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文化纵横>史料之窗>详细内容

【历史文化】村落文化唱响古今——洪雅师道戏和谢家竹琴

来源:眉山市党史和地方志编纂中心 发布时间:2020-06-15 15:28:18 浏览次数: 【字体:

 戏曲文化在我国源远流长,不同的地域有不同的剧种。眉山市洪雅县的师道戏传承自五千年华夏文明的民俗传统剧种——傩戏,已流传1400多年。原是祭神、祭祖、作斋、打蘸以驱邪祈福的祭祀仪式,由巫祝戴木制雕刻或纸制彩绘面具表演的宗教性舞蹈,后演变为娱乐性的表演形式。

 洪雅师道戏分为文坛和武坛。文坛被称为道士戏,主要为忌神斋醮,送死悼亡、续命祈福;武坛称为师公戏,侧重于驱邪除疫、替死还生。这种戏剧中渗透着人的情感,体现着人的意志,张扬着人的精神,涵盖了人类敬畏自然延伸忠孝的感恩情结。2012年,洪雅师道戏被列入第四批眉山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2014年,被列入第四批四川省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

洪雅县师道戏演出(图片来自网络)

 竹琴是一门古老的民间曲艺,源于商朝,后经数代民间艺人传承、演绎,后被称为竹琴。竹琴,又叫道琴,最初为道士们劝善说道、传播道教思想的一种辅助器具。相传在《八仙过海》里的张果老,身背的就是道琴。竹琴作为一种传统技艺,记录着昔日人们的生活故事,它以身口相传作为文化链得以延续,是人们生产生活实践中创造积淀而成的智慧结晶。光绪三十四年《叙永永宁县合志》中“又有一对云车扶,竹琴羌笛声调粗”,便是对竹琴的最早记载。

道琴艺人(图片来自网络)

来源:四川省地方志工作办公室

供稿:眉山市党史和地方志编纂中心

来源: 眉山市党史和地方志编纂中心
终审:张亚
分享到:
关闭本页 【打印正文】
×

用户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