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文化纵横>史料之窗>详细内容

【历史文化】“蜀道教授”蔡东洲:一遍遍重走蜀道,又找到了三位“新朋友”

来源:封面新闻 发布时间:2024-07-25 15:17:51 浏览次数: 【字体:

“蜀道教授”蔡东洲

一遍遍重走蜀道又找到了三位“新朋友”

谢 杰 黄晓庆

编者按:一年,365天。一棵树,只能长粗一根线,肉眼难见。而为护此青绿,四川广元剑阁县,蜀道上,翠云廊里,有一群人每天都在为古树常青书写着时代密码。封面新闻推出主题为“护此青绿”系列报道,讲述蜀道翠云廊人“把古树名木保护好,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好”的故事。

“过去一年,我又找到了三位‘新朋友’:明朝剑州知州李璧,清朝梓潼缙绅潘浡,广元知县曾逢吉,他们都是翠云廊上的种树人。”

蔡东洲,西华师范大学历史学教授、蜀道研究院学术委员会副主任,致力于蜀道研究30余年,被称为“蜀道教授”。

7月20日,蔡东洲接受封面新闻记者专访。他说,为了不忘蜀道上的“老朋友”,他多次走在这条古道上;也因为走在古道上,寻找和结识了不少“新朋友”,感到其乐无穷。

“蜀道教授”蔡东洲(马晓玉 摄)

用情感知

蜀道这位“老朋友”

一条古蜀道,绵延三千里。

2024年7月上旬,刚结束金牛道昭化至梓潼段的再次考察,蔡东洲将沿线三国文化的遗迹点位和历史传说重新调研了一遍。除电脑里数个文档,他还有一个厚厚的随身笔记本,昭化之费祎祠墓、鲍三娘墓、天雄关三义庙及碑刻,梓潼金牛道附线之龙台道、紫云道、卧龙山的蜀汉文化遗迹和传说……密密麻麻,写的都是关于“蜀道”的思考。

“过去一年,十多次考察,又走了蜀道上的一些点位。”蔡东洲说,翠云廊、拦马墙、松林桥,金牛道、米仓道……不停行走在蜀道上,除了用学术眼光研究蜀道,更是用情去探访蜀道上的“老朋友”:蜀汉文化遗迹。“每去一次,都有不同的感知,对古道的情感更深了一点。”

蔡东洲教授,年少外出求学,就从米仓道走出大巴山。从读研究生开始,他的学术研究视野就与古蜀道密切相关。几十年来,围绕蜀道,蔡东洲的研究,涉及巴蜀文化、三国文化、山城寨堡、地方档案、碑刻题记、川陕苏区等多个领域。这些领域都可以说是他在蜀道上结识的“朋友”。

去年,四川成立蜀道研究院,从蜀道考古调查、蜀道文化与生态传承普及、蜀道资源数字化建设研究等八个研究方向打造蜀道研究高地。蔡东洲积极参与其中,并参与由国家文物局组织的蜀道考古调查工作。

在蜀道研究院,蔡东洲的身份是学术委员会副主任,通过这个平台他接触到更多研究蜀道的专家学者,感受到大家对蜀道的投入和热爱。

蔡东洲说,“希望能向全国甚至全世界介绍蜀道这个‘老朋友’,向世界传递来自蜀道的声音。”

蔡东洲在蜀道上(受访者供图)

行道树里

找到三个“新朋友”

如果说在蜀道上旧有的研究方向是“老朋友”,那么对蔡东洲而言,研究蜀道,就是通过“老朋友”找寻“新朋友”。一个又一个研究成果,就是在蜀道上找寻到的“新朋友”。

“过去一年,我在蜀道上又找到了三位新朋友。”蔡东洲说,他们分别是明朝剑州知州李璧、清朝梓潼乡绅潘浡、广元知县曾逢吉,“这三位虽然都是蜀道历史上的‘老朋友’,但这一次他们有了新身份,又成了‘新朋友’——都是蜀道行道树的种树人。”

与以往研究不同,最近一年,蔡东洲把研究重点放在了蜀道“行道树”上。他从历史文化学术视角,从历史长河及文献中,梳理出多位“种树人”,研究“蜀道种树人”的种树故事。

经前期初步研究,蔡东洲发现,这三位“种树人”的种树故事各有不同:明朝剑州知州李璧,组织整治官道“以石砌路”“两旁植柏树十万”,成就“三百长程十万树”的辉煌。清朝梓潼缙绅潘浡及其子孙种树四万株,成为翠云廊“四万株松之斋”的主人。广元知县曾逢吉,金牛道行道树种植的“另类”官员,他不按上级规定种柏树,在金牛道上种植行道桑树的“奇行异举”,给行道树增添了新的作用,给沿线百姓增加收益。他们在蜀道上栽种行道树的相关地方,不仅有确切历史文献记载,而且有古树、碑刻等实物证明。

“翠云廊是世界上现存最大的人工古柏林,是我国先民栽种行道树文化传统的最好历史见证,被视为生态文明的标本和范例。”蔡东洲说,“面对这份厚重的遗产,人们自然不会忘记历朝历代的种树人。遗憾的是,历史文献并没有把他们都记载下来,只有个别栽种行道树的功勋卓著者,才得以名存史册,流传至今。”

这一次,蔡东洲想做的,就是研究历朝历代“蜀道种树人”,去剖析翠云廊为代表的这些行道树,基于什么原因种,为什么历朝历代都要种,这种人类与自然和谐共生的文化传承给当今又有怎样的时代启示。

蔡东洲(左一)团队在米仓道南江段进行踏查(受访者供图)

蜀汉文化与蜀道古树

不忘“老朋友”结识“新朋友”

对于蜀道,蔡东洲坚持“关注一个问题深入研究下去”。

20世纪80年代,蔡东洲考入南充师范学院(现西华师范大学),专业是历史教育,后又攻读中国古代史研究生。大学时期,他主修宋元史,开始初步研究巴蜀文化和蜀道历史。“比如宋、金、蒙川陕战场,三方都在争夺蜀道的控制权。安丙主政四川时,整修蜀道交通条件,改善蜀道运输,虽然出自政治军事的需要,也方便人员往来。”蔡东洲说。

蔡东洲说,研究蜀道种树人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工作,同时对旧有研究方向“蜀道与三国文化”有了新认识,也得着力。

三国文化也是蔡东洲研究中的“老朋友”。早在1993年,参与撰写《三国文化历史走向》,就涉及三国历史人物与蜀道关系。这一次,在蜀道“老朋友”话题中探寻“新朋友”,蔡东洲将研究重点落实在蜀道文化遗存的点位上去。

面对千年蜀道古道,已有众多专家学者漫漫求索。蔡东洲说:“各学科、各领域、各地方齐齐发力,将蜀道串点成线,围绕具体问题,深挖千年蜀道文化内涵及保护利用,就能给这个时代和时代中的大众,带来更多历史文化的滋养,让蜀道文化、蜀道精神绽放时代新韵。”

来源:封面新闻

采写:封面新闻记者 谢杰 黄晓庆

来源: 封面新闻
终审:唐志昂
分享到:
关闭本页 【打印正文】
×

用户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