也很庞大,种类繁多,内涵丰富,而且记载传承信史,真实可用。在历史长河中,在中国内外文化交流中,影响较大,这是中国地方志中国气派的重要体现。
建设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新方志,任务艰巨,使命光荣。这是方志人和方志工作者为实现中国梦而承担的使命,是整个中国梦的一个部分,是一项具体的实践。
创新方志质量,就是要胸怀壮志,脚踏实地的做好修志编纂工作,将习近平总书记对考古工作的要求,转化为对编修新方志的要求,并编修出符合习总书记要求的新方志。
(五)要将新方志向纵横拓展,成为一项有益于全人类的文化事业。
新方志不仅要进入平常百姓家,还应走向更广阔的世界,成为向外宣传今日之中国的最大窗口,力争为人类共富的命运共同体提供一份中国方案。新方志向下拓展,可以到村、社区和居民小区,可以到企业、学校,到个人和集体的口述史。笔者相信,一个人人参与修史编志的史志春天即将到来,普通百姓将会在方志天地里找到自己的芳华。
方志横向拓展,可以将古今中国的方志文化,通过交流,推向世界。
(六)要充分展现新时代新方志的特色,创新构架新方志的新纲目。
新纲目要突出传统文化和毛泽东思想在方志记述中的地位。在新方志的篇目中,传统文化内容,已分列在相关纲目中记述。但基本上是分散式的记述,缺少宏观集中记述。笔者认为,应在一级类目中单设传统文化,将本地传统文化,从总体上记述来龙去脉,如它是怎么体现本地人民的智慧,它在本地中国式马克思主义形成中的地位作用,它创造性转型和创新性发展的典型例证等等。
新时代毛泽东和毛泽东思想热,已成为中国和世界不可抗拒的潮流。毛泽东同志诞辰130周年纪念座谈会上,习近平总书记对毛泽东同志历史功绩作了新的概括,比之过去有了新的提升。新方志在一级类目中,应单设毛泽东和毛泽东思想新纲目,记述本地人民对毛泽东的爱戴、保护和重大纪念活动,记述毛泽东思想在本地运用和指导作用,记述学习毛泽东思想的先进人物和先进事迹。
为完成新方志新使命,就要有新任务、硬举措,确保新使命实现。
笔者认为,硬举措至少有以下三项。
一是必须进一步把依法依规修志作为完成新使命的一项硬任务落实下去。尤其是“一纳入、八到位”,要真正保证“纳入”和“到位”。
据笔者了解,在这方面问题还不少,与修志法规要求差距很大,主要是“一本书主义”思想和单纯的修志任务观点作怪。
有些单位,修志机构、经费、工作开展,都围绕一本书进行。方志办设为临时机构,一本书完成了,修志工作就结束,临时机构就撤销,或降格与其他机构合并,名存实亡,修志人员解散,经费取消。这种现象出现,说明“一纳入,八到位”根本没有做到。这项工作做不到,何谈担当新使命。
还有就是修志目的不明确,修志工作虎头蛇尾。比如有一个区,区志修成出版,印制了数千册,没有举行发行会,也未开展发行工作。几年过去了,印好的志书还放在仓库里睡觉,仅仅向领导和有关方面赠送了一些书。读志用志更谈不上。这样修志,造成很大浪费,令人心寒。
二是必须把修志列入政府常态化工作,由政府主抓修志,政府保证修志条件,政府带头用志,开展读志用志活动。这也是依法依规修志所要求的。落实政府修志,这应当是一项硬任务,也是新任务。
三是必须在读志用志上下功夫,求突破,达到新水平。
志书不用等于白修。要开展读志用志专题研究,将其作为修志工作的重点来抓。问题是要有抓手。比如,将大部头志书转换为若干事件读品,比如培养不同类型读志用志典型,比如编写读志用志实例和宣传手册,开展志书读用知识竞赛等,这些都是可行之举。
新举措当然还有许多内容,笔者认为,当前最要紧的是抓落实,尤其是抓组织落实,要落实修志机构和修志人员,建议党委政府和修志部门在抓落实方面能有一个大的改观,这样才能保证把新的修志任务完成好。
来源:公众史学
作者:杨杏芝 (扬州市广陵区地方志办公室)
用户登录
还没有账号?
立即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