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文化纵横>史料之窗>详细内容

【历史文化】“中国信史”漫谈‖韩小东

作者:韩小东 来源:四川省地方志工作办公室 发布时间:2024-01-22 14:48:19 浏览次数: 【字体:

“中国信史”漫谈

韩小东

大三要选修,在甲骨文和明史两门课之间踌躇,最后还是选了明史。

教明史的是北师大历史系教授、博导顾城先生。起初不知先生大名,只是觉得明史比甲骨文更贴近日后的生活。没想到30年过去了,每每谈起历史,都要想到顾城先生,想起他的治学严谨。说来也奇怪,读书时没有过多的在意,但先生的风范似乎生了根脚,久久不能忘记。

最早是听宿舍里最活泛的“小地主”说,顾老先生很古怪,别的博士生导师带学生,像放养,一带十几个,一下课前呼后拥的,像个名角。顾先生却只肯收那么几个,而且研究生报到注册后,并不是忙着先开张,滔滔不绝地开坛讲学,而是默然拿出一长串必读的数目,要他的学生去北京图书馆查找借阅、自行研读。于是我们常能看见西南楼宿舍,总有挎黄书包,骑自习车,飞奔北图苦读的身影,日日不辍。

3个月后,先生会听听学生的谈吐,然后再列书目,再让去研读。如同一位老道的中医,从治学基础的虚实、学风脉搏的沉浮,望闻问切,对症下药。等坐冷板凳的功夫成了,治学的元气根基扎实了,再正式入门,鞭辟入里,循循善诱地执导。

我们是本科生,自然没享受过那样的待遇和洗练。

“信”是历史学的前提和灵魂,“著信史”说起来容易做起来很难,特别是现在网络历史文学的兴起,“信”字大都被作者们抛到了一边,远不曾被记起。顾先生和师大的老学究们一样,都秉持“文不轻作”的治学传统,最大限度地保持客观、清醒与自律,免了贻误后世之嫌。先生一生名高才博,专著也不过薄薄两册,一部《明末农民战争研究》,一部《南明史》,却足以托起在明史研究界与吴晗比肩的分量和地位。只是弟子不多,重学轻利,名气稍逊罢了。

顾先生一生搜集研读了国内大部分史志,费了大量功夫用在探究这些史志成书的考据过程,对作者和资料引用的演变,引据的增减、改变和夹带的私货都门清,了如指掌、秋毫不差。所以,每逢有了国内外明史界研究的最新成果和重要文章,只是看看作者引用的一大串论据,价值和可信度就可了然。

信史重在考据,加上出土的文物印证。不然就是信口开河,自己臆想的造物。同样不加考据、信手拈来,不究天人之际、不通古今之变,只想成一家之言,那历史就真成了“任人打扮的小姑娘。”这样的东西怎能拿来资政、育人、传脉呢?那些说没有信史的人,就是在否定当下的自己,可触摸的真实存在,在他那里也变成了虚无缥缈的假货。从逻辑上推捋,现在的他被后人探究,也是不存在的了。

2022年10月26日至28日,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在陕西省延安市、河南省安阳市考察。这是28日下午,习近平在安阳市殷墟博物馆考察(新华社记者 鞠鹏 摄,图片来源: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网)

习近平总书记在河南安阳考察时指出:“殷商甲骨文把中国信史向上推进了约1000年。”中国信史就是依据真实可靠的记载著述,最大限度地接近原貌的历史,其中包含了对中国历史的敬畏,不计名利的自觉和操守。

历史是一个民族的记忆,总有一些人在默默守护。如同睡眠中坚定值守的那一部分脑细胞,避免肉身沉睡不醒,一次次把我们从纷乱的睡梦中叫醒来。

顾城老师如是,期望身边的历史爱好者亦如是。

特别提示

转载请注明:“来源:方志四川”

来源:四川省地方志工作办公室

作者:韩小东

配图:方志四川

来源: 四川省地方志工作办公室
终审:唐志昂
分享到:
关闭本页 【打印正文】
×

用户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