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文化纵横>文化评论>详细内容

【书评】真情暖心 故土难忘——评杨光英散文集《像溪水那样行走》‖税丕均

作者:税丕均 来源:四川省地方志工作办公室 发布时间:2023-06-27 10:52:28 浏览次数: 【字体:

真情暖心 故土难忘

评杨光英散文集《像溪水那样行走》

税丕均

杨光英散文集《像溪水那样行走》里的每篇文章,都是作者心灵深处流出的清清泉水。这些泉水,有的从山间的花丛中流出,带着浓浓的芳香;有的从田园里涌来,带着泥土的芬芳;有的从校园的角落里淌出,带着淡淡的墨色和书香;有的从高山深谷里喷出,带着大山的清凉……

《像溪水那样行走》杨光英 著 百花文艺出版社出版

散文集的五个部分,汇成一条流动的小溪,缓缓流进读者的心田。最让我感动的是第二三部分。

人间真情 温暖心房

在杨光英的文字里,相遇是真情、博爱和温暖。人生旅途,风风雨雨。虽然大多数的相遇已成过往,但给作者留下的是美好的记忆。

作者在平淡的叙事中,给人温暖。

《父亲的“读书”情结》《我是母亲的朋友》,写的是家长里短,生活琐事。文笔朴实,细节生动,读来让人眼眶湿润,感动不已。作者出版新书带回老家,父亲在雨中候车接她,又冒雨将书送给联系好的买者,之后背着修好的水泵和剩下的书,步行回家。到家后,放下背篼,戴上老花镜就急着上楼读女儿的新书……她的母亲偶尔与父亲意见不合,觉得受了委屈,就来她家,向她倾诉,只因她是老大。她常回家和母亲聊天,把生活中的快乐分享给母亲,随母亲就医,带母亲旅游……父母把自种的蔬菜、自养的家禽给子女。关爱在生活中延伸,幸福在心灵中流淌,亲情在孝老爱子中更浓。

作者父亲在阅读《像溪水那样行走》

细节描写,体现人物性格,表达真情。

师恩难忘,同事情深,学生暖心。在杨光英的日常生活中,工作场景里,飘出的是丝丝缕缕的温暖,流淌的是纯洁温馨的真情和难以忘怀的幸福。

恩师严厉训导的良苦用心。物质匮乏年代,十天半月才吃上一次肉,恩师分享给她的关心慈爱;精批作文,常将她的作文在班上作范文念的耐心引导鼓励;借给她名著杂志,启迪文学梦想的慧眼良知;考入师范后常寄书信的殷殷嘱托;工作后言传身教的指导帮扶……成了她热爱文学、笔耕不辍、扎根三尺讲台的力量源泉。她感恩老师,几十年和老师有来往。更可贵的是她把恩师们爱生如子的教育情怀、兢兢业业的敬业精神、勤奋好学的优良品质继承下来,用于自己的教育教学实践,让自己的学生沐浴在师爱的阳光雨露中,春风化雨,润物无声,她也成了孩子们爱戴的老师,感受到了教师职业的崇高,收获了《来至学生的幸福》。

经风雨,见人心,同事情,暖心房。家里水管爆了,楼上小梁来抢修。大热天的晚上,家里断电了,一个电话,陈师傅骑车十几分钟来检修。停水,同事帮忙挑水;外出学习,同事帮忙照看儿子;上公开课修改课件,丁丁老师带病冒雨来帮修电脑……

引用学生的文字来表达教师播种的重要。

古榕,守护着校园那方净土,洒下一片浓荫,激励青少年追求文学的梦想。杨光英,就是那方净土的守护者,就是那片浓荫上空的繁枝密叶,就是燃起学生心中文学欲望的火把。她的才情,她的能力,她的执着,她的追求,赢得学校领导和老师们的支持与帮助。她是文学社负责人,一干就是十三年。开设讲座,修改稿件,排版编辑,使《古榕》成为泸县六中的校刊并按时出版。十三年的坚守,在学生们心灵深处留下了刻骨铭心的记忆。学生胡绍蓉在《一盏灯塔》中写道:“毕业十三年的今天,我仍然觉得文学能给予我力量。杨老师就像一盏灯塔,为远航的学生指引方向。天涯海角有尽处,只有师恩无穷期。”学生雷文鲜回忆道:“我经常投稿,她耐心指导,让我的文章有幸一次次登上古榕校刊。我很享受那种创作带来的快乐和自信。”学生王忠涛、李佳玲、钟国蕾等,都在文学社得到锻炼,受到熏陶。文学社的孩子,有的成了县区文艺协会领导,有的成了教师,有的成了公务员,他们没有忘记初心……杨光英能在乡村的一所普通中学,办文学社,让学生走进文学殿堂,受到熏陶感染,实属难能可贵!

古榕文学社的孩子们

古榕文学社的孩子们

古榕文学社的孩子们

一场相遇,眷恋一生。“生命里,总有一份懂得,百转千回;总有一份不舍,万水千山。无论时光在历史长河中如何荏苒,那些淡淡的暖,纯纯的情,亦如一条清澈的小溪,源远流长。”这是作者对人生相遇的深情解读和发自内心的感慨。

故土家园 韵味悠长

杨光英深爱她的故土家园,用文字描绘了一幅幅川南农耕图画,这些画面我十分熟悉,读来很亲切。

作者生长在泸县农村,20世纪六七十年代,川南乡村恬淡而温馨又略带酸涩的生活情景,给她留下了深刻印象。高粱情浓,稻草留香,麦粒味浓,都融进了作者的血脉和灵魂里,构成了童年生活的美丽画卷。《怀念高粱》《悠悠稻草香》《亲亲我的麦子》等篇章里,都有作者童年的梦。既有情趣,又隐有淡淡的忧伤;既有收获的喜悦,又有劳作的艰辛。

吃高粱“灰苞儿”,弄得满脸漆黑;满心欢悦地背着高粱送粮站挣工分,却忘记了会绊自己一跤的脚下那块石头;堂姐沉浸在与那个知青高粱秆传情的甜蜜里,却忘记了城乡那道难越的鸿沟。稻草渐渐荡出了人们的生活,现在机器边脱粒边将稻草轧截还田作肥料。可在那时,稻草也是宝贝:耕牛的主食、编草鞋、铺床、草绳、盖房子。初夏,麦浪翻金波,可乐坏了乡亲们!男女老少忙麦收。麦子收获后,石磨“吱呀吱呀”的小曲响遍乡村。煮麦粑,炸鱼鳅是难得的打牙祭,更多的时候是粑稀饭在村里飘香。

依恋家园,怀念故土,是作者挥之不去的乡愁情结。母亲的咸菜、老水井、炊烟、农具等,都装着作者满满的故土情怀。

没有保鲜技术的年代,地里蔬菜脱节的季节,乡亲们只得吃腌制的咸菜。乡村人家里,母亲腌制的咸菜成了餐桌上的美味,尤为珍贵。那种言传身教,节俭度日的民风养育着一代又一代的村民。

没有自来水的乡村,井水显得弥足珍贵。一口水井,就是一个村庄的依靠,承载了乡村人太多的记忆。一根扁担,两个水桶,在肩上有节奏的起伏,成了乡里人必备的技巧。水桶里不仅装满了水,还装着星星、月亮、晨曦,滋养着淳朴的乡亲们,在他们脸上写满闲适安然。

手工布鞋,早已消失在旧时光里,但在杨光英的记忆里,“干净的布鞋是最时髦的鞋子”,尤其是母亲纳鞋底时的认真踏实劲:针脚细密均匀,拉得扎实,还要纳些花样,让童年的作者很不解:鞋底别人又看不见,为什么非要排列整齐且纳些花样呢?母亲回答:“做事要有规矩,要踏实认真。”这成了作者的座右铭。不然,怎么能在人心浮躁的当下,心泊书海,笔耕不辍呢?

农具,记载着农耕文明的历史,也是旧时农民们辛勤劳动的印记。随着农业机械化的进展,农具渐渐远去。但在作者笔下,仍活色生香。水车抗旱,吱呀声不绝于耳。潺潺流水,千百年来,浇灌着一个顽强的民族。夏末秋初的午后,金灿灿的黄豆铺满晒场,连枷的噼啪声此起彼伏,农民们汗流浃背。这样艰辛的劳作,在作者笔下,成了连枷与成熟庄稼的亲昵,成了对离开泥土无根粮食的安抚,成了将农人希冀颗粒归仓的音乐,不亦乐乎!犁铧,与耕牛一起诞生,组成了古老的牛耕画面。随着机器在田间的轰鸣,犁铧和耕牛渐渐消失了,“牧童归去横牛背,短笛无腔信口吹”的画面也消失了。作者也许没有扶犁耕田的经历,但她对负重前行的牛和扶犁耕田的农人都心存敬意。她记述消失的犁铧和耕牛,是在找寻童年时期放牛的那份恬静自在,找寻那份与自然的亲近,找寻田野里与犁铧、耕牛一起消失的交响曲。

犁铧、耕牛

杨光英眷念的还有那些淹没在岁月长河中的乡村匠人,那些不同于超市、餐厅的乡村美味,那些曾为乡亲们消除病痛的草药,那条陪她走向远方的田坎,那座矗立在泸县奇峰的水利文化丰碑——奇峰渡槽,那条舞动在神州大地上的雨坛彩龙。

随着社会发展,我们已进入小康社会。20世纪六七十年代川南乡村的生活场景,有的已经消失,有的已经很模糊。杨光英热爱她的家乡,用文字把那段生活再现出来,原汁原味地奉献给读者,让人们抚今追昔,在继承和发展中吸取前行的力量,在浮躁的当今找到心灵栖居的港湾,无疑是对农耕文明传承的一大贡献,也是留给后世子孙的宝贵精神财富。

……

杨光英的职业是教书育人,但她随时关注身边的人、事、景、物。察常人所未识之动人细节,忆人们不以为然之过往生活场景,悟他人所未觉之深刻内涵,用饱含深情的文字把见闻感悟记录下来,编辑成《像溪水那样行走》的优秀散文集,奉献给读者,让读者的心灵也得到那清澈明净的溪水的浇灌,润泽清爽,澄澈明净,给读者以人生的启迪和美的享受。

杨光英近影

杨光英的散文集,还以女性含蓄的笔墨,给读者留下很多思考的空间。如父亲帮女儿售书的感人场面,仅仅是父亲对女儿的爱吗?堂姐和那个后来考上大学的知青无果而终的凄美爱情,仅仅是当时城乡隔膜造成的吗?那位大学毕业后来乡村学校勤奋工作、乐于助人的丁丁,几年后辞职到上海另谋职业,仅仅是为了圆他的计算机梦吗?消失在乡村上空的炊烟,仅仅是能源结构改变那么简单吗?那些留守在乡村的空巢老人,仅仅是不舍故土吗?童年记忆里那绿遍原野的冬麦,如今在哪里……

特别提示

转载请注明:“来源:方志四川”

来源:四川省地方志工作办公室

作者:税丕均(四川合江人,退休教师。热爱生活,喜欢看书写作,偶有诗歌、评论、散文发表)

供图:杨光英 (四川泸州人,中共党员,中学高级教师,四川省作家协会会员。坚持业余创作30多年,有数百篇文章在各级报刊和媒体发表,多篇文章获奖。合著《逝水留香》《走读泸县龙桥》,出版个人散文集《心境向暖》《像溪水那样行走》)

来源: 四川省地方志工作办公室
终审:唐志昂
分享到:
关闭本页 【打印正文】
×

用户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