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10-26 17:51:32

【温暖的回响——脱贫攻坚四川故事汇】王国旗 ‖ 挥洒青春在高原 已把他乡作故乡

作者:王国旗 来源:四川省地方志工作办公室 发布时间:2021-02-03 15:41:45 浏览次数: 【字体:

挥洒青春在高原 已把他乡作故乡

王国旗

2018年7月1日是中国共产党97岁生日。这个具有纪念意义的日子,成了我到省民宗委工作以来最难忘的一天。这天上午,委党组书记张富国与即将派驻到色达县扶贫的3位同志座谈,为我们加油鼓劲,鼓励我们在新的天地干出新的成绩。7月4日,冒着大雨,我来到了色达。面对高原美景,我无心欣赏,心中只有对涉藏地区的陌生感和对未知工作领域的恐慌感,一种我到任何一个工作岗位上都从未有过的恐慌感。

刚刚来到工作岗位,除了一张崭新的办公桌,没有任何办公用品。在简陋的办公室里,看着别人忙碌的身影,我不知道自己要做什么、能做什么。我所在的解放二村底子薄、基础差,一直以来都是色柯镇的“落后村”。面对这种局面,加上语言不通,环境陌生,我感到非常无助和着急。

2018年7月24日,根据组织安排,我被调整为第一书记。接到这个通知时,我是在回成都的大巴车上,本来愉快的心情瞬间被冲散,随之而来的是压力,空前的压力。同时,也迫使我思考如何能在短时间内改变解放二村的落后现状。

了解一个村庄,首先要从人口信息开始。建立并完善人口花名册,成为我决心要做的第一件事。于是平时我就开始有意收集村民的各类信息,从一开始的户籍信息,再到后来的社保卡号、教育信息、家庭住址、电话号码、所享受的政策、人口出生和死亡及患病情况等等。解放二村的人口信息花名册每天都在更新,内容越来越详实。我每天到办公室的第一件事就是打开花名册,有事查询,无事翻看,从人口花名册里,我能够熟悉每家每户的信息,精准掌握各类信息,使我的工作也越来越便捷,以至于村骨干都跑来问我。从他们的言语之间,也感受到了他们对我的信服。通常下村入户之前,我也要再次针对性地详细看一下需要走访的家庭信息,入户时能准确地说出家庭信息(比如,孩子的姓名、在哪个学校读书、读几年级等等)一下子就拉近了与群众的距离,获得他们的信任,便于开展工作。就这样,“人口花名册”成了我打开工作局面的突破口。除此之外,为便于牧民干事,让他们少跑路,我还着重推进村信息化建设,将居民户口簿、身份证、社保卡、残疾人证等电子化,存档备用。

工作上遇到的另一个困难,就是牧区村的特殊性。我所在的解放二村,是一个典型高原牧区村,平均海拔4000米,地域面积139平方公里,草场面积124平方公里。虽然属于县城所在的色柯镇,但居住十分分散。解放二村原来属于修它部落,修它部落后来划分为4个行政村。虽然牧民由部落过渡到了村庄,但传统的生产生活方式并没有太大改变。4个村之间并无明显的地理界线,村间混居,村内散居的现象十分突出,前后左右4户有可能是4个村的牧民。这对走村入户带来了很大困难,徒增了许多工作量。通常别的村1天能完成的工作量,我们村要花费4-5天。这些工作上的困难时间长了也就克服了,两年过去了,现在不需要村骨干的帮助,我也能找到每一户牧民的家。

交通不便和语言障碍,也是最初开展工作的绊脚石。作为一个在涉藏地区开展农村工作的汉族干部,语言不通是最直观的困难。虽然镇政府为村里配备了双语干部,但由于基层工作繁重,他们做不到完全脱产,不能随叫随到,所以我常常都是临时拉壮丁,甚至在办公室到处找双语干部来翻译。两年下来,在双语干部帮助下,我也能够与牧民进行简单的交流,也经常会独自入户开展工作。交通上的困难有两个原因:一是村面积太大,没有交通工具,二是道路很烂甚至没有路。刚开始时想入户只能到处找村骨干带,十分的不方便。想想还有两年时间,我决心买一辆二手车用于下村。2018年10月,解放二村的“公务用车”(奇瑞瑞虎3)投入使用,1年的时间就跑了1万多公里,得益于便利的交通工具,我也很快走遍了村里的沟沟坎坎、角角落落,还意外落了一个“越野小王子”的称号,解放二村的“公务用车”也被戏称为“奇瑞▪酷路泽”,甚至有几个牧民和本地干部跑来想购买我的车子。

遇到的这些困难曾使我抓耳挠腮,想干点事情困难重重、阻力重重。这与我最初对农村工作的理解相差甚远,两年来也时常因为工作感到崩溃和无助。但是熬过去后回头再看,也没有无法克服的困难,毕竟办法总比困难多,同时自己也在困境中不断得到磨砺。

随着时间推移,工作推进越来越顺利了,我也想着做一些有意义的事情。机缘巧合,在藏传佛教工作二处侯前所处长介绍下,2018年底,我向宋庆龄基金会成功申请到“格桑花助学专项基金”93.15万元。基金的成功申请,使我在色达县的扶贫工作中站稳了脚跟。各类帮扶中,教育扶贫是根本,发展教育事业是阻断贫困代际传递的唯一途径。自身就是从农村走出来的我,对此深有体会。能够为色达教育事业贡献自己的微薄之力,是我非常愿意做的事情。90多万的基金。弥补了政府资金的短板,一部分用于改善县城小学和几所幼儿园的设施设备,一部分用于开展小学“感党恩、听党话,跟党走”冬(夏)令营爱国主义教育学习活动。尤其是冬令营的开展,使得色达学生外出游学活动得到延续,在省直部门(单位)定点帮扶单位中起到了良好的引领示范作用,促成了其他单位通过出资、出力的方式参与到游学活动中来,保证了游学活动不中断。冬令营活动在学生和家长中深受欢迎,他们很少有机会走出高原,冬令营活动使他们接触到了外面的世界,体验了发达的科技、先进的文化,感受了祖国的繁荣昌盛,在他们幼小的心灵里埋下了一颗颗奋发图强的种子。

在色达县工作一段时间后,我发觉这里的干部群众纯真淳朴、爱憎分明,摸清他们的脾气性格、处事作风,就能很快适应这里的工作节奏,提高工作效率。我来到解放二村后迅速转变思想,转换角色,撸起袖子带头干,不当“指挥官”。按照这个思路,我勤干活、少指挥,迅速赢得干部群众的拥护和支持,一举把解放二村由“落后村”变成“示范村”,村集体的凝聚力也空前加强,我的工作处境也由“难”变为“累”。累是因为事事老百姓都要找我、干部都要靠我。群众的信任与依赖,使我更加坚定了为民情怀,誓把色达当故乡,把群众当亲人。

“我将无我,不负人民”,是习近平总书记作为大国领袖的为民爱民情怀。短短的八个字朴实而厚重,每每读起都荡气回肠。作为全脱产的扶贫干部,我将最大的精力都投入到了村务工作中,无论中午晚上还是周末节假日,我都尽量坚守工作岗位,生怕群众办事找不到人。农村工作本就繁杂,牧民群众不懂语言,不会文字,许多事情必须干部代办,正是由于能够诚恳地不厌烦地为群众办事服务,我才在群众中赢得了信任,树立了威望。人心换人心,藏区牧民也在用淳朴的方式支持着我的工作。让我印象深刻的是,有村民将我的照片作为手机背景图,每日为我祝福。为一户家庭真心实意办一件事情,就能将一户家庭稳稳地团结在党和政府的周围。这也是我的扶贫收获之一。

眼看我的帮扶工作接近尾声,心中有解放二村越变越好的喜悦与欣慰,更有对解放二村干部群众的恋恋不舍,这两年时间我对解放二村投入了太多心血,走遍了每一寸土地,早就把自己的心紧紧地与牧民群众连在了一起,把村民当成了亲人,把色达当成了故乡。

来源:四川省地方志工作办公室

文/图:王国旗(四川省民族宗教事务委员会)

来源: 四川省地方志工作办公室
终审:张亚
分享到:
关闭本页 【打印正文】
×

用户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