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暖的回响——脱贫攻坚四川故事汇】扶贫路上的春夏秋冬
扶贫路上的春夏秋冬
徐怡 朱宏 刘璐
“阿妈拉曾经说,我们来到人间,是前世修来的福,如今大家告诉我,我们相遇,也是命中注定的缘……;阿爸拉曾经说,我们走过世间,是普渡来生的路,如今大家告诉我,我们相遇,也是命中注定的缘……”
2018年7月,在特色锅庄舞蹈簇拥下,伴随着绒研村村干部富有共鸣特色的藏腔声,自然资源部第三航测遥感院的扶贫干部朱宏来到甘孜州乡城县白依乡绒研村的第一天,就喜欢上了这首《缘》。
那时的绒研村是一个仅19户人家的小村落,与众不同的白藏房沿玛依河河岸排列开来,纯白的藏房外墙与诗意般的田园交相融合,如画风光让这个腼腆的带眼镜的年轻小伙,对自己的扶贫工作充满了期待。
适应总需要一个过程:配合村两委工作、基本信息摸底及调整、方针政策宣传、农村低保、基本医疗保险、危房改造、计划生育、学生就读、安全生产、道路交通、整治脏乱……扶贫工作中那些平淡无奇却有声有色的点点滴滴,总让朱宏想起自己一路走来的春夏秋冬。
春的希望
乡城县是典型的康巴农耕藏区,绒研村等周边村落多分布于海拔较低的河谷地带。然而村民放养牦牛和采挖虫草,都得从河谷赶往海拔较高的日努共草场。伴随着春天高寒气候的肆无忌惮,5000多米海拔的日努共高山草场阴冷、缺氧、低压。每年5、6月到虫草采挖季节,朱宏和一些扶贫干部组成“虫草护卫队”,在采挖管理点组建临时党支部,在高高的虫草山竖起一面鲜红的旗帜,充分发挥党支部的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干部先锋模范作用。他们克服气候环境恶劣、物资补给困难、与外界通讯不畅等重重困难,有力维护区域稳定。
朱宏和那些为村民利益坚守在草场的执勤民警、营地定点驻守的乡村两级干部肩并肩站在一起,看着如蚂蚁般匍匐在草地上寻找冬虫夏草的村民,仿佛看到了在高远的日努共草场雪山“手掌”中播撒出的春的希望。
捐赠书桌,鼓励藏族小孩走出大山(图片来源:封面新闻)
夏的成长
“一山有四季,十里不同天”的横断山高山峡谷是多雨地带,夏季降雨特别集中。2018年一个下了一夜暴雨的清晨,朱宏突然接到村民求助,原来是穿村而过的河道突发洪灾泥石流险情,水深流急,村里唯一的桥梁也被洪水淹没了。第一次面对这种险情的朱宏一边紧急赶往灾情发生地,一边强迫自己镇定下来,开始有序组织救援人员及抗洪物资,尤其是重点疏通前往受灾点的道路,协调救援力量快速进入,帮助受灾群众紧急转移临危财产。在灾情稳定后,他又冒雨爬山涉水,深入到上游水库山塘开展巡查,排除险情,摸清隐患,确保村庄所在地河道水位安全和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那天,当他高挽着裤腿,站在淤泥满布的河道边汗流浃背时,突然深刻地体会到身为一名共产党员的责任与担当。
与村民一起装防洪袋(图片来源:封面新闻)
夏天是成长的季节,高原的夏天也不例外,山间徐徐的清风,河谷刺眼的阳光,一切都在奋力向上伸展着。每逢六七月份,高原的夏天显得格外的红:赤红的烈阳、绚烂的格桑花,还有小孩子们被太阳抚摸过的脸蛋,红彤彤的双颊掩饰不了充满快乐的天真双眸。每当朱宏给村里的孩子们带去学习用品时,总会看到孩子们那渴望知识的眼睛,这让他心里总惦记着为绒研村所在乡中心校的孩子们再多做点什么。就这样,“国家版图知识小课堂”走进了藏族小朋友的教室里。作为一名测绘地理信息工作者,朱宏指着一幅幅地图,图文并茂、深入浅出地告诉孩子们我们祖国幅员辽阔、山河壮美。他想把自己知道的都告诉他们,希望他们能多汲取知识、茁壮成长,用知识建设美丽乡城。
白依乡中心校讲地图知识的小课堂(图片来源:封面新闻)
秋的收获
绒研村的秋天是繁忙的,秋风吹过河谷,带着果实的成熟甜美,伴随着村民的欢欣喜悦,这是一个收获的季节。朱宏也开始为村民们“秋后算账”的事情忙碌不停。
——村民家里多的玉米青稞,白色藏房里制备的煮酥油茶的奶饼子,朱宏总是积极帮着寻找、联系销售渠道。
——藏香猪养殖是绒研村因地制宜发展壮大的村集体经济,也是该村脱贫攻坚的重要一环。每年九、十月份,长着扇子一样耳朵的藏香猪能卖不少钱。每逢这段时间,朱宏总是格外重视,每天都会与农技员一起到农户家给小猪仔打针、给养殖户讲解猪仔生病防范的技能。
和村干部商量农作物及藏香猪销售(图片来源:封面新闻)
——还有一项特色农产品就是松茸。它一般都生长在无污染、人迹罕至的深山老林中,每年八、九月份,上山采挖松茸回家的村民都非常疲惫,朱宏总是帮着他们在村头卖松茸记账,让村民欢喜地结束一天的劳作。
每年的驻村工作往往会在第三季度画上句号,年度工作资料的汇总整理、村基础设施建设项目的跟进、各项考核指标的填报,都会不约而同地铺展开来,就连脱贫攻坚验收和考核检查工作,也会安排在这个收获的季节。每当朱宏总结一年的扶贫工作进展时,也收获了自己一年的努力成果。
冬的感悟
瘦的时光,宽的指缝,一个转身夏天就成了故事,一个回眸秋天便成了风景,随之而来的便是格外冷清的冬天。这时的高原十分静谧,给了朱宏许多独自思考的时间。在冬天村活动室外院坝的太阳底下,在看到电视剧《士兵突击》一个情节时,勾起了他许多感慨:“其实我们大多数人到不了七连,更进不了老A,所以红三连5班才是人生的标配。那么在这个饱含着希望与迷茫的高原河谷里,该如何继续自己的人生,用勇气与毅力修出一条属于自己的路?”朱宏决定利用冬日闲暇时间巩固自己的业务知识,学习测绘专业前沿的神经网络、大数据、地理空间规划等新技术,不能因为干了扶贫工作就荒废了自己的专业知识,用这样的方式修一修属于他自己的路。
高原的冬天十分闲暇,这也给了朱宏更多机会与村民打成一片,聊家常、跳锅庄、谋发展。村民们都说他的眼睛很大,装得下绒研村,装得下玛依河,装得下绵延的川西318,这让他在寒冷的漫漫冬季里感觉到有种别样的温暖。朱宏却说自己的眼睛很小,每当遇到来访的村民,听到他们诉说各自的困难时,他都觉得那困难仿佛一粒沙子,容不进他的眼里,总是想尽办法为他们解决困难。但他觉得还不够,他想要为他们做得更多,做得更好。
对朱宏来说,扶贫工作的两年里,有许多事情慢慢地都被记忆吞噬,淹没在了时间的沙漏里,但其中最温暖的记忆却被永远地镌刻进四季,在春夏秋冬的轮回间不断被回想起。就像朱宏在他的扶贫日志上写道:扶贫非一朝一夕之功,但也不是艰难险阻,只要我们用心去做,执行党的政策,落实党的号召,我坚信,点点滴滴终有所成!
方志四川 篆刻:殷智
来源:四川省地方志工作办公室
作者:徐 怡 朱 宏 刘 璐(自然资源部第三航测遥感院)
配图:方志四川
用户登录
还没有账号?
立即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