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暖的回响——脱贫攻坚四川故事汇】杨永康 ‖ 走在脱贫攻坚第一线的女书记
走在脱贫攻坚第一线的女书记
杨永康
在这场波澜壮阔的脱贫攻坚战中,所选派去贫困村的驻村第一书记,不光有热血男儿,也有巾帼英雄。她们志向不输男儿,干劲不输男儿,成绩也不输男儿,成为了脱贫攻坚战线上的一道靓丽的风景线。
冕宁县锦屏镇海泉村,有一位连续五年获得各级表彰的优秀驻村第一书记,是个年轻的女孩,名字叫张琴。海泉村坐落于锦屏山下,全村下辖3个村民小组、149户414人,其中建卡贫困户20户76人,于2016年顺利实现了贫困村退出,所有的建卡贫困户脱贫摘帽。
锦屏镇是笔者曾经生活过的地方,在锦屏小学读过书,在锦屏山下背过柴,对锦屏镇的山、水,那片热土,纯朴的乡民,有一种无法割舍的眷恋和亲切感。这些年来里面变化大吗,里面的人们过得好吗,笔者决定去看看。
小车沿着215省道一路向西,经森荣乡翻山下行,从麦地乡江口村的山谷中转出,沿雅砻江逆江而上。透过车窗,雅砻江峡谷群山延绵,奇峰突兀,争奇竞秀,翡翠般的江水,缠绕在群山脚下,在幽深的峡谷中缓缓的流淌。
沿着盘旋在树林掩映中的通村水泥路来到了海泉村,村子掩映在核桃树下,桃林之中,村子被遮掩的密密实实,农居要走到面前才看得见。驻村第一书记张琴正在赶来的路上,笔者由村主任陆康远带领下来到一家农户,只见女主人和她女儿坐着小凳子,正在房前采摘从地里扯回来的大蒜,将大蒜按大小进行分类。屋外屋内的墙边,墙角都堆着大蒜。这里的大蒜瓣少且大,扁圆形的身子,一个个肥嘟嘟的,似乎快要把身上的衣服给顶破似的,给人一种精神饱满,积极向上的感觉,这种泸宁大蒜在冕宁一带小有名气。
骑着一辆红色女式摩托车赶来的张琴,这位年轻的驻村第一书记今年37岁,中等个子,一看就是干练大方、精明能干的样子。她对笔者说,2018年4月第一书记轮换,作为县审计局投资信息中心主任的她,主动请缨被组织部派到海泉村担任第一书记。村里来了个女书记,村民们都有些担心,女书记能不能扛下脱贫攻坚这面大旗,能不能带领海泉村走向致富。她刚上任就碰到一个棘手问题,村里种植的几万斤大蒜因去年选种问题导致大蒜品质不太好,瓣多且小滞销,加上当年大蒜主产区云南、山东、河南等地大蒜丰收,市场低迷,在这样的情况下,要将几万斤大蒜卖出去,还不能让村民们亏本,真是难上难,村两委一筹莫展。
张琴(右)在与村民谈心,开展帮扶工作(马嘿依姑 摄 )
毫无销售经验的她,立即动员身边的一切力量,开始寻找销路。但满心期盼得来的消息,如同一盆盆凉水浇了个透心凉,要不就是吃闭门羹,要不对方给出的价格十分低廉。此时有人劝她,这又不是你的问题,何况今年的情况特殊,实在销售不出去也不怨你。但一向不服输的她不愿放弃。
经过一番思考,她有了一个大胆的想法,动员村民们把蒜掰成瓣,筛选出忧质产品,然后提上大蒜样品到餐馆,酒店,菜市场挨家挨户上门推销,联系机关单位以购代捐,请求宣传部门,工会组织帮助宣传,联系邮局帮扶走网络销售,连邻居家的车库都协调来堆大蒜卖。最后全家总动员一起跟着卖大蒜,爸爸菜市场买菜要问问老板买不买蒜,妈妈在病房躺着也要向病友推荐女儿卖的蒜,妹妹在医院上班动员同事买,她丈夫更是将大蒜样品放在车上,每到一处就提出来宣传。
2018年9月,张琴(右三)带领驻村工作队带上村里的大蒜参加冕宁县首届农民丰收节,进行产品展示(图片来源:中国审计报)
她的卖蒜精神感动了无数人,大家都称呼她为大蒜书记,同学、同事、亲戚、朋友纷纷帮忙宣传,朋友圈、微信圈一下被海泉村的大蒜刷屏。单位职工5斤、10斤以购代捐,餐馆100斤、200斤积极购买。在教育部门的帮助下,学校食堂全部用上了海泉村的大蒜,惠民助农网店帮忙挂网销售,帮扶单位邮政局免费运输,免费包装,免费邮寄。经过近一个月的努力,终于将大蒜销售一空,成功为50多户村民挽回经济损失10余万元。村民们高兴的说,之前听说换了个女书记,还以为女书记不得力,没想到这个女书记工作能力这么强,感谢张书记用心为村民办实事,解决了大难题。
解决完滞销大蒜,她积极团结带领村两委一班人,结合村情实际,思索发展特色产业,实施产业脱贫,一定要为村民找到一条稳定增收的路子。经多方考察,打听到了一家由喜德县委、县人民政府引进的龙头企业,在喜德县发展藤椒种植,该公司有偿提供种苗,全程提供免费技术指导,最重要的是签订合同包回收。她在朋友的陪同下前往藤椒公司基地,喜德县鲁基乡实地考察,对公司全方位了解后,邀请公司老总,技术人员到海泉村测量海拔、气候、土壤,得知海泉适应发展后再组织村组干部,致富带头人到实地考察,回村后及时召开村民大会号召种植。现在海泉村已有50多户种植藤椒,笔者在地里现场看到藤椒枝叶茂盛,每亩地可增收1万元以上。
在发展种植业的同时,她又看到了另一个发展机遇,泸宁本地生猪品质非常好,由于信息闭塞,交通不便没有得到推广。经反复研究论证后,与一家公司合作,村民自发入股,成立了猪肉深加工作坊,村上负责生产,公司负责销售,目前作坊已有酱肉、烟熏肉、腊排骨、香肠、火腿等产品,作坊成立一年时间里累计实现销售额近70万元。今年村上争取到财政补助资金110万元,支持猪肉加工作坊升级改造,将进一步调动当地养猪的积极性。
张琴带领村民自发入股成立猪肉加工作坊,2019年12月,张琴(中)到县城为顾客送产品上门(图片来源:中国审计报)
她时刻把贫困户的冷暖,疾苦挂在心上,她像关心亲人一样关注边缘户,确保致富的路上不让一人掉队。驻村以来,经过走访,她了解到村里有几户生活十分困难,他们要么患有疾病,要么患有长期慢性病。而这几户都不是建卡户,而是游离于贫困边缘的特殊困难户。一组村民王强明就是其中一家,他左眼失明,还长期患有不明慢性病,经常全身浮肿。50多岁未成家,与40多岁也同样未成家的弟弟相依为命。在一次走访他家时,看到他病情严重,连床都下不来,要去医院看病家里没钱,她赶紧摸出身上仅有的200元,让他兄弟带他去医院买点药。解决了临时问题后,她找到民政局为王强明争取了近2000元的临时救助金,然后到县残联联系为他办理了残疾证,每月有50元的残疾补助。单位冬天来为五保户送温暖,特意为他家争取了棉衣、棉被、羽绒服送去。去年,国家出台政策,将因残、因病造成生活困难的非建卡户,纳入特殊困难户,村两委经过评议后将他家纳入特殊困难户。今年,又有政策为收入低于5000元的边缘户修建安全住房,王强明家符合政策规定,笔者在现场看到了给他家刚建好的新房,房顶琉璃瓦,漂亮的板栗色门,两个窗子铝合金的,厕所正在修建中。
2020年4月,张琴与村组干部走访海泉村一组易地搬迁建卡户,了解其孩子上学情况及院坝硬化情况(图片来源:中国审计报)
两年多来,张琴以她弱小的身躯,以对扶贫工作的满腔热忱,以情系大山的情怀,扛起第一书记大旗,奋战在脱贫攻坚第一线,海泉村的田间、地头、作坊、农户家,都留下她不知疲惫的身影。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她以女性特有的坚韧和柔情,诠释着新时代巾帼不让须眉,诠释了第一书记这个全新的使命。
方志四川 篆刻:殷智
来源:四川省地方志工作办公室
作者:杨永康(凉山州新闻学会会员,冕宁县作家协会会员)
配图:方志四川
用户登录
还没有账号?
立即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