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文化纵横>文化评论>详细内容

【论坛】三线建设决策过程中形成的六个认识

来源:三线视点 发布时间:2024-02-18 15:45:51 浏览次数: 【字体:

三线建设决策过程中

形成的六个认识

在三线建设决策形成和完善的过程中,从有关文献可以看到,中共中央尤其是毛泽东,对三线建设乃至我国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认识,主要有以下六个方面:

一、在三线建设思路的形成过程中,伴随着对旧有的计划管理体制的变革

1964年8月20日,陈伯达把一份关于计划工作的谈话记录转给国家计委主任李富春,后又送毛泽东参阅。毛泽东当即批示印发参加中央工作会议的同志,并指出“看来伯达同志的建议是可行的”,要求必须在今明两年内改变计划工作方法。陈伯达建议的主要内容是:在工业中采用新技术是一个伟大的工业革命,必须从全局着想,抓住要点;在财政制度上,要重视对老企业改造的投资,老企业改造花钱少、收效快、作用大,不可忽视;为搞好第三线建设,必须同时注意第一、二线原有企业的技术改造,以更好地加快第三线的建设,所以在搞好第三线的同时,也要考虑搞好一、二线;改变拖拖沓沓的作风,改变苏联在工业上的一套不合理的规章制度,以便于打开我们自己的多快好省地发展社会主义工业的道路。

这些意见,得到毛泽东的赞许和支持,并作为中央533号文件下发,基本上反映了毛泽东对旧的计划管理体制不满的思想。此后不久,毛泽东亲自物色人选,调余秋里等同志组成“小计委”,具体负责编制第三个五年计划和长期规划,致力于研究战略问题。这是毛泽东为改变我国计划管理体制所作的一种尝试。

二、三线建设要把备战和长期规划结合起来

三线建设的决策,主要是针对战争的危险而作出并大规模展开的。但是,在当时的中央决策层中,并不是认为战争就一定能打起来,而是从最坏的考虑出发的,爆发战争是我们最坏的准备。同时,对战争打不起来的估计也很充分,毛泽东、周恩来、刘少奇等都对此有过论述。他们认为,“敌人可能来,也可能不来,来了我们就诱敌深入,然后歼灭之;不来,则我们继续搞长远建设,“你搞你的,我搞我的。”

周恩来则更直接地阐述了备战和长远规划的关系。1965年3月13日,在听取赵尔陆汇报小三线建设时,周恩来指出:搞小三线,要看到长远规划,15年要全国搞成一个独立完整的经济体系,要有相当的地区经济的发展。4月12日,在中央政治局第125次扩大会议上,周恩来讲:“我们现在一方面备战,一方面还要长期规划,要备战和长期结合。当然,这两个东西如果发生矛盾,要先照顾备战,但是长期总不能取消,要相互结合。你不打,我东西生产一点,总是有用。另一方面,长期还要继续进行。所以,像包钢、武钢、太钢这样的新项目,还有像德阳的重型机械,过去布置也不够,现在也要把它加快。”眼前和长远的关系,历来是应该十分重视的,应该处理好。三线建设的实践证明,这方面我们坚持得比较好,成绩是显著的。

三、三线建设是综合性开发

1965年1月23、24日,毛泽东在中央的一次会议上谈到了三线建设。他说:三线只修铁路,只规划煤、钢?应当是机械、化工、军工什么都有才好。还有煤气,四川哪个地方就没有石油?计划一下,可能成功,也可能不成功。我们把钢铁、国防、机械、化工、石油、铁路都搞起来了,那时打起仗来就不怕了。他还说:西南搞不搞汽车厂?一定要搞个汽车厂。

事实上,在1964年10月中央批准的《1965年计划纲要(草案)》中,就已指出:“要在纵深地区建立起一个工农业结合的、为国防和农业服务的比较完整的战略后方工业基地。”这里就已明确了三线建设的综合性。1965年4月14日,中央批准的《1965年工业交通工作要点》又提出:“加强三线建设,尽快在内地建立一个体系完备、技术先进的后方战略基地。”

作为一个重大的战略决策,不难看出,中共中央和毛泽东除了备战的因素外,更重要的是把三线建设当作整个国民经济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从整个战略布局考虑的。正如毛泽东所说:两个阵地,三线是一个阵地,一、二线是个阵地,以一、二线的生产来支援三线建设,也就是沿海工业支持内地工业,使内地工业逐步赶上沿海工业的发展水平。这对于改变我国旧有的不合理的工业布局、促进内地经济的全面发展是有巨大影响的。

四、小三线建设也是一个长远的战略性大问题

1964年10月18日,广东省委向中央作了关于国防工业和三线备战工作的请示报告。报告对本省贯彻备战工作和自己的三线建设做了具体的安排。毛泽东看了很高兴,当即批示要求转发第一、二线各省,要求他们也提出各自的报告。他还充满信心地写道:“无非是增加一批建设费,全国大约需15亿左右,分两三年支付,可以解决一个长远的战略性的大问题。现在不为,后悔无及。”10月29日,周恩来、罗瑞卿写成《关于一二两线各省、市、区建设自己后方和备战工作的报告》,连同广东省委报告及毛泽东的批示一同下发,这就是《中央关于加强一、二线的后方建设和备战工作的指示》。

在稍后的1965年1月24日,毛泽东又谈:各省的三线建设要注意搞。兵工厂搞起来,地方军搞起来,五年,每年才六亿,军队同志就放心了。过去只有正规军,没有民兵……重庆造的子弹,怎么能运到上海?设想如果出现了像日本占领时候的情况,到处被占领了,你没两手怎么成?军械、武器不但运输有困难,数量也不够。重新强调了小三线建设的重要性。

小三线建设,作为整个备战工作和战略布局的重要组成部分,与大三线建设一样,在全国各地纷纷上马,起到了一定的备战作用。但是,由于项目上马过快,很多国防工业、军工企业又迅速靠山、进洞、分散开来,也浪费了一些资金。

五、三线建设即使慢一点,也一定要搞成

这个时期,毛泽东思考问题的焦点就是三线建设。在杭州听取余秋里汇报时,毛泽东多次提到:三线建设问题,是我讲迟了,早讲几年就好了,现在后悔也没用。三线建设也要准备两手,一个是搞起来,一个是搞不起来。搞不起来,也没有什么了不起,无非是时间拖长一点,不是三年五年,五年搞不成,十年、八年搞成。鉴于过去的经验是欲速则不达,还不如小一点,慢一点,能达到。

仗打不起来,三线建设是不是浪费?毛泽东考虑过这个问题。1965年11月12日在过天津时,毛泽东与林铁等谈话时问:“大三线建设、小三线建设,会不会是浪费?会不会化为水?”众人答:“不会的,就是敌人不来,从经济建设上说,也是有用的。”毛泽东表示满意。次日,在济南与当地负责人谈话时,毛泽东又明确地说:“要争取快一点把后方建设起来,三五年内要把这件事情搞好。后方建设起来,敌人如果不来,也没有什么浪费。粮食储存一些有好处,反正要吃的。棉布存一点也有好处,反正要穿的。枪炮子弹如果用不着,就只好当废铁了。打洞,不过用了点劳动力。”从这里可以看到,毛泽东是从更长远的战略高度来看待三线建设的。

六、三线建设要始终贯穿为人民的思想

在一次谈话中,毛泽东也谈到了他的担心。1965年6月26日,在同汪东兴谈话时,他说:“早就讲要他们注意三线问题,但没有大注意。这次一来就是一千多亿,这样老百姓怎么得了?”

1965年3月,周恩来在听取赵尔陆汇报时讲,在考虑军工企业选址时,一定要想到群众,工厂要和农民群众打成一片,要便利群众。今后建设中,一定要加“便利群众”这一条。6月16日,毛泽东在杭州听取汇报时更着重指出:对老百姓不能搞得太紧张,把老百姓搞翻了不行,这是个原则问题。总之,第一是老百姓,不要丧失民心;第二是打仗,第三是灾荒,计划要考虑这三个因素。毛泽东把“为人民”放在了第一的位置上。11月13日,周恩来在全国计划会议上又说:一切建设是为人民,为人民生活的改善,不仅为中国人民,还为世界人民。

这种思想非常可贵。虽然不再是以解决人民的“吃穿用”为一切工作的中心了,但始终把便利群众、把不丧失民心作为三线建设的一条重要原则,既体现了共产党全心全意为人民谋利益的宗旨,也是三线建设得到人民的支持、并得以很快大规模开展起来的原因之一。

三线建设的实施过程,大致可分为两个阶段。一是“三五”期间,即1966到1970年,共投入资金560多亿元,重在打基础,主要用于成昆、滇黔、川黔三条铁路,攀枝花、酒泉钢铁厂和重庆工业基地的建设上。第二阶段是“四五”、“五五”期间,即1971到1980年,共投资1492亿元,占同期全国基建总投资的36.4%;共安排建设项目1100多个,大部分项目形成了生产能力,使三线地区基本上成为部门齐全、工农业逐步协调发展的战略大后方。

来源:三线视点

来源: 三线视点
终审:唐志昂
分享到:
关闭本页 【打印正文】
×

用户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