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主体性的价值维度
习近平总书记在文化传承发展座谈会上指出:“任何文化要立得住、行得远,要有引领力、凝聚力、塑造力、辐射力,就必须有自己的主体性。中国共产党历来重视文化,新时代我们在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的基础上增加了文化自信。文化自信就来自我们的文化主体性。”文化是一个国家文明形态独特生命力和创造力的重要源泉。文化主体性是一个国家在发展过程中表现出来的具有自主性、能动性、对象性的独特价值理念的存在状态,也是一个国家区别于其他国家所具有的鲜明文化特质和价值标识。文化主体性是文化自信的根本依托,是一个民族的文化和民族精神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的基本条件,是一个国家中的民众相互认同的坚实文化基础,是一个国家的政治、经济、文化能够形成影响力的根本前提,是一个国家在世界文化的大花园中绽放自身文化特色的核心要素。因此,文化主体性是在国家发展过程中形成强大的文化引领力、凝聚力、塑造力和辐射力的重要力量源泉。
文化主体性的导向性:文化的引领力之源
中华文明在人类文明的发展中具有连续性、创新性、统一性、包容性、和平性的突出特性。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作为中华文明的智慧结晶和精华所在,在同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结合中形成的文化主体性,能够在当代文化发展中发挥重要的思想引领和价值引领功能,既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提供不竭的精神动力,也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重要的智慧支持。
中华文化的主体性源于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所形成的对中华文化和中国精神的自我认知和自我确证,是将马克思主义的核心价值理念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价值观念相互融合后,形成的对于自然、社会和个人的总体性认知,也是将中华民族的文化传统和中华民族现代文明相互融通后形成的主体性的存在价值。经过“结合”所形成的中华文化的主体性,能够破解“古今中西”的文化难题,引领着中国式现代化和人类文明新形态的发展。
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历史进程中,文化引领的作用至关重要。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全面发展、全面进步的伟大事业,没有社会主义文化繁荣发展,就没有社会主义现代化。”习近平文化思想是在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伟大实践中形成并不断丰富发展的,是新时代党领导文化建设实践经验的理论总结。当一个国家有了具有引领性的文化思想,就标志着这个国家的文化主体性已经在理论和实践中得到自我确证,也标志着中华文化的思想引领和价值引领具有确定的目标导向和实践策略,能够在中国式现代化建设中引领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社会文明、生态文明协调发展。
文化主体性的向心力:文化的凝聚力之源
任何一个国家的文化主体性形成后,必然相应形成文化的向心力。文化向心力类似于一个同心圆,无论这个国家的构成多么复杂,区域多么宽广,其内在核心的文化思想都必然具有强大的生命力和凝聚力,能够将整个国家的文化成果凝聚成一个文化共同体,从而让全体民众牢固树立共同体意识,为民族国家的发展提供持续的思想动力。当一个国家的文化主体性形成,必然产生文化的磁场效应,凸显出强大的向心力和凝聚力,使人们对国家形成高度的文化认同与价值认同,并将这种文化认同和价值认同传导到不同的区域和群体,从而使国家文化软实力得以全面提升,进而迸发出更为磅礴的思想文化力量,使亿万人民的内心世界和实践行为聚焦国家发展大计。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有了文化主体性,就有了文化意义上坚定的自我,文化自信就有了根本依托,中国共产党就有了引领时代的强大文化力量,中华民族和中国人民就有了国家认同的坚实文化基础,中华文明就有了和世界其他文明交流互鉴的鲜明文化特性。”文化主体性是文化认同、价值认同与国家认同的坚实基础,它能够让人民对本民族本国家的发展理念形成深度认同,能够将亿万民众通过文化认同的方式连接在一起,成为一个具有深厚文化思想底蕴的共同体。通过“两个结合”建立起来的文化主体性成为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同步发展的黏合剂,为中国共产党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深厚的精神文化滋养。
文化主体性的创造性:文化的塑造力之源
文化的本质是“人化”,是对于人的塑造与培养。“文化”对于一个国家的发展,不仅具有凝聚力和向心力的功能,更具有塑造力和创造力的价值。文化能够塑造一个民族的精神气质和文化特征,也能够塑造一个群体的共同思想旨趣与精神追求,同时文化也能够创造新的文明形态和社会形态,还能够创造新的文化精神和文化成果。文化的塑造力和创造力从本质上就源于文化的主体性,源于文化主体自身具有的多向度的精神文明创造能力和文明形态的创新能力。因为有了文化主体性,中国才能够形成文化塑造力的根基,才能够对人类创造的一切优秀文明成果进行学习借鉴,通过古为今用、洋为中用的方式,创造具有继往开来、守正创新特质的人类文明新形态。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经过长期努力,我们比以往任何一个时代都更有条件破解‘古今中西之争’,也比以往任何一个时代都更迫切需要一批熔铸古今、汇通中西的文化成果”。中华民族现代文明的发展,就是要用中华文化的主体性来塑造现代文明形态,使“明体达用、体用贯通”成为中华文化塑造力和创造力的重要体现。在“古今中西”文化相互交融的时代,要凸显中华精神和中华文化的主体地位,就需要更深入地理解文化的“主体性”和“客体性”及“对象性”的关系,真正在中华文化主体性的发展中体现中西文化的互鉴性,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革命文化、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交融中体现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创造性。中华文化的主体性和创造性是文化塑造力的根本源泉,使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有了前提和依托,使中国式现代化道路有了根本性的文化支撑。
文化主体性的包容性:文化的辐射力之源
文化的传播不是通过简单的线性传播方式,而是通过文化思想的同频共振和文化成果的相互交流,进而形成一种辐射效应。正因为是辐射性的传播方式,所以文化主体性在文化思想和文化成果的传播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在文化传播过程中,文化主体性表现为文化价值主体性和文化认知主体性。在文化价值主体性方面,中华文化有独特的宇宙观、天下观、社会观、道德观等,这些独特的价值观念构成中华文化的主体轴心层,使中华文化的发展与传播总是将自身的主体性价值观念通过不同方式传播至世界各个民族。从文化认知主体性来说,无论是中华文化对亚洲各民族国家文化认知的根本性影响,还是与欧洲各国文化思想的交流互鉴,都表明中华文化在确立自身文化主体性的基础上,对其他民族国家的文化发展具有很强的辐射力和影响力。从根本而言,这种文化辐射力既是中华文化主体性的体现,也是中华文化包容性的体现。海纳百川,有容乃大。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交流互鉴是文明发展的本质要求。只有同其他文明交流互鉴、取长补短,才能保持旺盛生命活力。”因此,新时代中华文化的主体性,就是要在不同文化交流互鉴中形成中华民族现代文明和人类文明新形态的基本特质,同时通过文化的交流和传播在国际上展现真实、立体、全面的中国,让世界上更多的人理解中国思想、中国文化和中国价值。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这个重大命题本身就决定,我们决不能抛弃马克思主义这个魂脉,决不能抛弃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这个根脉。坚守好这个魂和根,是理论创新的基础和前提。”因此,巩固文化主体性就要坚守好魂脉和根脉,就要进一步促进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进一步增强中华文化的引领力、凝聚力、塑造力和辐射力,通过文化自信、历史自信和价值观自信实现精神上的独立自主。要积极发扬历史主动精神,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弘扬革命文化,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巩固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不断提升国家文化软实力和中华文化影响力。
《光明日报》(2023年11月20日 15版)
用户登录
还没有账号?
立即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