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文化纵横>文化评论>详细内容

山西:文化“守得好”,更要“活起来”

来源:光明网-光明文化 发布时间:2023-10-13 14:00:03 浏览次数: 【字体:
  【地方做法】

  光明日报记者 李建斌

  刚刚过去的中秋国庆假期,山西各文化场馆、文旅景区推出的非遗体验、文化展示等活动,为本就火爆的旅游市场注入了新动能:大同博物馆举办的中秋夜宴,组织游客做鱼灯、画纸扇、拓玉兔、学点茶;临汾博物馆推出了“写中国”诗歌朗诵、剪纸、平阳木版年画拓印等体验活动;吕梁市交城县举办了非遗活态传承系列活动,游客可以体验制作云香、玉雕、剪纸、拓印、刺绣、堆绫等;晋城市皇城相府景区的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盛世八音响彻古堡,每天加演5场,游客拍手叫好……

  山西拥有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不仅数量繁多、特色鲜明,且存续状态良好。据统计,山西国家级非遗数量位居全国第三,现有182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和149名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

  山西加强非遗传承指导,常态化开展传习活动,丰富非遗展示平台,将非遗保护责任单位下沉至乡镇、街道、社区和村庄,着力探索非遗保护的社区权益。如今,在太原小店区刘家堡非遗小镇、长治市平顺县石城镇白杨坡村、皇城相府景区、大阳古镇景区等的实践已初步形成了非遗与古城镇、传统村落和旅游景区良性互动的成功模式。

  山西的地上文物总量居全国首位,古建筑遗存丰富。为了做好文物和文化遗产保护工作,山西按照“保护第一、加强管理、挖掘价值、有效利用、让文物活起来”的文物工作方针,着力构建文物科技创新、人才队伍建设、文物价值传播、文物安全责任、政策制度保障五大支撑体系。

  2017年起,山西在基层文物保护部门探索实践的基础上,率先推出“文明守望工程”,在不改变文物所有权的前提下,鼓励和引导社会组织、企业或个人通过出资修缮、认养等方式,参与市县级文物保护单位和其他不可移动文物的保护利用。经过6年探索,山西已有420余处文物得到认养,全社会参与文物保护和利用的意识不断增强,共保共享的合力正在形成。

  在文化的保护、传承与利用中,基层文博人才培育工作不可或缺。2022年5月,山西省文物局等五部门联合印发《文物全科人才免费定向培养实施办法》,计划在5年内通过高考面向全省117个县(市、区)免费定向培养600名文物全科人才,委托山西大学培养。山西大学考古学(文物全科)本科专业由此而生,越来越多的年轻力量接过文化保护传承的重担,基层文保后继有人。

  文物“守得住”,更要“活起来”。山西省文物局以“开放”和“共享”为抓手,整合全省馆藏和社会文物资源,开展联展巡展活动;全国文物系统首家先进计算中心落户云冈研究院,三维激光扫描、3D打印技术等赋予了文物保护利用更多的可能;国保单位对外开放率超过40%;年办展数量增加到700余个,各类社会教育活动增加到5000余场次,年均参观人数2000余万人次……优秀传统文化的魅力在大众参与中被赋予了全新生命力。

  《光明日报》(2023年10月09日 04版)

分享到:
关闭本页 【打印正文】
×

用户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