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06-14 17:50:44

【 庆祝建党百年征文】杨力‖黎明盛开爱情花

作者:杨 力 来源:四川省地方志工作办公室 发布时间:2021-11-02 16:25:19 浏览次数: 【字体:

0881141cf7474ada94a18748add5157c.png

黎明盛开爱情花

杨 力

满仓来到金堂已经是1949年冬天。这个16岁就参军的山西娃,跟着刘邓大军一路浴血征战,20岁不到就因骁勇善战升任连长。此时,满仓所属的刘邓大军第7军第19师55团刚刚逼近金堂,驻守的国民党16兵团董宋珩部就慑于刘邓威力宣布起义。

满仓率领连队进入金堂没多打一枪一弹,心头自然不甘,头天晚上他还做梦参加了解放成都的战斗,第二天醒来就接到团部命令,全连官兵就地加入征粮队,负责到各地为部队征集粮食。满仓满心不悦,他只想打仗,不想征粮,可命令如山倒,不服从不行,噘着嘴的满仓身份已变,连长变成了征粮队队长。

金堂县是扼守成都的一道门户,西南面是广阔的川西平原,东北部则是山区和深丘地带。虽然董宋珩部已经起义,但溃散的国民党残部混同当地土匪仍不死心,全都跑到山上藏了起来,伺机作乱。

在所有土匪帮中,横行金堂最大的土匪头子名叫蒋正南。蒋正南念过学堂,又在成都受过国民党“反共游击训练班”培训,手下的喽罗多达上千人,是个非常顽固的匪首兼反共骨干。很多老百姓受他蒙蔽威胁,不敢接近解放军,更不敢把粮食拿出来。

征粮队第一次下乡,团长和金堂县第一任县长都来送行,他们身边还站着几位参加过长征的老红军,但为工作需要都留在了地方。这让满仓顿感肩头的压力,大家虽然不是在前线打仗,也是在用实际行动支持解放成都。

团长凝重地说:“大家任务不轻,土匪头子蒋正南四处搞破坏,而且非常狡猾,团部多次到蒋正南的老窝围剿,都没找到他的影子。”

县长走上前来,握着满仓的手说:“征粮工作任务艰巨,你们又不熟悉当地情况,县上经过研究,决定抽调几名当地干部加入征粮队。”

县长冲身后挥了挥手,走出来的却是几名年轻姑娘,其中打头的一个四川妹,身材娇小,五官精巧,看上去像个洋娃娃。很多北方兵一看就笑了,这么娇弱,有力气征粮吗?

“洋娃娃”看出了一双双目光的不屑,落落大方上前一步说:“是的,我身材不高,但志气高;我力气不大,但胆量大。别看我只有19岁,我也参加地下组织两年了,一个人摸黑走路从来不怯,如果有谁不信,咱们可以比比枪法,百步穿杨不敢夸,赏土匪心窝一颗花生米绝不含糊。对了,我叫凯英,叫我小英子也行。”

战士们全都笑了,有人还为小英子的伶牙俐齿鼓起掌来。这时年轻姑娘们依次上前作自我介绍,但满仓却对小英子看了又看;这个四川妹子,此时穿一身布衣布裤,脚上打着绑腿,眼神里透着果敢,一看就是有备而来。

征粮队终于开拔,去一个叫城厢镇的古镇,就是后来文化名人流沙河的故乡。这儿离县城有10多华里,历史上也是金堂最富庶的地方。一路上凯英讲起城厢,那儿也是她的出生地,依她的想法,去一个从小长大的地方征粮,困难应该不大。

征粮队进了城厢镇,情况却大出所料。在镇上开宣传动员会,竟没有一个人来参加;满仓又带队去了几户人家,统统吃了闭门羹,家家户户都说没粮食,征粮队的工作一时陷入困境。

满仓急得肝火直冒两眼通红,正愁没有办法,凯英过来主动请缨说:“我知道镇上有一大户人家,如果能做通他的工作,征粮就容易很多。”

满仓看到一线希望,却又不太相信:“你能保证做通他的工作?”凯英说:“我尽力吧。”

满仓答应了,这是征粮队的第一站,如果征不到粮,下一站工作又如何开展呢?

满仓带着征粮队在镇上等了小半晌,凯英回来了,身后还跟着一个年轻人。年轻人上来就说:“满队长,我父亲答应给你们送粮食,只要我们交了,其他人也会照着做的。”

满仓瞪大眼睛,总觉得这么容易,不太真实。但年轻人说到做到,半下午就差人用架子车送来几车粮食,而且陆陆续续又有很多人家送来了粮食,在镇政府院子里堆了大半个院子,喜得征粮队员一个个眉开眼笑。

县上得到通知,派了马车来拉粮食,还带来上级领导对他们工作的肯定和亲切慰问。满仓喜得一边为马车装粮食,一边好奇地问凯英,究竟用了什么尚方宝剑才做通那家人的工作。

凯英突然有点羞于回答,半晌才喃喃地说:“其实老百姓不愿意送粮食,是害怕土匪报复。”

满仓不解:“那你去说了,他们就答应交粮,难道他们就不怕土匪报复?”

凯英摇了摇头:“实话说吧,我本来是在镇上长大的,两年前家里帮我说了门亲事,对象就是那个大户的公子,就是你今天见过的年轻人。如果不是因为迎接解放,我也要求进步参加了地下组织,我可能一年前就嫁过去了。”

满仓一脸惊奇:“原来那年轻人就是你未婚夫?”

凯英又摇摇头:“早就不是了,我参加了进步组织,而他只想守着祖业过日子,还不时给土匪交保护费,我们早就是两条道上的人了,他们家也早就退了婚。今天我去做工作,只是对他晓以道理,解放军才是真正保护他们的人,全国大部分地方都解放了,成都解放只是时间问题,他应该带头拿出行动支持征粮工作。这话谁都可以说,只不过我说出来,他更信任。”

满仓听了,说不出是什么滋味。当晚装完粮食,满仓叮嘱连夜往县城起运。可刚离开城厢镇不到两里,经过一个隘口时,突然枪声大作,征粮车队两侧山头出现大股土匪。土匪完全是有备而来,不但火力凶猛,而且人数众多。满仓连忙组织撤退,前面的几辆马车趁夜冲了出去,而满仓和凯英殿后的一辆马车,连同征粮队另3名队员,陷入土匪的包围中。

情况非常紧急,满仓叮嘱3名战友带着凯英先撤,他留下来掩护。3名战友急了,说满仓是队长,征粮队还需要他,让他带凯英先撤。满仓还来不及反对,3名战友已经向一侧山头冲了出去……

3名牺牲的战友是在第二天被找到的,满仓哭成了大花脸。赶来的团长也很难受,他对满仓说:“看来我们都轻敌了,土匪比我们想象的还疯狂。我们这次派到几个丘陵乡镇的征粮队都不同程度受到土匪围攻,一些参加过大大小小战斗的战士,没有牺牲在正面交锋的战场上,却牺牲在土匪的暗枪下。所以我们要提高警惕,今后要把征粮和剿匪放到同等重要的位置。另外,这次凯英同志特别自责,她认为征粮队在她家乡附近中埋伏她有责任,为掩护她又牺牲了3名同志,所以她回来就请求处分!”

满仓说:“我是队长,要处分也应该是我,和凯英同志没有关系。”

团长点点头说:“这次土匪出现得很突然,那里既是凯英同志的家,她原先的未婚夫也在那儿,所以多一点思考,全方位观察一个同志,绝不能感情用事,要在血与火的洗礼中去甄别!”满仓顿了顿,终于点了点头。

过了两天,满仓接到命令,说友邻部队在解放邻近的简阳县时,在附近山中发现很多野山羊,要满仓率征粮队过去运几头回来;快过年了,给驻地军民打一打牙祭。

满仓赶到简阳才从当地一个乡贤那里知道这些山羊来头不小,根本不是什么野山羊。原来,20世纪初,宋美龄女士从美国引进了一批努比羊。至于为什么引进这批努比羊,坊间说法是宋美龄女士喜欢用牛奶保养,后因日寇犯乱,国民政府迁都重庆,没有牛奶享用的宋美龄女士就专门引进美国的努比羊,希望用羊奶代替牛奶,而这批努比羊就饲养在简阳县的龙泉山脉一带。日寇战败后,这批生活在大山中的努比羊被肆意放逐,后与简阳当地的土羊杂交,形成几十年后汇聚中外品种优势的简阳大耳山羊,也诞生了驰名四方的简阳羊肉汤。当然坊间只是传说,满仓还是宁愿相信在民不聊生的时期,引进这种优质种羊的初衷还是为了改良后代,而这个初衷事实上也惠及到后来的简阳县百姓。

再说简阳到金堂几十公里,托着山羊的马车在山路上行得艰难,闻到羊膻味的土匪不时窜出来打冷枪,在快到金堂境内时还遭遇了大股土匪的围攻。征粮队避在山路旁边的草丛中进退不得,眼看天色快暗了下来,满仓趁势带几个队员从侧面山坡摸上去捅土匪的退路。果然土匪惊慌而逃,但惊慌中一个土匪举枪瞄准了冲在前面的满仓。说时迟那时快,只听“砰”的一枪,满仓身后一个队员抢先一枪,土匪应声倒下。满仓回头一看,原来跟在他后边的是凯英。

满仓回到征粮队,马上宣布一条纪律,今后女同志不能参加下乡征粮,子弹不长眼睛,太危险了。女战士们都翘嘴巴抗议,但满仓不予理睬。

转眼征粮队又要出发,而且这次去的福兴、赵家几个乡镇更加危险。据侦察员带回来的情报,金堂最大的土匪头子蒋正南正在那一带活动。团部决定抽调一个连的战士随征粮队出发,既征粮又剿匪。

满仓他们正要出发,凯英却打着绑腿找来了,坚决要求随队前往。满仓一口回绝:“我已经宣布过纪律,下乡征粮,女同志不参加。”

凯英很倔:“女同志怎么了,女同志就不能为解放成都出一份力?女同志也是战士,我坚决要求和大家一道,去最艰苦的地方参加征粮剿匪!”

满仓很钦佩凯英,上次凯英用神枪救了他,满仓心中说不出的感激,但也同时意识到任务的危险,所以才回来就宣布了那条纪律。想到这儿,满仓语气仍不容置疑:“每一次出征,都意味着可能流血牺牲,你一个小姑娘,为啥老跟个爷们儿一样天不怕地不怕?”

凯英看着满仓,突然咬咬牙说道:“如果我怕,当初我就嫁给别人了,还轮得到你来训我?”说罢噘起了小嘴。

满仓看着凯英,一时成了哑巴,这个看似柔弱的四川妹子,不但让他钦佩,也让他心里早就暗自喜欢。

满仓见说服不了凯英,只得退而求其次:“好吧,我犟不过你。不过这次我们到的福兴、赵家几个乡镇特别危险,如果你执意要参加,可以随另一支征粮队到竹篙、土桥几个乡镇。”

凯英还想争辩,满仓打断她说:“其实去那儿任务同样危险。竹篙、土桥是蒋正南的老窝子,解放军几次前往围剿都没找到他,你们同样不可掉以轻心。”

满仓说到这儿,突然从怀里掏出一双手工织成的线袜,递到凯英手上。凯英有些意外,旋即又有些害羞,不觉涨红了小脸,低下头去。只听满仓说:“这双线袜,是我们挺进大别山时,一个大娘送我的。那个地方生活很艰苦,一双线袜是大娘最拿得出手的礼物,我揣在身上两年,最艰苦的时候都舍不得穿,现在我送给你。你这一路,翻山越岭,赤脚要走百十余里,希望能帮你护好脚,完完整整去,完完整整回。”

凯英眼眶一下湿润了,抬起头小声说:“我长这么大,第一次收到这么珍贵的礼物,我会好好带在身上,完完整整回来见你。”说完又低下头,一溜烟跑了。跑了一段忍不住又回头一看,憨厚的满仓还在远远地望着她,那热辣的眸子里,藏着一股让凯英心脏怦怦乱跳的东西。

满仓没有料到,匪首蒋正南十分狡诈,他料定解放军会到福兴、赵家一带找他,于是使了一个金蝉脱壳之计,除留下少数土匪故意周旋,自己则带上几百个土匪悄悄潜回竹篙,并在那儿包围了只有30人不到的另一支征粮队和解放军。

战斗打响的第二天,满仓才得到凯英他们被围的消息。满仓情知不好,中了蒋正南的诡计,凯英他们形势非常危急。这时团部命令也来了,要满仓带着最接近竹篙的征粮队伍马上驰援。

满仓让队伍打上通明火把星夜兼程,这样既方便行军,对远处的土匪也是一个震慑。这也是满仓最紧张的一个夜晚,在布满荆棘而又狭窄的几十里山路上片刻不停跑了一个通宵,终于在黎明前赶到了竹篙场镇外围;而这时交战的枪声却稀稀拉拉了下来,让满仓和战士们十分揪心。满仓不知道,原来是土匪得知征粮队的增援比他们预想的至少提前了一天,顿时乱了阵脚丢下几十具尸体作鸟兽散。

发生在竹篙场镇的这次战斗,也是金堂征粮剿匪史上最大的一场战斗。匪首蒋正南纠集几百个喽罗本想一口吃掉征粮队,但征粮队凭借有利地形进行战斗,并成功等来援军。

满仓带着征粮队冲进竹篙场镇,他急切地寻找每一个战友,大声喊着他们的名字,终于在一个还散发着硝烟的院子里,找到了几个挂彩的战友,其中也包括凯英。凯英正忙着给伤员包扎,抬头看见满仓,终于没忍住,哭了起来。

满仓以为凯英受伤了,凯英却摇了摇头:“我们坚持了一天一夜,我以为再也见不到你们了。我本来以为自己很坚强,可真打起仗来,子弹不长眼睛,我也害怕,觉得自己配不上是一个坚强的战士。”

满屋的战士,还有那些挂彩的战士,全都被逗笑了。其中一个战士冲凯英翘起大拇指说:“小英子真是好样的!土匪刚刚包围我们时,用机枪封锁了我们撤退的道路,小英子果然百步穿杨,一枪打掉了对方的机枪手,我们才顺利撤回到院子里,不然伤亡会更大。”

满仓也笑了,对凯英说:“你哭啥,既没受伤,战友们也脱脸了,应该高兴啊。”

凯英不好意思地看了满仓一眼,擦着眼泪从怀里掏出一样东西,正是出发前满仓送的那双袜子,破涕为笑说:“我说过我会完完整整回来,因为有这双吉祥袜庇佑!”

在场的战士们都乐了,忘了刚刚才经历一场恶战,全都噼噼啪啪鼓掌叫好。在战士们的掌声欢呼声中,经过血与火洗礼的满仓和凯英,情不自禁地拥在了一起。

1949年12月,成都和平解放,满仓和凯英也至此留在了金堂工作。1950年3月15日,随着匪首蒋正南这支最大的土匪武装在金堂被歼灭,金堂的匪患基本肃清。5年后的1955年夏天,已经升任金堂县农工部部长的满仓和调任县委宣传部任宣传干事的凯英经组织批准结婚。

两人结婚有一段值得纪念的小插曲。由于经常下乡,满仓和凯英有时几个星期也见不到一面,更别说对外宣布他们的婚事。1955年10月的一天,满仓和凯英各自从乡下忙完工作回到县城已是夜晚,突然又接到通知到会议室开会。凌晨时大家正要散会,主持会议的领导却突然宣布,今天还有一项特别的议程,就是宣布满仓和凯英结婚。为大家准备的礼物也很“小气”,刚刚去副食店采购喜糖的人只买到了红糖,大家一人分一小块,权当分享满仓和凯英的结婚喜悦。会后一个姐妹把凯英的铺盖枕头抱到满仓的寝室,满仓和凯英就这样完婚了。

70多年后的今天,在金堂县最美丽的金山公园内,竖立着两座烈士塑像,人们不时前往凭吊瞻仰,其中一座就是当年在征粮剿匪中英勇牺牲的烈士易礼学。而每到清明节,满仓和凯英夫妇都会在儿孙们的搀扶下齐聚到当年战友的烈士塑像下,送上鲜花,寄托哀思。而今90高龄的他们,身体康健,伉俪情深,正以饱满的热情喜迎中国共产党100周岁生日。

(作者单位:四川省成都市金堂县电视台)

来源: 四川省地方志工作办公室
终审:谢灵慧
分享到:
关闭本页 【打印正文】
×

用户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