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暖的回响——脱贫攻坚四川故事汇】雷淑芳 ‖ 嘎伍岭村的筑梦人
嘎伍岭村的筑梦人
雷淑芳
金川县独松乡嘎伍岭村与眉山市青神县相隔千里,与在青神工作的徐俊本来没什么交集,但因徐俊的一个决定,他与这个海拔3000多米、距金川县城30多公里、在当地有名的高山深度贫困村联系在了一起。
开“药方子” 拔“穷根子”
全国脱贫攻坚工作开展得如火如荼,公务员徐俊想为老百姓做点实事,投身到脱贫攻坚的洪流之中,献一份力,发一份热。2016年6月,徐俊主动向组织申请去援藏,并得到组织批准。8月,他作为眉山市第四批对口帮扶金川工作组干部,到金川县脱贫攻坚办挂职。
看到金川贫困的乡亲,徐俊想为他们做点什么。在徐俊看来,自己千里迢迢来金川,一定要带领老百姓把钱袋子“鼓起来”,才不枉来金川一趟。2017年4月,徐俊主动向组织申请下乡任第一书记,想“真刀真抢”干一场。
徐俊(左一)向群众讲解脱贫攻坚政策(图片来源:四川党的建设)
徐俊知道金川县的乡村公路坡高路陡,开车他实在没胆量。下乡当第一书记,肯定要走村串户,骑摩托车似乎是最佳选择。趁休息回家,徐俊从青神骑摩托车到金川,经过15个小时路程,当他一身尘土,满身疲惫到达嘎伍岭村铁索桥头时,一看里程表,正好520公里。“520”是我爱你的谐音。这个数字,让徐俊心里一动:520(我爱你),嘎伍岭!
嘎伍岭村就这样在徐俊的心里烙下了印记。5月,徐俊被组织批准下村担任第一书记,他毅然选择了去最艰苦、最贫困的独松乡嘎伍岭村。
2017年5月的一天,徐俊与金川县独松乡书记、镇长一行人租了一辆旧面包车,踏上了去嘎伍岭村的路。车行驶到铁索桥上时,铁索桥摇摇晃晃,左摇右摆,咯吱咯吱地响个不停,铁索桥刚好能容下一辆车,每前进一步都得小心翼翼。桥下面是湍急的大渡河,走在铁索桥上,徐俊的心都提到了嗓子眼上。
好不容易过了铁索桥,徐俊在心里稍微松了一口气,他以为上山的路就没那么害怕了,没想到更危险的山路在等着他们。嘎伍岭村在山顶上,从山下到山顶垂直高度是800米,车要经过14个回头弯的盘山公路才能开到山顶。由于路太窄,转弯十分困难,车行驶到每个回头弯时,都得先上去,再退回来,找到合适的角度才能转过弯。车子在窄窄的公路上行驶,车后是万丈悬崖,如果司机稍有不慎,或车况出点差错,后果将不堪设想。如此危险的山路,徐俊吓得提心吊胆,后背直冒冷汗。这条路,全长7公里,弯道又窄又急,车要行驶半个小时才能到山顶。
陡峭的山路,艰苦的环境,这样的条件能留住年轻人扶贫,谁信呢?尽管徐俊带着一片真心、一腔热情,村里有人打量着戴着眼镜的徐俊,摇了摇头,流露出不相信的眼神,怀疑徐俊来嘎伍岭村是走过程,镀金的。
徐俊利用农民夜校组织嘎伍岭村全体党员干部学习(图片来源:四川党的建设)
为尽快熟悉嘎伍岭村村情,徐俊挨家挨户走访村民,他却碰了钉子,还被有的村民“赶”出了家门。
通过走访,徐俊得知,全村是当地有名的高山深度贫困村,有32户贫困户,村里最贫困的有3户:50多岁的村民冯元顺患严重腰椎间盘突出,儿子在上大学,家庭困难;嘎伍岭村一社杨全贵的父亲年轻时摔伤了腿,最近几年一直瘫痪在床……
8月,在全省清理贫困户时,杨全贵家一个棘手的问题摆在了徐俊面前。杨全贵女儿是壤塘县医院护士,按规定不能纳入贫困户,眼看就要被清退,但杨全贵家里有3个重病人,父亲瘫痪,母亲老年痴呆还聋哑,妻子做了3次大手术,负担实在太重。如不能享受足够的医疗保障,他们家必将返贫。于是,徐俊挨家挨户做全村老百姓工作,希望大家能理解,特事特办。徐俊动之以情、晓之以理的做法得到了村民的理解与认可,最终杨全贵以90%的得票率没有被清退。杨全贵至今说起来都很感动。
嘎伍岭村的重重困难,像一副沉重担子,压在徐俊肩上。一道道难题摆在徐俊面前。转眼几个月过去了,旧账还没解决,新的问题又出现了。当时村里岭上一社的支柱产业是300亩红脆李,因天旱,雨量很少,脆红李的叶子都干黄了,生产用水成了急需解决的问题。于是,徐俊向眉山市对口援建工作组申请50万元,修建了9口300立方米的蓄水池,解决了脆红李的灌溉用水问题。
让贫困户拔掉穷根子,说起来容易,做起来却是困难重重。面对村里最贫困的3个困难户,徐俊想让3个贫困户养土鸡卖,增加经济收入。当徐俊信心满满地到3个贫困户家把想法告诉他们时,贫困户们却无动于衷,挂着一张不冷不热的脸,甩给徐俊一句话:“你说的容易,养死了还不是折本,养大了卖不掉,怎么办?我们这样的家底,还经得起折腾?”
徐俊成了剃头挑子一头热,事情陷入僵局。俗话说,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徐俊自己掏钱买了150只鸡,一家分50只,给120斤一袋的玉米面20袋,每家给1000元的工资,让他们“帮”他养鸡。徐俊向贫困户承诺:鸡养死了,不用赔,养大了,他负责销售。吃下“定心丸”的贫困户,这才同意“帮”徐俊养鸡。
鸡养大之后,徐俊在网上买出了好价钱。徐俊说,贴本让他们养鸡,这样做虽没赚钱,但他要让村民知道,他们养的土鸡,是受消费者欢迎的,村民们可通过养鸡增加收入。
果不其然,村民看到3个贫困户养的鸡在网上被抢购一空,也开始饲养土鸡。徐俊说:“通过这样的方式改变村民的理念,让村民带动村民,比苦口婆心地做思想工作强一百倍。”
养鸡容易销售难。村民最担心的是怕养多了卖不掉,不敢放开手脚。为让村民没有后顾之忧,徐俊将养鸡大户曾才军、冯元顺、李国应等32户贫困户组织起来,“不出钱,只出自家农产品”,成立“一家亲”农民专业合作社。徐俊设计开了家网店——“嘎伍岭一家亲”,前后帮助村民卖出3000多只鸡和数万枚土鸡蛋。
破解难题 突破瓶颈
2018年,300亩红脆李第一次挂果,由于山路窄且陡峭,水果老板收购商都不愿上山收购。销售又迫在眉睫,为此,徐俊在网上建起了一个销售平台,通过电商平台找到一个贵州老板,一下子销售9万多斤脆红李,增加收入20万元。
事后,贵州老板告诉徐俊,脆红李用拖拉机一路颠簸拉下山,再装大车,几经折腾,脆红李的果粉都抖掉了,没有果粉,就没有卖相,自然不好卖。如果明年大车上不了山,脆红李的销售将会面临困境。
嘎伍岭村交通制约的现状摆在了徐俊面前。徐俊知道,要让大车上山,受地理位置限制,加宽公路是不可能的,但可加宽回头弯。于是,徐俊又向眉山市对口援建工作组申请了100万元,从山下到山上,14个回头弯全部加宽。村民们说:“现在大车还能开到山上,祖祖辈辈受交通制约的状况终于改变了,以后我们卖东西再不用愁了。”
村里的每一笔资金,徐俊都把它用在刀刃上。嘎伍岭村适合药材种植,徐俊利用村里的发展资金,为村里开辟了药材种植基地,种植了白芪100亩,石斛2万株。考虑到冯元顺家的具体困难,徐俊安排冯元顺管理药材基地,每年给工资,冯元顺家的收入增加了,缓解了他家的困难。一提起徐俊,冯元顺总是发自肺腑地说:“徐书记,真是处处为老百姓着想的好书记。”
图为徐俊(右)帮助群众挑选樱桃,以便在网店上出售(邱文清 摄,图片来源:人民日报)
村里的药材基地收入的资金,徐俊把它买成花椒苗发给村民种植。
举家援藏 不负重托
2018年8月,第四批对口帮扶工作两年期满,徐俊本可随工作组回青神,但想到嘎伍岭还有几户贫困户收入还没达到脱贫标准,近100余户漏雨漏雪的房屋修缮刚启动,电商销售量仍待提高……徐俊放不下嘎伍岭村的乡亲们,对村民,他离不开,舍不得,放不下。他说:“很多帮扶的产业还没见效果,给村里定下的规划也没完成,全村正处在脱贫攻坚关键期,这时候我咋能走?”
徐俊申请继续驻村两年,并动员妻子陈丹到金川来支教,孩子到金川上学。为了徐俊援藏,一家人跟着他吃苦受累。
对嘎伍岭的乡亲,徐俊掏心掏肺。他得知村民家房顶年久失修而漏水,2019年3月,徐俊召开村民大会,告诉村民,房顶漏雨的人家,自己改换房顶,拆掉小青瓦,换成红瓦。改造完后,经过验收,每户领1万元改造款。这事让村民们喜出望外,大家纷纷行动起来。
现在,嘎伍岭村村头铁索桥往下两公里的船头湾,一座能供载重卡车通过的钢筋混凝土大桥已经建成。74岁的贫困户季云海感叹:“终于结束了走铁索桥的历史,真是祖祖辈辈都想不到啊!”
徐俊全心全意为老百姓做事,老百姓把徐俊当作亲人和朋友,误会和隔阂也随之消除了。村里人当初误解这个“眼镜书记”,而今他们由衷赞叹:“徐书记是个真正想干事的人!”
2019年7月,徐俊被评为2018年度四川省优秀第一书记;2019年9月,被评为四川省人民满意公务员。
如今,嘎伍岭32户110名建档立卡贫困户已全部脱贫,顺利通过省检和国家验收,群众满意度100%,成功“脱贫摘帽”。这是徐俊在嘎伍岭用自己的真情和汗水留下的一组数字。
现在的嘎伍岭村,百亩花椒串串红,百亩脆李挂枝头,高山土鸡不愁销,进村的路越来越宽,老百姓的腰包越来越鼓。昔日的穷乡僻壤,如今的沃野千里。
方志四川 篆刻:殷智
来源:四川省地方志工作办公室
作者:雷淑芳(四川省青神县文联)
微刊题字:蓝天果(中国青少年书法协会副会长,四川省书法家协会会员,四川省硬笔书法家协会副主席,四川蓝天书画院院长,中国文联第十次代表大会代表)
配图:方志四川
用户登录
还没有账号?
立即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