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族文化】诗化的记忆:“邛笼” 克莎民居
诗化的记忆:“邛笼”克莎民居
建筑是凝固的史诗,《后汉书·南蛮西南夷传》里有载:“垒石为屋,高十余丈,为邛笼……”
马尔康茶堡河流域的山谷,至今依然完整地保留着一种过去称为“邛笼”的藏式石碉房,数量有上百座,主要分布于马尔康市沙尔宗镇丛恩、哈休等村寨的河谷、半山腰方圆10千米范围内。
大多建于清代中晚期至民国时期,其形似碉房,建筑形状的上部貌似笼子,为“冒”字型,保持了嘉绒先民“垒石为室”的传统石木建筑风格,属于“石室文化”的“邛笼体系”建筑类型。
克莎民居
克莎民居
这就是被历史学家称为克莎民居的建筑,“克莎”在藏语里是“新房子”之意,即修建时间最早的房子,代表一种特殊的建筑风格,也指向一种特殊的地域文化。
在沙尔宗丛恩村落有十二座叫克莎的碉房:雅尔根·克莎、足·克莎、同足·克莎、额米·克莎、独乌·克莎、刹迪·克莎、嘎木迪·克莎、雅·克莎、班古·克莎、蒙古洛·克莎尼、蒙古洛·克莎嘎、森甲·克莎等。
基本上高六层至七层楼,达二十米左右。
克莎民居 -- 杨素筠
距沙尔宗镇人民政府3公里的克莎民居建于清代中晚期,有近六百年历史,传说是哈休村的第一座克莎,现仍在居住使用。
其为单体石木结构的7层平顶碉型民居建筑。平面呈长方形,坐北向南,底部东西长82米,南北宽10.75米,通高22米。
四周墙体用片石,黄黏土砌成,底部厚 1米,顶部厚0.6米,顶部及各层横梁平置于边墙。
横梁上铺小圆木和树枝条,上覆泥土夯筑而成屋面,底层为畜圈,东墙开门。
2楼为火塘兼容厅,门置于东西边墙,门外为一平台,3、4 层楼为寝室和粮仓,5、6层楼的东、南、西三面向边墙外伸出承木结构阳台,外绕栏杆为农作物、牧草晾架。
阳台平面呈“U”字形,宽1.25米。7层楼上前有平台(晒台)长4米,宽11.8米,后为经堂,经堂两侧边墙外各有一段阳台。
房顶西北角有一阳台,高1米,长、宽各4米。底层及2、3层中有石干墙支撑横梁,墙厚均 0.85米。4、5、6层和7层中有1-3根木柱支撑横梁。
2层楼南面边墙开一小窗,以上各层均开大小不等的观察孔,2层至房顶各层均设独木梯连接上下。
克莎民居
克莎民居的建筑,是一种兼堡垒于一体的建筑,主要是因为从清代至新中国成立初期的几百年中,沙尔宗曾是马尔康农区通往草地牧区的交通要道,而这里又十分偏僻、人烟稀少,时常有土匪出没,时有抢劫偷盗的事情发生,因此,当地居民修筑了这种既是居室,又具有防御功能的碉楼。
大门设在2层楼,外有木梯,可以随时收进2楼内,关上大门,住室就变成抵御土匪的堡垒,在房顶上可以居高临下,观察周围几百米乃至上千米范围的情况。
红军长征时,红四方面军一部在往返草地时曾借住克莎民居。
1989年1月,茶堡(克莎)民居被州人民政府列入州级文物保护单位。
茶堡河流域的每一座克莎的故事像风一样在历史里流传,渐渐诗化成记忆,凝固成史诗。
摘自《马尔康革命老区发展史》
来源:志中阿坝
供稿:马尔康市党史研究和地方志编纂中心
用户登录
还没有账号?
立即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