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文化纵横>史料之窗>详细内容

【文史英华】三苏文艺创作解读(七)‖翟晓楠

作者:翟晓楠 来源:四川省地方志工作办公室 发布时间:2024-02-18 15:04:20 浏览次数: 【字体:

本文载《巴蜀史志》2023年第3期

三苏文艺创作解读(七)

翟晓楠

通才达识:苏轼生命的宽度

苏轼视野开阔、兴趣广泛、博闻强记,在水利、教育、美食、音乐、医药等领域对中华文化颇有贡献。

水利:朴素的系统生态观

身为官员的苏轼多次参与水利工程,更难得的是他具备朴素的师法自然理念和生态系统思维,而且他还精准核算成本、支出来源以及工程效益,对当下颇有启示。

苏轼任职杭州时,西湖的生态、航运、用水危机凸显,一是百姓在西湖中种植葑(菱白根),导致西湖水域面积下降;二是潮水侵袭,六井荒废,百姓用水受限;三是运河淤塞,航运能力减弱。

苏轼拿出了整体疏通水系、尊重自然肌理系统治理西湖水环境的方案:用茅山一条河专门接收江中潮水,盐桥一条河专门接纳湖水,疏通二河通航;再建造坝堰闸门作为积蓄和排泄湖水的枢纽,江中的潮水不再流入城市;用剩下的物力人力修复6井,又把菱白根搅拌淤泥堆积在湖中,筑成南北长30里的长堤以便通行(并形成了苏堤春晓的地标性景观);再招募人员在湖中种菱角,使菱白根不再生长,并设置3座石塔于禁种植物水域(又增加了三潭印月的地标性景观);种植菱角的收益用来修湖,再取一些救荒剩余的钱招募工役;堤筑成后,种上木芙蓉、杨柳在堤上,看上去就像图画一样,杭州人称之为“苏公堤”。这项西湖治理工程泽被一方,惠及今人,至今还是杭州市的文化地标。

贬谪惠州期间,苏轼听闻广州城百姓没有干净的饮用水,日常只能饮用咸苦水,他就给广州知州王古写信,详细介绍如何从城外以引水入城,原理近似自来水。

教育:兼收并蓄、尊重个性的教育家

苏轼在教育模式、学习内容、求学态度、学习方法等很多方面对当下教育都很有借鉴意义。

在学习内容上,苏轼主张兼收并蓄,丰富阅读。他认为儒释道各家都有自己的精华,都在贡献智慧,就像每一条江河都要流到大海,无论是大江还是小溪,都有它的价值。

苏轼主张教育应尊重个性与所长,反对按照一个模子培养学生,正如他说:“地之美者,同于生物,不同于所生。”

陈鹄《西湖耆旧续闻》曾记述40多岁的苏轼每日做功课,抄写《汉书》(通行本《汉书》大约80万字),而且已抄过3遍,随便举出一字就能背诵此字所在段落。《春渚纪闻》补充,苏轼抄书不仅是为了积累学问,也是练习书法。每抄一遍书,就换一种字体,抄完一遍,一种字体就练成了。

教育对于苏轼来说也是肯定自我价值的方式。苏轼接到贬谪儋州的诏令,就确定自己到海南是“天其以我为箕子,要使此意留要荒”,他到海南要像到朝鲜传播中原先进文化的箕子一样给海南带来文化的曙光。他到海南开办学堂,使得这块“蛮荒之地”弦声四起。

值得一提的是,苏轼还是游学和终身学习的模范。他从父亲的生活经历和自己少时跟随父亲交游的感受,意识到实际生活环境中去学习的重要性,此后步入仕途,始终把宦游当成游学;于此紧密联系的是终身学习,向前贤师长学,向朋友圈学,向黎民百姓学,向现实生活和山水形胜学,走一路学一路,无论身处顺境还是逆境,不懈地取长补短、丰富和成就自我,直到生命终结。这是他之所以能成为苏轼东坡的重要秘诀。今天我们传承弘扬东坡文化,这一点特别值得重视、研究和传播。

美食:一个老饕的“自我修养”

苏轼之前的文人不怎么在作品中表达对饮食的感受,这位老饕却从不避讳他对美食、美酒的热爱,甚至还大声宣告“聚物之夭美,以养吾之老饕”。

刚被贬谪到黄州,苏轼见到山上茂林修竹,长江水环绕着黄州城,他想到的是这里必然有嫩香的竹笋和美味的鱼。他写下:“好竹连山觉笋香,长江绕郭知鱼美。”

苏轼在美食的创造,还在于他详细写下自己开发的菜谱。《猪肉颂》:“净洗锅,少著水,柴头罨烟焰不起。待他自熟莫催他,火候足时他自美。黄州好猪肉,价贱如泥土。贵者不肯吃,贫者不解煮。早晨起来打两碗,饱得自家君莫管。”这项菜谱就是后世东坡肉、东坡肘子的雏形。

苏轼书写美食并不是浅薄地夸赞美食滋味,他贬谪时生活艰苦,常常饮食不给,《菜羹赋》中“水陆之味,贫不能致,煮蔓菁、芦菔、苦荠而食之”写的就是这种状况;而是以饮食与书写饮食的体验来对抗物质的匮乏与生命的苦闷,旷达自在地活着。

音乐:开拓、创新的词作者

苏洵颇会弹琴,他赴夜宿长江,就曾为二子演奏古琴,但苏轼并没有继承父亲在音乐上的技能,他曾自嘲:“子瞻常自言平生三不如人,谓着棋、吃酒、唱曲也。然三者亦何用于人?子瞻之词虽工,而多不入腔,正以不能唱曲耳。”

宋代,词是配乐演唱的歌词,有音乐才能的词作者往往能自度曲,柳永、周邦彦等就是如此。苏轼虽是一代词家,但是当时对他词的负面评价集中于“不协音律”。

苏轼对于音乐也并非全无创建,他曾开创将自己喜欢的文学作品改写成词的传统,也就是“隐括词”。比如,他将陶渊明的《归去来兮辞》隐括成《哨遍》,就是为了演唱。很多人也都模仿他的做法,将自己喜爱的其他体裁的作品隐括成词。隐括词也成为一种特异的词学现象,体现了苏轼的开拓、创新意识。

医药:儒而通医药

宋代不少文人热衷于记录、分享药方、养生方,甚至还能治病救人,苏轼就是个中代表。他曾遏制瘟疫,他的养生方、药方还被后人收录入《苏沈良方》。

通常,大灾之后必有大疫。苏轼在杭州时,先后遇到洪涝、旱灾爆发,粮食短缺,价格飞涨。他在采取多种措施赈灾救民的同时,提早做好灾后疫病流行预防工作。当时,瘟疫快速蔓延,感染者越来越多。苏轼立即捐出同乡巢谷早年秘传给他的药方圣散子方,广泛招募医生和懂医术的僧人分赴疫区,按圣散子方采买中药材,熬制药汤,分发给患病百姓服用;又筹措资金,捐出积蓄,设置安乐坊,瘟疫爆发就请医生在安乐坊坐诊,控制疫情传播。

圣散子方也被收录入《苏沈良方》,此书除了记载临床各科的验方,还论述了医理、本草、灸法、养生、炼丹等内容。苏轼对于药方、养生的兴趣,是宋代儒医文化的体现。宋代,士大夫们热衷进行医学文本交换,他们以这种方式进行医学探讨,打破医药知识的垄断,广泛传播药方让更多人受益。

特别提示

转载请注明:“来源:方志四川”

来源:四川省地方志工作办公室

作者:翟晓楠(眉山三苏祠博物馆文博馆员)

配图:方志四川

来源: 四川省地方志工作办公室
终审:唐志昂
分享到:
关闭本页 【打印正文】
×

用户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