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文化纵横>史料之窗>详细内容

【方志四川•技艺拾珠】廖子瑜画蝇几成真

发布时间:2019-05-23 09:43:11 浏览次数: 【字体:

 四川什邡徐家场下街,有一家廖姓苏裱铺,名“举墨斋”。店主廖举之,为邑中大族,其幺叔廖子瑜,一介布衣。清光绪中叶,曾随亲友于外任作幕僚,其人学问渊博,游历大江南北。晚年返回家乡,寄居于族侄家,耽情于书画、吟咏。其书法精真、草、隶、篆,楷主王体,还擅甲骨,钟鼎文,偶尔写蝌蚪文,也很有古风古韵。其绘画工笔与白描人物各臻其趣,又喜欢作天人神佛彩卷,作释道教诸佛诸神图,绘下不少精彩作品。他所画人物,很有“扬州八怪”的神韵,工笔彩绘花鸟虫鱼神形毕肖。其所作的一幅烧焦的典当当票图,当票明暗,木版字迹与当铺管事的画押、用印、烧糊的月牙形缺口等,就像一张单据贴于黄绢上,观察之细致入微,使人惊讶。有一天,作一工笔苍蝇,还未画完,有友人来访,闲谈中,友人几次扬手欲挥走宣纸上的青蝇,后来恍然大悟,彼此大笑。廖子瑜曾为友人临墓王羲之兰亭集序屏一幅,不仅气韵酷似右军体,其仿照加盖的乾隆御宝及各名家钤记,无不神似,真是书画双绝的墨宝,显示其天姿的聪颖和卓越的艺术才能。其所作的一幅达摩渡海图,虬髯担一履,踏一苇而穿行于天风海涛中,神采奕奕,线条遒劲高古,构思别具一格。

达摩渡海图(图片源自网络,与文无关)

 子瑜先生处于乡村,与辞官归来的灵莹子冯庆樾过从甚密,经常在一起饮酒作诗,互相唱和,两人小楷均工“灵飞经”,神韵一致,彼此常诗论书法艺术心得。冯氏评子瑜人物画白描功力:“流利处线条若行云流水,顿挫处似屋漏之痕,面部表情,善肖其心理。观所作竹林七贤图,阮籍疏狂,文举敦厚,稽康激厉,山涛旷达,无不在三描两笔间,于眉纹眼神中呼之欲出。”这实实表达出廖氏在构思每一画面时,达到个人与描写物象心灵交通的境界。廖子瑜的书画成就被收入《益州名人书画录续编》(成都古籍出版社印行)中。

 廖子瑜多才、博学、兴趣广泛、通诗文、嗜文物,这都为其书画造诣注入丰富营养。他常告诫向他求教的晚辈说:“凡作书画者若是胸中无点墨,必然脱不了匠、俗、浮三气,大千世界,汲取无穷,要减少三气,无它,作到老,学到老。”他本人一生真正实践了“行万里路,读万卷书。”他总是手不释卷,如他案头上摆着一部原拓孙过庭《书谱》,他用朱砂,把每个字圈点再圈点,因而其所作草书条幅,不全似古人又有阐发,飘洒中又体现新的意绪。

 廖氏晚年,曾作有不少明代名家赝品,其用笔、落款、用章,无不惟妙惟肖,传播县域内外不少。这位奇才终以穷困潦倒,年近八十卒于乡。


分享到:
关闭本页 【打印正文】
×

用户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