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文化纵横>史料之窗>详细内容

数据见证四川改革开放40年

来源:新华网 发布时间:2018-08-24 14:44:00 浏览次数: 【字体:


四川省对外开放经历了从对外贸易到双向投资,再到国际合作的探索,全面促进了开放型经济的发展。一组组数据见证着四川省40年改革开放的坚定步伐。

坚持量质并举
开放型经济稳步发展

  四川省对外贸易发展迅猛。四川国际经济贸易研究所数据显示,1978年~2017年,四川省货物进出口从0.4亿美元扩大至681.2亿美元;外贸经营队伍从20多家发展到外贸备案企业2万多家、实绩企业4400多家;农产品出口占比由85.1%下降至2%,机电产品占比由7.1%上升到82.9%。

  利用外资方面,四川省实现了跨越式发展。40年来,四川省累计审批外商投资企业1.1万家,合同外资金额658.44亿美元,实际利用外资852.04亿美元;实际到位外资从1986年开始统计的0.15亿美元跃升至2017年的81.6亿美元,占该省企业总数1%的外商投资企业贡献了约10%的企业营业收入、12%的税收、超过60%的进出口额。来川落户世界500强企业达到331家,其中境外世界500强235家。

数十万成都造小汽车乘着火车去外埠(图片来源:四川在线)

  对外经济合作方面,四川省取得了显著的成效。据了解,四川省对外承包工程完成营业额从1981年开始统计的0.097亿美元发展到2017年的39.3亿美元;国际合作机制达到18个,境外商务代表达8个。“一带一路”经贸合作由点及面、全面突破,2017年四川与沿线国家贸易增长近80%,四川省约1/3的对外贸易、4/5对外承包工程布局沿线国家。

2018年8月21日,首届中国大熊猫国际文化周在北京举行(图片来源:四川在线)

坚持开放驱动
促进经济社会全面发展

  通过40年的发展,四川省经济指标稳步增长。2017年,四川省外贸进出口总额占GDP比重由1978年的0.4%上升为12.5%,出口占比由1978年的0.12%上升为6.9%。利用外资占全省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的比重从1985年的0.31%提高到1.83%。涉外税收逐年大幅度增长,占财政收入的比重显著提高,2017年该省外商投资企业上缴税金115.4亿元,占全省税收的9.1%。

中国(四川)自由贸易试验区(图片来源:人民网)

  经济体制机制改革方面,四川省按照WTO规则和现代企业制度要求,逐步建立完善外经贸政策促进体系,推进行政管理体制和审批制度改革。四川自由贸易试验区构建“清单制+责任制+督查制”模式,159项改革试验任务全面启动,国家推广的123项改革试点经验实施122项。

中国(四川)自由贸易试验区川南临港片区(钟欣 摄 图片来源:中新网)

坚持夯基搭台
对外交流水平不断提升

  四川省的开放平台经历了从无到有再到不断完善的过程。目前,四川省具有8个国家级经开区、8个国家级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4个保税物流中心、9个各类进口特殊商品指定口岸。此外,四川省的中德、中法、中韩等国别合作园区正在加快建设。自贸试验区已成为四川对外开放先行区。

2018年8月22日23:30,伴随着嘹亮的汽笛鸣响,一列满载着空调、电梯及挖掘设施设备的班列缓缓从成都青白江城厢中心站驶出,标志着中欧班列(成都)直达阿拉木图班列正式开行(图片来源:四川在线)

  通过40年的努力,四川省基本破解了“蜀道难”问题,构建了国际通道,打造出“空铁公水”立体交通网络体系。


2018年7月3日下午15:45分,随着国航CA423航班载着275名乘客从成都双流国际机场起飞,成都直飞伦敦航线正式复航,首航客座率高达95%(图片来源:四川在线)

目前,四川省开通了国际航线106条、国际班列线路16条,中欧班列(蓉欧)累计开行超过2000列;形成进出川大通道30条,高速公路通车里程超过6820公里,居西部第一。


2018年8月16日,川航首架身披熊猫彩绘新装的A350飞机,搭载300多名旅客从成都飞往北京(图片来源:四川在线)

来源: 新华网
分享到:
关闭本页 【打印正文】
×

用户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