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文化纵横>史料之窗>详细内容

中国高考大事记(1952—2019)

作者:四川省地方志工作办公室 来源:四川省地方志工作办公室 发布时间:2019-06-09 19:19:23 浏览次数: 【字体:

中国高考大事记

(1952—2019)

1952年    中国建立起全国统一的高等学校招生制度。统一高考招生能更好地显示出公平,也适应了当时国家快速选拔人才的需要。



1952年全国高考准考证(图片来自网络)

1977年 邓小平出任国务院副总理,分管文教,主持恢复高考。恢复高考改变了千百万人的命运,挽救了中国教育,也挽救了整个中国。



1977年10月12日,国务院批转教育部《关于1977年高等学校招生工作的意见》,正式恢复高等学校招生统一考试的制度。10月21日开始,新华社、《人民日报》、中央人民广播电台等各新闻媒体,都以头号新闻发布了恢复高考的消息,广大群众,特别是上山下乡知识青年更是欢呼雀跃,奔走相告(图片来源:文献南阳的博客)


1977年大学及中专招生文化考试准考证(图片来自网络)



1977年高考招生简章(图片来自网络)

 1978年    全国首次实施高考统一命题,分省录取。分省录取的制度基本沿用到现在。



1978年高考,全国首次实施统一命题,分省录取(图片来自网络)

 1981年   理科中增加了生物科。



1980年,少先队员施展,13岁,465分,考上中国科技大学数学系。出生在山沟沟里的施展,斯文好静、爱好音乐,酷爱吹笛,成为那一年高考的佳话(图片来自网络)



1980年,一高中教师在考场外鼓励学生(图片来自网络)

 1983年   教育部正式提出“定向招生,定向分配”的方法,规定在中央部门或国防科工委系统所属的某些高等院校,按一定比例面向农村或农场、牧场、矿区、油田等艰苦行业定向招生。

1983年   英语被正式列入高考科目。



1983年,上海高校的研究生在联谊活动上的“英语角”用英语热烈交谈。英语已在该年正式成为高考科目(图片来源:新华网)

1985年   教育部规定:可以从参加统一高考的考生中招收少数国家计划外的自费生。一向由国家“统包”的招生制度,变成了不收费的国家计划招生和收费的国家调节招生同时并存的“双轨制”。

 同年    从美国引进标准化考试,并于当年首先在广东省进行了英语、数学两科的试点。



1985年,第一批国家计划外的自费生。这一年,一向由国家“统包”的招生制度,变成了不收费的国家计划招生和收费的国家调节招生同时并存的“双轨制”(图片来自网络)

1985年后   高考改革的总体趋势向减少高考科目方向发展。先是将理科7门、文科6门各减为3+2共5门,上海则实行3+1方案。

 同年   国家教委决定在北京大学等43所高等学校进行招收保送生的试点。



1986年农历正月初一(春节),上海,恢复高考后求知的年轻人,图书馆自修室内座无虚席(图片来自网络)



1986年全国高考准考证正面(图片来自网络)



1986年全国高考准考证背面(图片来自网络)

1989年   国家教委决定将标准化考试逐步在全国推行。



1989年7月7日,北京市第五中学,考生正在答题(图片来自网络)

1996年   中国高等教育试行并轨招生,高校学费开始增加。



1996年,报纸上刊登的高考录取名单(图片来自网络)

1997年   普通高校招生并轨改革。



1997年7月8日,长沙市一中考生兴高采烈步入考场(图片来源:红网)

 2000年   一直由国家“全包”的师范专业也实行收费,招生并轨改革完成。



2000年1月,北京进行春季高考试点改革,做出了积极探索(北京日报记者 李继辉 摄,图片来源:北京日报)

2000年至2004年   2000年之前,中国高考一直实行全国一张卷。从2000年到2004年,全国开始实施“统一高考,分省命题”的组织方式,越来越多的省份加入自主命题行列。



2002年北京市高考首次自主命题,同时“3+X”正式取代“3+2”模式。图为2002年6月12日,在北京市第二中学,家长和学生一同填写志愿表(北京日报记者 吴镝 摄,图片来源:北京日报)

2003年   经国务院同意,教育部决定,自2003年起将高考时间提前一个月,高考时间固定安排在每年6月7、8、9日。

 同年    因为非典(非典型肺炎,又称严重急性呼吸综合征、SARS),这一年高考,考生测量体温才能进考场。



2003年非典期间,参加高考的学生探热(图片来源:信息时报)

2003年   教育部批准首批22所高校开展自主招生试点。作为一种新的选才方式,具备自主招生资格的高校已有90所;类型逐渐增多,有“自主组织测试”“校长实名推荐制”“自主招生联考”等形式。



2003年6月7日,考生在山西省实验中学考点答卷。从这一年开始,高考考期从7月提前至6月(图片来自网络)

2008年   中国开始启动《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与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2010年2月,公布公开征求意见稿,7月发布经中央政治局审议通过的全文。文件明确提出,要逐步形成分类考试、多元录取、综合评价的考试招生制度,为高考改革指明了新的方向。



2008年7月3日,四川地震灾区延期高考举行,德阳人民医院的“病房考场”内,4名东汽中学考生正在填写答题卡(图片来自网络)

2014年9月   《国务院关于深化考试招生制度改革的实施意见》指出,要“创造条件逐步取消高校招生录取批次。2015年起在有条件的省份开展录取批次改革试点”。



2014年6月7日高考第一天,成都一考点学生家长在考场外守望(图片来源:中国教育在线)

2014年12月16、17日   教育部陆续出台《关于加强和改进普通高中学生综合素质评价的意见》《关于普通高中学业水平考试的实施意见》《关于进一步完善和规范高校自主招生试点工作的意见》《关于进一步减少和规范高考加分项目和分值的意见》等四大高考改革配套方案。



2014年6月8日,在济南市的山东省实验中学考点,考生们在结束高考后离开考场。当日,全国部分地区2014年高考结束。据统计,今年全国高考报名人数为939万人,较2013年增加27万人,增幅3%。全国高校计划招生698万人,其中本科363万人,高职(专科)335万人(新华社记者 徐速绘 摄,图片来源:新华社)

2014年   全国有16省(区、市)实行分省命题,统一命题的有15个;2015年,新增江西、辽宁、山东3省实行高考统一命题,使用全国统一命题试卷的省份增至18个。



2014年6月8日,在贵州省贵阳市第六中学考点,一名考生在高考结束后振臂呐喊(新华社记者 陶亮 摄,图片来源:新华社)

2016年   全国有26个省选择统一命题,北京、上海、天津、江苏、浙江5省(市)还是分省命题。



2016年6月7日,海南省琼海市的考生与老师击掌,从容进入考场。当年全国高考人数共940万人( 新华社发,蒙钟德 摄)

 2017年   被称为“新高考元年”,新高考在浙江、上海两地展开,高考综合改革试点进入关键时刻。



 2017年6月5日,安徽六安,被称作为亚洲最大“高考工厂”的毛坦厂中学校门外,万名家长与居民夹道欢送今年的高考考生们奔赴“前线”,以至于当地需要出动警车为送考大巴开道(图片来自网络)

2018年3月21日    教育部印发《关于做好2018年普通高校招生工作的通知》,对2018年高校招生做出部署。《通知》指出,要进一步提高中西部地区及人口大省高考录取率,中央部门所属高校要向重点高校录取比例相对较低的省份倾斜;全面取消体育特长生、中学生学科奥林匹克竞赛、科技类竞赛、省级优秀学生、思想政治品德有突出事迹等全国性高考加分项目。









208年2月26日,广西钦州市第一中学举行2018年春季学期开学典礼暨高考百日誓师大会(图片来源:钦州市第一中学网)

2019年5月6日   2019年全国普通高校招生考试安全工作电视电话会议召开。教育部党组书记、部长陈宝生在会上透露,2019年高考报名者达1031万。



2019年5月6日,2019年全国普通高校招生考试安全工作电视电话会议召开。当天会后,2019年四川省普通高校招生考试安全工作电视电话会议在成都召开,副省长杨兴平在成都主会场出席会议并讲话(图片来源:四川职教网)


来源:四川省地方志工作办公室


整理:四川省地方志工作办公室


来源: 四川省地方志工作办公室
终审:何晓波
分享到:
关闭本页 【打印正文】
×

用户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