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文化纵横>文化评论>详细内容

【书评】无法抵达的内在张力——读陈冠先长篇小说《知风》‖贾海

发布时间:2023-12-20 10:33:18 浏览次数: 【字体:

无法抵达的内在张力

读陈冠先长篇小说《知风》

贾 海

我与冠先兄是多年的朋友。初识冠先兄是在2016年金秋的嘉陵区作协会上,我与他同座。当时,我只知他忙于经商,也爱好文学。在这几年间,冠先兄为我们呈现了近十部红色题材的长篇小说。冠先兄对文学的执着和坚守令我钦佩至极,称其为儒商一点也不过分。为了写红色小说,冠先兄时常去乡下和文史馆探访和考证,没有少吃闭门羹,但他依然故我,创作不断,这更难能可贵,令我敬仰。

今得到冠先兄16万字的长篇小该《知风》,我更是爱不释手,不忍掩卷。乍一看书名,不知何意。待读完这本书后,方知“知风”乃主人公黄正彦的代号,也就是当时地下工作者的代号,以《知风》为书名新颖别致,引人入胜,可见冠先兄巧妙的构思。

《知风》一书从内容和语言上对传统的谍战题材的小说有所突破,可以说,当下很多此类小说是无法抵达的。

该书16万字,以叙事为主,着意写人,主要写主人公地下党人黄正彦在益川城的革命工作,突出了其机智勇敢、沉稳干练、敢于牺牲、无私忘我的革命精神。黄正彦对师长成向杰的策反,对特务科科长林凡介的枪决,仞山一战的前前后后等都体现了黄正彦的鲜活的人物风采。成向杰作为师长,思想进步,对当时的北燕政府腐败无能的反感,对红星革命组织以及黄正彦的包容和宽容,但又惧怕革命,举棋不定,跃然纸上。黄正彦对特务科科长林凡介更是深恶痛绝,终将其枪决,可见,黄正彦是爱憎分明的。仞山一战,足见黄正彦是足智多谋的儒将,他在欧洲的艰苦训练没白费,使他在地下工作中得心应手。

该书还叙写了黄正彦与两个女子的情感纠葛,缠绵悱恻。满书芸是受过传统教育的年轻女子,她被年轻英俊的黄正彦所吸引并深爱着。军人的责任就是牺牲。黄正彦怕她卷入战火,怕她遭受不幸和苦难,没有答应,没有接受她的爱意,后经过几件刻骨铭心的事后,两人才走到一起。水一萍也对黄正彦满怀爱意,这种爱慕缘于工作中自然形成,更重要的是黄正彦的人格魅力深深地影响着她。黄正彦没有娶水一萍为妻,是因为他内心有了满书芸。黄正彦对爱情的忠贞和专一,那种责任和担当,令读者钦佩,他已成为多少女子的梦中的铁血儿郎。作为特工的黄正彦也是俗人凡胎,但他的这种恋爱观婚姻观是高尚的,今天看来也是为世人称道的。

该书的语言也颇具特色,体现了人物的个性。书中对话很多,推动了故事情节,刻画了人物。比如:“哦,那黄主任您呢?”“政府公费。”“哎哟,原来主任是真的大才子呀,了不起,文武双全。”这段对话既交代了黄正彦的身份,又暗示了黄正彦受过正规训练,为下文写黄正彦在战争中的英勇智慧作铺垫。

不惜笔墨的心理描写也是该书的一大亮点。如“此时的满书芸,自从那天黄正彦突然离别,往日欢欢喜喜的她一下子少了精神。她虽和黄正彦接触不多,但如今他们的身份尽人皆知,不管黄正彦的真实内心如何,他就已经是她的男人,她的未来,她的一切”。这样的心理描写,刻画了满书芸对黄正序的爱之深,情之切。作者创造了一种激烈情绪转折和神经颤动的心理描写艺术。

生动形象的景物描写,也是该书不容忽视的。如:“那扇被枪打坏的门,已经被人换掉,屋内也收拾得干干净净。只是被打坏的墙,还没来得及修补,像一张长满豆子的脸。家具,只有衣柜受创,其他都是原先的样子。”此处景物描写,突出了枪战后屋内的静谧,烘托了先前枪战的惨烈,富有张力,在平淡中见奇功。书中的矛盾冲突也尖锐,错综复杂。比如主人公黄正彦与师长成向杰的矛盾,与参谋长丁梓森的矛盾,特务与特务之间的矛盾等等,这些矛盾冲突丰富了故事情节,有力地推动了故事向前发展,使故事高潮迭起,使读者读后心情久久不能平静。小说里叙述与分析语言的交融,实际上是主、客体生命的交融,具有强烈的主观战斗精神。小说的表现形式也具有鲜明的英雄传奇特色,小说具有语言的、形式的民间性和大众化的特色。

那些战争实景、实况的文字,值得细细体味、想象,作者着意追求谍战文学叙述的内在张力,体现出作者创作的复杂性与丰富性。

在小说最后的描述中,黄正彦离开上海,踏上新的革命征程才只是开始,黄正彦的人生选择和心灵探寻,还有更长更艰难的路要走。

终审:罗一洋
分享到:
关闭本页 【打印正文】
×

用户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