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文化纵横>史料之窗>详细内容

杨乾九 薛忠和 ‖ 蜀华实业——开辟成都市新南门的建筑公司

作者:杨乾九 薛忠和 来源:成都市武侯区地方志办公室 发布时间:2019-12-05 16:01:44 浏览次数: 【字体:

1935年,国立四川大学(今四川大学前身)计划扩建校区,但因位于皇城(今天府广场及四川博物馆位置)的校址面积狭小,不能适应扩建需要,呈准于当时四川省政府,最终勘定锦江西岸望江楼侧一带新建校舍。新建国立四川大学校舍的工程,由刘湘创办的蜀华实业股份有限公司承包。

刘湘(武侯区地志办公室 供图)

1932年,刘湘打败刘文辉后进驻成都,统领四川军政,着手开发建设四川。他邀请中国工程师学会组织考察团来川进行实业考察,中国工程师学会副会长胡庶华率领盛绍章、罗冠英、罗竟中、刘静之等数十位工程师分组分区,对四川的农业、工业、交通、矿产、药材等进行了详细考察,将考察所得资料撰拟成一册报告书,分门别类提出开发建议。

刘湘阅读报告书并与胡庶华等人面谈商讨后,一致认同通过积极开办企业开发建设四川的建议,并通过反复研讨,最终决定成立蜀华实业股份有限公司。蜀华实业公司由刘湘亲任董事长组织董事会,聘请胡庶华为总经理,公开向军政商学及地方各界人士募集股本,股金总额定为100万元,每股100元,刘湘、邓锡侯、杨森等及部属均有投资。1934年初,蜀华实业公司正式成立。公司总部设在成都华兴街,又在重庆设立分公司,盛绍章、康纪鸿任协理,李伯骦任襄理工程师,刘连波任总务主任,袁绍荣任材料主任,并延纳多位知名建筑工程技术人员为工程师。

因公司技术实力突出,加之当时川内局势稳定,各方面建设正有序开展,蜀华实业公司承包建筑工程业务逐渐增多。在重庆,蜀华实业公司承包修建了大渡口钢厂(现重庆钢铁公司)厂房和磁器口兵工厂等大型工程;1934年,重庆大学沙坪坝校区新建校舍工程亦多由蜀华实业公司承包修建。

在成都,公司承包了中央电影院(位于西御街,解放后先后改名为人民剧场、新声剧场)及其他私人住宅等建设工程;1935年,承包国立四川大学新建校舍工程;次年,成渝铁路开始勘建,承包永川段双石桥桥梁工程及附近一段路面建设工程;随后成昆铁路开始勘建,又承包宜宾段路面建设工程。

成都老照片之国立四川大学(图片来自网络)

1937年,随着抗日战争全面爆发,沦陷区众多机构纷纷转移至四川,许多百姓也不断涌入四川避难,成都人口剧增导致市区拥挤,居住困难。于是四川省政府饬令成都市政府开辟新村,并成立筹备委员会。经过研究,成都市政府划定私立华西协合大学(今四川大学华西校区)与国立四川大学中间一带区域修建新村。为使新村交通便利,决定在丝棉街南口开辟城门,濒河建桥,定名为复兴门、复兴桥(即今新南门与新南门大桥),开辟城门及建桥工程均由蜀华实业公司承揽。

20世纪50年代的新南门(武侯区地志办公室 供图)

新村区域内多坟地与地主土地,必须付款起迁坟墓,收购地主土地,但政府无资金投入。于是筹备委员会根据工程技术人员测绘的地形图,规划了街道、住宅及警局、学校、菜市场、商店等区域,将主要街道定名为西北路、滨江路、龙江路、致民路等,分支街巷定名为一街到十四街等。住宅区域根据地形划成一亩半到四亩的地块,按区域标价,公开出售,所得价款作为购地迁坟、修建公共设施及筹备委员会开支之用,一时间银行商号、各界人士纷纷订购。筹款完成后新村工程陆续启动,统一修建了街道、警局、学校、菜市场等公共设施,同时自买地皮的商户与个人也开始兴建房屋,这些工程大多由蜀华实业公司承包。

这一时期,蜀华实业公司承包工程甚多,业务繁忙,对人才需求不断增加,但难以招募到经验丰富的工程技术人员,只能招收数十名高中毕业生,经过相关培训后分配到各工区工作。这批人中涌现出不少优秀的工程技术人员,如解放后任西南建筑公司二处主任的冯克强、成都市建工局原处长宋伟儒等。后来,蜀华实业公司正是依赖这些优秀的工程技术人员,承包了四川境内不少大型建筑工程,成为四川建筑业界实力首屈一指的建筑承包企业,对成都、重庆乃至全省的城市建设有着重要影响。

自蜀华实业公司始,成都才真正有了承包建筑工程的企业,改变过去雇佣私人建房的情况,城市中陆续涌现出许多新型房屋。不仅如此,蜀华实业公司还发起或入股蜀华砖瓦厂、川康毛织公司、西南矿业公司、新华皮革公司等规模较大的新型企业,为成都实业发展奠定了基础。

1956年,响应国家号召,蜀华实业公司实行公私合营。1958年6月,成都市第二工业局决定,公司及其工厂停止运作,其职工分别调入成都水泥厂、耐火材料厂等国营工厂,蜀华实业公司的历史宣告结束。

(原载《成都文史资料选编》(工商经济卷),有删改)

来源: 成都市武侯区地方志办公室
终审:何晓波
分享到:
关闭本页 【打印正文】
×

用户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