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评析】博物馆里过大年 感受别样年味
作者:王 丹
今年春节期间,不少博物馆不仅不打烊,还推出延时服务。据媒体报道,中国美术馆、中国考古博物馆、国家典籍博物馆等除夕不打烊,在整个春节假期开放。杭州的市属国有博物馆将延时开放,让社会公众有更多时间和机会来博物馆过大年。
多家博物馆拿出看家本领,不仅开设了应景的“龙主题”专题展览,还精心准备了跨年网红大展、精品系列展等,充分满足不同群体的看展需求。各式文创周边也不断“上新”,从日历、书签等传统品类到美食等新尝试,吊足了人们的胃口。汉服秀、公众考古、馆长导赏、“寻龙打卡”……多种新玩法下,博物馆俨然成为多元丰富的“文化综合体”。
文博院所向民众发出盛情的文化邀约,不少人也选择欣然赴约。在不少人的春节假期行程单上,“逛博物馆”已是必选项。或携家带口,或与好友结伴,来博物馆感受别样年味,已成为公众尤其是年轻群体的过年新选择。“博物馆里过大年”,早已不是一句口号,而是成为一项新年俗。
春节是中华民族最重要的传统节日,也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传承载体。在这个特别的节日里,无论是线下观展还是线上云游,在博物馆提供的这个文化空间中,聆听历史的回音,感受文化的魅力,对话多彩的文明,收获美感体验和智慧启迪,赋予过年新的仪式感,这种意蕴和趣味为春节注入新的内涵。
“博物馆里过大年”成新年俗,背后是旺盛的文化需求,折射出经济社会的发展变化。随着经济社会不断发展,人们生活水平持续提高,精神文化方面的需求日益强烈,节日休闲理念和方式也不断改变。传统年俗中不少与吃穿有关,而如今的逛博物馆、看贺岁电影、听音乐会等新潮流,无一不指向文化体验。
这也与近年来文博院所的“转身”“升级”不无关系。相信不少人都有这样深切的感受:更多博物馆“零门槛”开放且服务不断升级,策展理念的更新带来更好的观展体验,文创产品的开发和更多元的文博IP开发持续带给人们惊喜。博物馆变得亲和而可及,文物变得鲜活而有趣,它们日益走入人们的日常生活,成为一种生活方式。持续升温的“文博热”背后,是不容小觑的文化消费活力,也是绵长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力量。
今年春节,文博院所将迎来又一个参观高峰。对于可能出现的人流高峰,博物馆等相关机构有必要做好各种应急预案,顺畅看展渠道,做好安全等各项保障,以更加精细化的服务让人们安心乐享文化大餐。由此开启的新一年征程,还需顺应公众文化消费升级趋势,更好统筹文博资源,精心打造文化产品和服务,更好满足人们对精神文化生活的需求,让传统文化更具生命力和吸引力,让人们的生活更加丰富多彩。
《光明日报》(2024年02月08日 02版)
用户登录
还没有账号?
立即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