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文化纵横>史料之窗>详细内容

【历史文化】易旭东 ‖ 越南开国之王原来是“古成都人”系列之十:天助秦国古汉水助秦军

作者:易旭东 来源:四川省地方志工作办公室 发布时间:2020-06-19 15:26:32 浏览次数: 【字体:

越南开国之王原来是“古成都人”系列之十

天助秦国古汉水助秦军

易旭东

前318年,五国伐秦失败。

秦国兵出函谷关,征伐六国。

前317年,再次兵出函谷关。

灭杀赵国、韩国的军队8万人。

图谋已久。“得蜀即得楚”。战略大师、秦国名将司马错,历史学家司马迁的八世祖,曾经多次派人乔装入川,对沿途地形研究细致。为入主成都平原,早就做好战争前的各种准备。

前316年秋天,当蜀国“惩罚”巴国时,秦军从陇西出发。

水路入蜀。秦惠王遂派大夫张仪、司马错率秦军,利用航运之便,兵分两路,通过褒斜道,运兵方便的古汉水,顺风顺水,水陆并进,到达武都(今陕西略阳)后,不向东进入汉中,而悄悄地向南,沿着古汉水直入今天的嘉陵江,浩浩荡荡,直杀广元……

奔腾不息。原古汉水,从陕西宝鸡南面发源,流到略阳的“天池大泽”,一条向南流入四川,经广元、南充,在重庆注入长江;一条向东流入汉中,贯穿半个湖北,在武汉注入长江。

古老江流。汉水上游河道大多通航,水路交通便利。

楚国占据汉中,一直试图消灭巴蜀,进攻巴国颇有成效,巴蜀两国也在交战,完全可能先灭巴后灭蜀,但因古汉水的存在,必须逆江而上,秦军从陇西顺流而下,明目张胆地“截胡”。

闪电攻蜀。天助秦国,水助秦军。

举国之力。30万军队入蜀,民夫却征了30万,修葺褒斜道、金牛道。

褒斜道在未修栈道前,仅为谷道。

绝险处须攀缘而行,艰难辛劳,不可言状。

栈道并不完整,坑坑洼洼,百步九折萦岩峦,以手抚膺坐长叹。

过了褒斜道,秦军一路南下,势如破竹,沿途设下的关卡和据点,形同虚设……

秦军兵临葭萌关(今广元昭化镇)。

天灾与瘟疫并行。这年,成都的冬天寒冷,时而狂风大作,时而冰雪交加。地震次生灾害延续,瘟疫流行,正在组织人力抗震救灾的开明十二世,不得不亲率20万大军赶到,仓促应战。

葭萌关又称天雄关,设在牛头山腰的险要之处。

剑门关东北约20公里处。城关三面环山,两面临水,“北枕秦岭,西凭剑关,全蜀咽喉,川北锁钥古称‘四战之地’。虽为弹丸之城,而有金汤之固也”。金牛古道,穿城而过。

“先有路,后有城”。如今漫步剑门关口,还必须走过宽约1.5米的金牛道。

水陆两便。“白天千人拱手,夜晚十万明灯”。

牛头山是剑门山向东延伸的余脉,海拔1214米。

从葭萌关城头望去,山形如一头卧牛,牛头、牛身、牛尾毕现。

轻视中原强国的真正国力。一向不可一世的古蜀国,没想到秦军水陆并进,来如闪电,已抢占牛头山,以逸待劳,就等蜀军“入瓮”。原来“地利”的葭萌关,成为了蜀军的鬼门关。

战时,杀声震天;鲜血,染红整条江水。

“葭萌之战”,开明十二世兵败牛头山。

退至梓潼,与秦军再战。

蜀军大将“五丁”(弟兄五人)战死。

刀剑锋利。秦军挥师南下,开明王且战且退,退守成都……

秦军成功之因,也是韩信成功之因,更是诸葛亮失败之因。

“武都大地震”,使得“暗度陈仓”成为绝响。

楚汉战争时,韩信一面让部将带小部队出子午谷,做出进攻陇西的态势,吸引秦军主力,一面率主力从古汉水源头散关杀出,沿陈仓(今宝鸡)“故道”突入关中,打得秦军措手不及。

“明修栈道”,连通陇西、鄂西的畅通水道,舟楫便利;“暗出陈仓”,沿“故道”一路靠近陈仓,在粮草、兵员的输送上,利用畅通的古汉水水系,顺利地完成部队的战略集结。

天助地利。史上唯一由汉中反攻关中的成功战例。

前186年初,武都道(今陕西略阳、宁强一带)爆发一次规模不低于7级的大地震,整整震了八个月,山崩地裂,陕甘交界地区被震得面目全非,古汉水在宁强阳平关处上承西汉水,地震使汉水河道在中游与原有的上游中断,西汉水与故道水脱离了原始的汉水水系,转而南入今广元市辖区,从构成新的嘉陵江水系与嘉陵江河道。

古汉水被震成嘉陵江、汉江两条江。

《汉书》记载称:“(高后二年)春正月乙卯,地震,羌道、武都道山崩。”

“武都大地震”造成今汉江中源汉嘉分水岭一带巨大的山体滑坡,古汉水上游形成规模巨大的堰塞湖。堰塞湖天然坝体(汉嘉分水岭)的存在,导致古来贯通的水路交通被切断。

地震活动引起的大型山崩,今汉嘉分水岭的形成,“天池大泽”消失,山势阻断,嘉陵江袭夺古汉水,形成武都、天水通道走廊,秦岭也被分成地理意义的两部分,西秦岭出现。

阳平关(今陕西勉县)和嘉陵江之间的道路,被震得崎岖难行。

溢流改道。与之并行的白龙江,分割岷山与西秦岭,两江合并于广元昭化镇。

类似情形,后来也出现过。1933年,迭溪(今茂县)发生7.5级地震,在迭溪城下等地,岷江两岸的山体崩塌,形成三座100多米高的天然坝,将岷江切割成数段,形成堰塞湖。

三国时期,诸葛亮出师,将汉中做为北伐的基地,因要连续跨越巴山、秦岭,艰险难行,常规车马不便同行,蜀军只能用畜力车、人力车、旱船、滑索、桥子、背架等,粗笨的交通运输工具,在“难于上青天”的金牛道上艰难行走、运输,发明了运输粮食的“木牛流马”。

军事行动本质,“千里负粮以邀一日之战”。

用兵路途遥远、艰辛,军需物资成本高,经济消耗极大,从而影响持续作战能力。

不得不一次次地因为粮草后勤供应不足退兵。

屡次北伐,蜀汉皆无功而返的重要原因之一。

如果不是“武都大地震”,中国的历史会改写。

“栈道之乡”。通过汉水,南方伐北方将成为常态,汉中和成都平原的战略地位十分险要,变为夺汉中而得天下。通过汉水,再到天水,中国向西域的扩张、控制,更加便利和广阔……

“葭萌之战”的“西汉版”。

汉朝占据长江上游,轻易征服南方政权。

从“南郑之争”到“葭萌之战”,汉中的军事价值远远大于经济价值。秦国“闪电战”攻灭巴蜀,占据楚国上游,取得战略优势,顺着古汉水,攻取汉中、黔中等郡,使楚国一蹶不振……

“武都大地震”后,汉中的经济价值远远大于军事价值。当钟会、邓艾伐蜀时,虽能迅速夺取汉中,但却受阻于金牛道上的剑门关一带,以10多万大军攻打剑阁数月,依然无功而返。

曹操消灭汉中张鲁后,惊呼汉中之地为天狱。

诸葛亮也堪为汉中谷道所苦,每条天道运粮都是重中之重。

“上邽之战”,本来大胜司马懿,却因为粮尽退兵;“五丈原之战”,干脆在关中屯田取粮,不全指望从汉中运粮,准备长久之计,只是生命却没战胜时间,“出师未捷身先死”。

能深远影响军事形势千年的大地震,只有“武都大地震”。

多少功名,都在地震之下,化作一抔黄土……

穷追不舍,司马错不给古蜀王半点喘息之机。

无力回天。在固守成都城的最后两天,开明十二世传位于10岁的小儿子,后人称“蜀泮”“开明泮”,决定辗转南迁,战术上防御性地溃逃云南,战略上决定性地南下攻击交趾。

“蜀泮”在武担山出生,开明十二世为避免“宫斗”,在王室贵族、强将精兵保护下,5岁就离开蜀王官,以幼稚之躯,神童之智,回到以穿青衣(青黑色)著名,又有青羌之称,河流得名“青衣江”的领国,跟着辅臣训练以马船、粮船、坐船、战船混合的水军编队……

“西蜀天漏”。成都平原洪灾雨水,木船、竹筏众多。

古蜀龙舟,水上指挥作战中心,平时用来运载士卒、军器和粮草给养,加配战具,成为参加军事行动的战船。木船、竹筏在两军对垒,大战一触即发之际,被征集、使用于军事行动。

逐水而居的青羌人,利用水对竹木的浮力,造船操舟,渡涉江河。

生时,懂水、用水,依赖舟楫。

死后,也希望乘着“载魂之舟”,到达另一个世界。

古蜀“训练”的水军,依靠青衣江边的崇山峻岭,并未形成“编队”,只能使出平日渔猎的功夫,与训练有素,装备精良的秦军较量,一败再败,向青衣江下游夹江、乐山一带转移。

三路突围。一路,古蜀国的丞相、太博与太子向北,逃往彭州;一路,“蜀泮”与王室贵族向南,在荣经集结;一路,突围至今眉山彭山区牧马镇、武阳镇、成都双流区黄龙溪镇一带。

《华阳国志蜀志》载:“……蜀王自於葭萌拒之。败绩,王遯走至武阳,为秦军所害,其傅相及太子退至逢乡,死於白鹿山。开明氏遂亡,凡王蜀十二世。”

古蜀国的丞相、太博与太子“逢”,率部退到湔江故地“海窝子”的“瞿上”继续抵抗,不久也被秦军全部消灭。蜀太子最后也死于形如覆钟的白鹿顶(今彭州白鹿镇)。

在“武阳”,开明十二世被秦军全军包围,死于乱军之中。

享年95岁。生命力旺盛,85岁时还能有个小儿子。

“蜀泮”,在王室贵族保护下,按照老蜀王的“部署”,带领3万强将精兵,以“灵关古道”为中轴线,且战且退,向南至荣经,集结各部族武装准备与秦人,殊死一搏。

西南密林。4500年以前,便存在着一条“神秘走廊”,由陆路、水路组成,经过川、渝、滇、黔、湘、桂、粤等省区,往东直达广东的珠江口,往西进入南亚,往南进入越南。循着“秘道”的走向,形成人居聚住网络,向四周扩散效应,形成相对发达的区域经济。

蜀商最倚重的蜀马,很早就传入越南境内。

成都平原的河道上,过去有一种用粗竹做成并挂有帆的竹筏,在越南北部的河道上常见,日本史学家西村真次认为,竹筏的雏形始于成都平原,随上古蜀土著的南迁,传播到越南……

长驱直入,秦军攻破了古蜀国都城。

攻下成都,仅仅就两个月的时间。

在《史记》中,司马迁记载:“十月,取之,遂定蜀。”

在成都城被攻破前,开明十二世就安排在牦牛道的起点、开明王朝的铜冶基地荥经,组织最后一道防线,让快马手持“巴蜀印章”,联络沿途各部族在荣经集结,听由“蜀泮”指挥。

印章雕刻着图案:手持利刃的武士,张开的手、鲜红的心脏。

目报于蜀王各部族首领的徽记,开明王分发给各部族的信物。

巴蜀图语,“图画”和“文字”,又称巴蜀符号、巴蜀图形文字。集中了古蜀文明的神奇。每一个单薄的图符背后,都可能掩藏着一段隐秘的历史,活跃着一群生动的面孔。

可能是巴蜀部落的图腾,也可能是边关重镇商贸通行的信物。

做部族首领,必定有自己的土地、世系,甚至族徽。

古蜀文字出现时期较早,中国除汉字外唯一发现的先秦文字。

商周至战国时代,古蜀在使用自己的文字的同时,也使用中原文字。

“僰道有故蜀王兵阑”。《华阳国志》记载:在古蜀国的最南端邻近獠僰(今云南曲靖马龙、沾益一带)的地方,还有一处被称作“兵兰”的军事设施,放置兵器的栏架。

荥经,离成都175公里,最早是楚人建立的岷山王国,北接成都平原,东、南、西三面,被海拔达3000至4000米的牦牛山、瓦屋山与邛崃山环绕,南下便是邛人、笮人等部落的地盘。

“巴蜀印章”出土共有百方,仅荣经一地就有80余方。

深藏于山中的军事要塞。建筑在一个地势险要的荥河阶地上,以山岩陡坎作屏障,易守难攻。背靠大山,下临荥河的严道城,地势平坦,土质肥沃。

古代汉人与少数民族的分界岭。

大相岭,四川的南北分界线,经常路过的人都知道,阴阳两界,“穿过泥巴山,晴雨两重天”,荥经一边,清风雅雨,汉源一边,阳光灿烂。

《西游记》中的“黄风岭”,就是大相岭。

(未完待续)

作者简介

易旭东,知名纪实作家,非学院派天府文化学者,北宋人物史研究学者。在国内外报刊发表纪实作品400余万字,近50篇作品获各种奖项。

来源:四川省地方志工作办公室

文/图:易旭东

来源: 四川省地方志工作办公室
终审:张亚
分享到:
关闭本页 【打印正文】
×

用户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