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06-14 17:50:44

【 庆祝建党百年征文】李定林‖坚守在黄泥大山下的应急人
——记古蔺县石宝镇综合行政执法办、应急管理办主任黄勇

作者:李定林 来源:四川省地方志工作办公室 发布时间:2021-11-22 10:08:46 浏览次数: 【字体:

0881141cf7474ada94a18748add5157c.png

坚守在黄泥大山下的应急人

——记古蔺县石宝镇综合行政执法办、应急管理办主任黄勇

李定林

2014年,一位在部队服役12年,其间先后荣立个人三等功1次、集体三等功2次,南京军区优秀士官人才奖三等奖2次、优秀士兵6次、优秀共产党员1次的军人,结束了自己的军旅生涯,回到古蔺。凭着他一身的军功章和过硬的本领,本可选择条件较好的县级部门,但他却主动申请到古蔺石宝镇工作。他说:“我是大山上出来的农民,我热爱那里的土地,希望回到家乡,继续挥洒我的青春和热血。”他就是古蔺县石宝镇综合行政执法办、应急管理办主任黄勇。

石宝镇,地处四川盆地南缘乌蒙山区,是古蔺县的一个偏远乡镇。矗立在境内的黄泥大山,海拔高达1480米,冬季常常是冰天雪地。坐落在黄泥大山下的镇政府,管理着192平方公里的“山头”和6万余人口。2020年,镇上成立镇综合行政执法办、应急管理办,两块牌子一套人马,管理着应急、安全、环保、森林防灭火、道路交通、市场管理、煤矿、非煤矿山、危险化学品、烟花爆竹等工作。办公室12个人承担整合后大大小小500余项行政执法条文的责任。黄勇2015年10月主动申请到石宝镇工作后,2016年6月任镇安办主任。虽然人们认为应急工作艰苦危险,“上面千条线,下面一颗针”,工作任务十分繁重,搞不好既有生命危险,又有政治风险,甚至可能把自己的铁饭碗打倒。可黄勇却认为,救人于危难之际,保护国家和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是转业退伍军人的天职;转业后能干应急管理工作,是非常有前途的一份工作,也适合自己才华的施展,非常乐意承担这项工作。而今天,黄勇以自己的实际行动,成为石宝镇人人称颂的名副其实的“应急人”。

应急谋篇扎牢基础

上任第一天,黄勇把应急人的职责铭记心里,决心用自己的青春和热血,守护全镇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帮助老百姓解决紧急难题,成为全镇人民生命财产安全的守护神。

“战胜守固,必精强兵;欲得强兵,必须坚甲利器。”多年的部队生活,黄勇对强兵取胜有着切身体会。“实选实练。平时多流汗,正是为了战时少流血。”“加强各项应急基础的训练,哪一块有短板就着重训练哪一块。”指挥员黄勇说,对于他领导的这支冒着风险干事的队伍来说,场上训练就是预演实践。黄勇深知:干部作风联着战斗力,而且是很强的战斗力。训风实则武艺精;考风正则士气振;演风真则实战强。只有闲时加强训练,战时才能有战斗力。在黄勇的严格要求和身体力行的带领下,这支应急队伍的日常训练精、准、实,成了小镇上一道独特的风景。

盘清家底心中有数,实施重点防控。这是黄勇领导的应急办人人每年心里都清楚的一份责任清单。

——1到5月森林防火。由于石宝镇的特殊地理环境,山高林深,全镇有 12万多亩森林,500亩以上的林区有57个。他们在全镇较高的山头建立了42个瞭望台,由村组干部和护林员负责;每天下午6点在瞭望台用手机视频拍摄一次传到镇上监管中心群里;签订11000多户责任书,实行镇、村、社、护林员四级包保,十户联防的森林保护制度。同时,严肃查处违规野外用火案件。2021年,他们严查违规野外用火48起,处理48人,拘留8人,并借机召开村民大会,以案警示。同时还建立健全了行政举报制度。

——6到10月防汛防灾。主要是风暴雨灾,特别是7—8月的主汛期,防滑坡防泥石流为重点,田土垮塌,道路崩塌,一旦有灾情,立即组织应急人到灾区抢险救灾,逐户核查灾情,及时把党和政府的关怀和温暖送到受灾群众身边。2020年受灾后核发65万元受灾款到户,群众十分满意。

——11到12月防冰雪灾害。每年冬季,气温都是零下4—5度,冰雪凝冻,道路结冰是常态。应急办每年都要储存30吨冰雪融盐,保障312国道出川通道的顺畅。特别是海拔较高、道路狭窄的5个村是监管重点,要求监管人员的手机必须24小时畅通,及时沟通信息,随时整装待发。

——明确全年监管重点和难点。煤矿、加油站、花爆竹等危险行业及企业,是应急办监管的重点和难点。全镇有扶贫、兴旺、隆石3个煤矿;非煤矿山有3个砖厂,1个沙厂;3个加油站、4个加气站和1个燃气公司;24家烟花爆竹经营专店。监管人员必须定期巡查。如今,煤矿全部实行智能化监控,矿井一有风吹草动,县上监控中心就会看到并会发出指令查看。

这些都是应急监管的重点对象,黄勇及大家都烂熟于心,并根据不同的对象,对照法规制定相应的管理制度和乡规民约。

应急攻坚破解民困

2017年,黄勇下挂到五星村兼任第一书记。因工作业绩突出,2019年又被派到离镇上7公里外的双华村任第一书记。 2019年3月,正是脱贫攻坚啃骨头的关键阶段,镇党委宋书记找他谈话,准备派他到比较艰苦的地方锻炼一下。他回答说:“我是一个共产党员,服从组织的安排。一定想办法干好。”于是他承担起双华村驻村第一书记的责任。这个村是出了名的告状村。长期以来,班子涣散软弱,失去村民信任,实名信访举报信件满天飞,一年就有近200封信件投向各级纪委和信访部门。刚去时,开村民会,会到一半就开始反映问题,村民之间就闹架散场。面对这样的困境,他首先拜访老党员、知名人士、村民代表,了解村民的具体诉求,逐户拜访调查。原来,这个村基础条件差,村上出行难、用电难、饮水难、致富难等问题没有解决,所以怨天尤人。一天,他到村副主任家拜访,察觉到电风扇转不起,一问才知电压只有80伏。于是,从解决用电难入手,切实为老百姓办实事。在电力公司的帮助下得以解决。两年间,为双华村共争取项目资金750余万元,解决了老百姓饮水难、出行难和产业发展难的问题。组织村民养牛养猪,脱贫致富,壮大村集体经济。助力建成专业养牛大户的脱贫产业园1个、养牛1000余头,每年向每户贫困家庭分红500—1000元,同时带动20多户养牛散户,全村人均纯收入从过去6000元提高到现在的12000元。经过努力,终于把一个软弱涣散村、信访大村和深度贫困村,建成农村基层党建先进村和脱贫攻坚典型村,各项工作多次受到上级肯定和表彰。2020年10月,黄勇被评为泸州市脱贫攻坚帮扶工作先进个人,2021年2月被古蔺县委组织部等部门嘉奖为“脱贫攻坚专项工作中做出突出贡献”。现在,这个村成了石宝镇脱贫奔小康的示范村。

他既是镇应急办主任,又是村第一书记。白天到村上工作,晚上就到办公室或在家里电脑上忙业务工作,做到事事“抓铁留痕”。 双休日则到各监管企业巡查,俨然是一个工作狂。爱人常常抱怨:别人家每年都利用年休假到处旅游观光,而只有你最忙。5年才休过一次假。“你一天忙到黑,一晚忙到亮,你究竟忙来干啥子。”黄勇说:“我与别人的工作不一样,我干的是人命关天的事……”

冰雪应急日解多难

2021年冰雪天气来临后,黄勇迅速集结镇应急队伍,迎着凛冽的寒风走村入户,向群众宣传雨雪冰冻天气安全防范知识,全镇16个村(社)留下黄勇和应急队伍同志们一串串深深的脚印。他们安全宣传、值班巡逻、道路清理、卡口管控、隐患排查,以高度的责任感、使命感诠释着应急人的应有担当。

1月8日凌晨1时,白雪茫茫、大雪封山,为防止夜间行驶车辆出现交通事故,黄勇和同事在石宝镇双丰村设置封路卡口。当他们一路步行巡逻到合马村地界时,发现路边设置的安全警示牌被雪风吹到公路外近40米的山坡下。看似一件小事,但若没有警示牌就无法给群众和车辆指引方向,极易误导。天一亮,数百名学生将途经这里上学极易发生踏空事故。山坡立面极其陡滑,黄勇从附近找来布条缠在双脚上,与同事手拉手向山坡下挪动,由于坡面结冰,当他们快要达到目的地时,脚下出现打滑,瞬间就摔滑了下去。黄勇紧紧抓住坡上的树枝,用力拉着同事慢慢地站了起来。他们重新绑好防滑装置,一起把警示牌抬起摆放到积冰湿滑的道路上,做完一切又继续巡逻去了。

“黄主任,我们村有个孕妇要生了,卫生院的车辆来不了,村医生无法处理,有生命危险,请求帮助。”天刚蒙蒙亮,黄勇还没来得及躺下休息,石宝镇五星村村干部又打来紧急求助电话。

道路结冰,车辆无法通行,产妇临产,情况紧急,面对这些情况,黄勇立即一边带着民兵应急队伍前往现场接送产妇,一边对接石宝镇卫生院做好接生准备。风雪中,仅用1个多小时,孕产妇被黄勇带领民兵应急队伍安全送到石宝镇卫生院顺利生产。

中午12时,镇医院告急,又有一孕妇即将生产,镇卫生院医疗条件无法处理,急需转院到古蔺县人民医院。冰天雪地,道路不畅,还未来得及吃上早饭的黄勇又迅速投入战斗。他立即带领应急队伍又是撒盐又是铲雪,与时间赛跑、与冰雪斗争,争分夺秒、埋头苦干,用超常的速度在冰冻路面上打开了一条生命救援通道。15公里的冰冻路,原本需要3个多小时才能完成的任务,他们只用了不到1个小时,孕产妇成功转院。

晚上11时,还在办公室加班整理村上换届资料的黄勇,应急电话突然又响起。电话里说石宝村一户农户家中失火,住房被烧,要求立即救援。黄勇同志立即丢下手中工作,带上应急人员和灭火器材向火场奔去,仅用30分钟火势得到有效控制,最大程度减少了老百姓经济损失。

在危难时刻,应急队伍是一支党和人民靠得住的队伍;在紧急关头,应急人是人民群众信得过的忠诚使者。累并快乐着,也是他们的一种特别享受,这是黄勇内心的真实独白。他说:“今年是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百年征程波澜壮阔、百年初心历久弥坚。我愿意,一直坚守在生我养我的这片乌蒙山上!我愿意,冲锋在安全生产和应急处突最前端!我要用浓浓的真情守护着乌蒙山上的父老乡亲!永远跟党走,扎根大山永不悔!”


作者简介

李定林,笔名茶客,四川古蔺人,泸州市交通综合执法支队退休干部。四川省散文学会会员,泸州市作家协会会员,泸州市作家协会副秘书长。爱好散文随笔写作,作品散见省市级刊物。2017年出版散文集《钥匙》。

来源: 四川省地方志工作办公室
终审:谢灵慧
分享到:
关闭本页 【打印正文】
×

用户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