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06-14 17:50:44

【 庆祝建党百年征文】张星誉‖抗日英雄解固基少将年表 

作者:张星誉 来源:四川省地方志工作办公室 发布时间:2021-07-28 09:48:30 浏览次数: 【字体:

0881141cf7474ada94a18748add5157c.png


抗日英雄解固基少将年表

张星誉

解固基,名铭源,字体权(泉),号固基,清光绪二十三年六月初八戍时(1897年7月7日20时)生于四川省崇宁县竹瓦铺天生村(今成都市郫都区唐昌镇竹瓦铺平康村一组)铁砧山(横山子)麓,游子河畔解家湾,抗日殉国于1937年10月23日16时许,享年40岁。

解固基于大革命失败后的1927年秋,经由我党著名革命家、军事家旷继勋介绍,在崇宁县秘密加入中国共产党,后成为我党著名“红色间谍”郭汝瑰秘密战友,是为中国革命作出杰出贡献的中华英烈与民族英雄。

童年和少年时期

解固基出身农家,父解大鹏、母戴氏,童年入私塾,少年时承耕读传家训,参与农事。

解固基15岁左右,受媒妁之言、父母之命,聚妻张氏,婚后不久,张氏病亡,未生子女。时解助父务农,耕读两不误。

青年时期

民国5年(1916)春,解固基19岁入崇宁县第一国民小学校,在行将毕业时,因无视《小学校令》,反对校规,带头闹事,被学校除名。

民国7年(1918)解固基21岁,考入四川省成都府彭县官立中学堂,均以书艺鸣于众,但民国8年(1919),因参加“五四运动”学潮,被勒令退学。

首入军校

民国8年(1919)春,解固基22岁,经崇宁人杨靖中(曾任同盟会川西领导人,川西靖国军总指挥等)举荐,肄业四川宪兵学校,弃文习武。

结婚成家

民国10年(1921)春,24岁的解固基在四川宪兵学校毕业后,与郫县犀浦铺酱园老板之女叶致茹结婚。叶致茹,1902年生,18岁毕业于四川省立成都女子师范学校。自1921年结婚起到1937年解固基抗日殉国止,夫妻共同生活了16年,生有一子两女,子名怀诚,大女名安黎,小女名济黎。可惜怀诚、安黎早殇,仅存1930年生的小女济黎,如今已91岁,精神奕奕,身心健康。

军旅时期

民国10年(1921)秋,解固基24岁,经杨靖中荐,任四川陆军杨森部第三混成旅排长。由于有杨靖中荐,加上解固基与旅长李樾森又是乡邻,更是军校毕业的高材生,因此,解固基入伍不久,便在川军杨森部第二师第三混成旅旅长李樾森部,很快因功擢升连长。

民国11年(1922)春,25岁的解固基受李樾森器重,擢升三团一营营长。

民国13年(1924)李樾森部经改编,27岁的解固基任二师七团一营营长。时,解固基“川中战役,无所不从,战绩卓著,所至有声”。然而,他却以为“其为内战也,居常耻之,而不以为荣”。

民国14年(1925),李樾森军长在宜宾召开军事会议时,逼杨森单身避滇,拟夺其兵权。8月24日,李樾森被杨森令范绍增部营长廖开孝于宜宾牛喜碥设伏击杀。

民国15年(1926)8月,民不聊生,军阀混战,内战不休,樾森祸亡、事与心违;又加之长子怀诚与长女安黎早殇,父亲积劳成疾忽然亡故,家中孀母已年过六旬,解固基带着遗憾和迷茫,决定离伍回乡,参与办县团练。

加入共产党

民国16年(1927)8月,解固基30岁,任崇宁县团练干部学校大队长时,经驻防崇宁县的四川江防军(邓锡侯部)第七混成旅的旷继勋团长介绍,秘密加入中国共产党;同年11月又任县西一区区长,并秘密为我党开展地下工作,发展党员。

民国17年(1928)5月30日,崇宁县各界群众为纪念“五卅”惨案三周年,在县城举行示威游行。游行中,解固基的好友万伯钊(中共党员,崇宁县南二区民团大队长兼该区农民协会主席)被旷继勋团第二营营长马之骥寻隙杀害于东街城门。解固基大怒,立即联络邻近各乡民团数千人包围崇宁县城,自任民团联防部总指挥,要为万伯钊报仇。事后经军政两方调解平息。

同年,旷继勋团换防移驻彭县。不久,县长黄孔芗(中共党员)被撤换,继任县长李宗吾(国民党西山派分子)与教育局长黄仲宇,借故将解固基逮捕,后几经驻军营长傅介凡力保出狱。时李宗吾同黄仲宇,密谋杀害解固基。解固基得悉后,一怒之下,派人将黄仲宇击毙于犀浦场口,旋即外出避祸。

投军郭汝栋部

民国17年(1928)冬,经同乡绅士王蕴兹(郭汝栋军校同学,曾任麾下旅长;与刘湘关系甚密;为何应钦救命恩人)介绍,到涪陵川军第二十军(1933年7月改番号43军)郭汝栋部任营长。

民国18年(1929),解固基随部队出川,转战数省,后驻防湖北阳兴,大冶一带。

同年,郭汝栋军改编为26师,解固基任该师第2旅少校营长。因军饷依靠南京政府接济,26师由此被绑在剿共内战的战车上。

民国19年(1930)5月,中原大战爆发。解固基任26师第152团少校营长。

民国22年(1933),第26师编入湘鄂浙粤闽五省剿共军何键之西路军,参加围剿中央苏区红军。

中央陆军军官学校学习

1934年6月1日前,37岁的解固基奉命赴南京参加“中央陆军军官学校高等教育班”第二期(第四组)学习,为期一年。同年10月10日红军长征开始,尽管校方规定不准谈论红军北上抗日,但在课余学员们私下谈的最多的是抗日。解固基和学员们认为:民族如此危急,全民只有团结抗日才是唯一出路。

民国24年(1935)6月17日,38岁的解固基军校学习期满,返回26师,任第152团中校代理团长,并决心要带好这支部队,将来拼杀于抗日战场。不久,26师又编入湘鄂川边区剿共军,参加追剿贺龙、萧克红2、6军团的作战。

同年,郭汝栋任第43军军长,解固基擢升第152团上校团长。

民国25年(1936)8月,43军第26师驻防贵州都匀、独立一带。

同年12月25日,西安事变和平解决,为第二次国共合作和团结抗战奠定基础。从此,长达10年的内战结束。解固基满怀激情率领第152团官兵,投入整训练兵,准备抗日杀敌。 

血战七昼夜大场殉国

民国26年(1937),解固基40岁,七七事变,全面抗战爆发。当此国难极端严重、民族存亡绝续之时,43军26师官兵纷纷请缨,渴望立即奔赴抗日战场杀敌。

八·一三淞沪抗战爆发后,南京大本营致电第26师赴南京整训待命。

开拔前,解固基分缄书信,遗嘱家中,诀别亲友,激励部众,慷慨赴难。

行军途中,解固基教育部下说:“国战已开,关系存亡,吾辈报国之日至矣!总理云:‘不成身便成仁,军人若不舍死,民族何由复兴。’我部倘一人有幸存之心,不但人所不齿,尤为法所难容。”并致家书“死后愿为沙场鬼,生前不作他乡人”。

9月5日,26师奉命从贵州都匀出发,徒步行军,爬山越岭,后转乘轮船东下,于10月16日抵达上海,参加淞沪会战。

9月23日,蒋介石发表《对中国共产党宣言的谈话》,承认中国共产党的合法地位,第二次国共合作正式形成。

10月11日,大场战役打响,战斗空前惨烈,43军26 师及解固基152团奉命驰援大场。

10月16日凌晨,26师官兵乘火车抵达昆山。黎明部队下车隐蔽,天亮后数架敌机飞临上空侦察轰炸,因我军毫无防空武器,官兵只好趴在地上,眼看着敌机肆无忌惮施虐。

当晚,在夜幕下,26师官兵抵达大场。大场扼沪(上海)太(太仓)公路要冲,是敌行中央突破重中之重处。敌集陆空及机械化部队主力,向此不断猛犯,大场告急!

大场附近地势平坦,港沟交错,村宅棋布,战场正北面约3000余米远,为敌军主攻要点。原定作战计划为,26师作为税警总团的预备队。后因税警总团连日作战伤亡甚众被迫换防。26师到达后,战况十分紧迫,立即上阵火线。

敌依靠空军制空,大炮昼夜不断轰击,大场所有民房和建筑悉被炸毁,成一片废墟焦土。

在敌情不明与地势易攻难守的情势下,解固基率152团,镇守大场前方北约3公里之朱家宅、季项宅、马桥宅前沿阵地(参见地图)。

血战展开,敌猛力进犯。在朱家宅阵地万分吃紧之际,解固基督励所部道:“此处关系至钜,万一有失,全线必致动摇,吾辈身已许国,今日已到有敌无我、有我无敌之关头,应以吾人热血,构筑国家长城,勿稍反顾。余身任指挥,决不落诸君后也!畏缩不前者有军法在,发扬踏厉,气壮山河!”时,四连连长应命稍缓,即刻毙之。

17日拂晓,敌机对朱家宅阵地狂炸,继而大炮向我军阵地猛轰。炮弹如雨,浓烟蔽日,轰震之剧,地裂山崩,人马尽聋。炮声稍停,敌坦克导前,步兵集团式向我阵地冲锋。当敌兵接近我阵时,解团官兵用手榴弹、机枪步枪,猛投猛射,敌狼狈溃。是日,敌反复疯狂进攻多次,均被解团官兵击退。

夜幕降下,敌犯暂止。解固基到一线检查官兵伤亡况,鼓励官兵不怕牺牲。鉴于部队军官伤亡重大,解固基和营长、连长、排长商定,挑出营、连、排、班长顶替名单,使各级指挥不致中断。接着,要求各连队抓紧准备弹药修补工事,枕戈待旦,迎接恶战。

18日,敌以老打法,先飞机炸,继重炮轰,后坦克开道,步兵反复冲锋。战至下午,敌军愈发凶狂,眼看就要攻入我阵地。解团官兵一跃而出战壕,与敌军展开白刃战、肉搏战。中华壮士与倭寇凶魔,展开生死恶斗。解团官兵认识到,现在打的是国战,是为民族而战,官兵无不亡死拼杀。

战至黄昏,敌狼狈撤。这一天,解团官兵伤亡700余人,令解固基痛惜的是,1营营长阵亡。有的连,换了几任连长、排长。田野湖畔,凝血尽染,断肢蔽道,残体满塞。面对着如此残酷的景况,官兵毫无惧色,始终抱定“宁做抗日鬼,不做亡国奴”的坚定决心。

19日,解团2营长与3营长皆负重伤,连长、排长、班长、士兵伤亡更大。连日与敌白刃战、肉搏战数十次,虽伤亡枕藉,但寇犯终未得逞。

20日,敌军见飞机炸、重炮轰、坦克碾、步兵冲,始终不能占领解团阵地,于是出动战车群攻。当敌车接近朱家宅阵地时,我士兵身束10余枚手榴弹扑上,与敌同归于尽。解团官兵誓死坚守阵地,与阵地共存亡。但此刻解团虽苦撑危局,阵地却已被摧毁殆尽。解固基令抢救下所有伤员,集合不满200伤残战士,在季项宅重整战线阵地。

21日晚,阵地巍然,鉴于一线兵员伤亡惨烈,解固基下令将文职及后勤人员全部补充到第一线作战。

到22日,解团千余官兵经6昼夜激战,仅存200余人,尽管阵地掩体和战壕大部被摧毁,但官兵决一死战的决心始终不变。恶敌以飞机大炮轰击,大量战车纵横蹂躏,我军以精神血肉拒抗,血流成渠,工事摧毁殆尽,誓力拼到最后一滴血。

23日,血战至第七日晨,季项宅阵地前,敌更逾往日疯狂。敌我双方杀得天昏地暗,大地溅血,尸横遍野,似血肉磨房。此处阵地不守,全线将至动摇,解团官兵仍亡命死守,阵地巍然屹立。

鏖战至午后3时,炮弹愈密,全师官兵伤亡惨重,解团军官,几无存者。解固基乃亲率残卒数十人,迎敌炮前进,反冲敌阵,刀枪喷血,搏斗之惨、牺牲之烈,为抗战以来前所未有。

下午近4时,解团官兵与敌肉搏,次数无计,虽伤亡枕藉,血渠骸山,而倭寇终未得逞。解团苦撑危局,视死如归。解固基犹集合几十伤残战士,就季项宅再整战线,誓与阵地共存亡,发誓道:“人生百年,终不免死,为国捐躯,精神不死,况大战初开,宜有示后诸君乎,速同我来,与敌一拼,不幸而竟战死,陈吾尸亦足阻止敌人!”

解团残存官兵慨闻者莫不慷慨回应:“誓尽忠报国,愿与敌同归于尽!”

解固基认为与敌决战的最后时刻已经到来,决定以攻为守向敌军阵地再冲击。他带领警卫连连长崇宁人李伯函,率全团数十残存官兵冲入敌阵,肉搏拼战,敌惧溃退。解固基在“冲啊!杀啊!”的怒吼声中追杀,先冲了几十米,遭敌弹片伤左臂,断半截,又遭敌枪弹击中上身,仍继续高喊“冲、冲、冲!”;又冲了约几十米,遭敌炮弹轰击倒地,后又神奇般地从泥中钻出,再高吼“冲啊!冲啊!……绝不后退半步!”,又冲了几米;一群炮弹泻下,硝烟尘散后,解固基身影全消,尸骨无存。

是夜,我军反攻至马桥宅,解团李伯函等,终于寻找到一遗体。从血肉模糊的一小片军衣上,看到了解固基编号,才敢确信解团长已牺牲,“就近匆匆痊其忠骸,貌犹凛凛如生”。请铭记:解固基殉国地点叫葑村溏河岸沪太路边马桥宅!

解固基追悼会与墓

解固基以热血构筑了国家长城,壮烈殉国,全国震惊,全军激愤,特追晋解固基为少将,中央政府特奖予其家属大洋2万元、恤金1500元、葬偿金600元。

民国27年(1938)10月23日,在解固基殉国周年日,由国民政府批准,四川省政府举办,崇宁县政府协办,在崇宁县城南街的国民党党部(万寿宫),为解固基召开了隆重的追悼会。会场中,集全国颂词与挽联数百幅,其中尤以著名学者马寅初先生感其壮烈殉国之伟大精神而榜书的“民族英雄”4字引人注目。

会场中央时任四川省主席的邓锡侯挽联以示崇敬:

枕戈以待,沉沙有铁,撑持半壁河山,黄浦滩头催鼓角;

跃马而来,裹革无尸,赢得一坏净土,清风林下葬衣冠。

会上,郭汝栋军长等同致悼词:《解团长固基抗日殉国纪略》。

当日,崇宁县政府拨款200元,以衣冠葬式,在横山子平乐寺东侧建解固基少将墓。

革命英烈

1985年11月18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政部向解固基女儿解济黎,颁发蜀烈字第054696号《革命烈士证明书》:“解固基同志在抗日战争中壮烈牺牲,经批准为革命烈士。特发此证,以资褒扬。”

2005年秋,在纪念抗日战争胜利60周年时,中共中央、国务院、中央军委,向解固基之女解济黎颁发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60周年镀24K金章。

2015年抗战胜利70周年,解固基被国家列入著名抗日英烈名录。

 


作者简介

张星誉,号一条江,1946年9月生于四川省崇宁县唐昌镇火神庙口北大街。四川省人民政府参事室、四川省人民政府文史研究馆特约馆员。高中毕业后下乡当农民13年,1978年考入大学历史系,1982年秋本科毕业;1982年春研发《公元干支纪年简易速算法》刊发于大学《学报》。曾供职于新都师范学校(后并入成都大学)、郫县商务局、人民日报华南分社。从事历史学研究40余年,著有《抗日英雄解固基传》。

 

附:本文资料来源与附图及说明

34a6ee1ec6a744d0aa38777a1098d1f3.png 

(图片来自四川省档案馆及南京中国第二历史档案馆,2015年春由笔者翻拍复制)


6234ff3d0adc45dc93a491ea7ed24e27.png

(图片来自四川省档案馆,笔者翻拍)


69d218da10614e019b9019956f24f0cd.png

解固基女解济黎提供的革命烈士证书(笔者拍摄)


a5e7c5154326461689e31ac23b21b400.png

笔者与解济黎合影(笔者自拍)

ae8ffeb9a7c64d16b9abef8cb8e536e3.png

2005年秋,“纪念抗日战争胜利六十周年”时,中共中央、国务院、中央军委向解固基之女解济黎颁发“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60周年”镀24K金章(解济黎提供,笔者拍摄)

 bb2ef4c9c47546a290e663c67a98acc9.png

9c4d635c6b024659aa3b21544f1ebf29.png

郫县档案馆保存的崇宁县政府关于解固基追悼会批文

bf3fa4d18162419bae4c8b7e1a395392.png

68ebe63219f84f8ca16b919a707af665.png

28e00a23bee845fb8fd99e6f000601aa.png2ae36878489c48938ad2199f55c98e6e.png

43军军长郭汝栋、师长刘公笃、26师师长刘雨卿、76旅旅长王镇东在追悼会的悼词(原件影映件)


注:郭汝栋国民革命军43军军长;刘公笃43军师长;刘雨卿43军26师师长;王镇东43军26师76旅旅长,解固基152团属该旅。

 

《解团长固基抗日殉国纪略》全释

民國二十六年,禦倭淞滬,全團殉國之團長,解君諱固基,字體權,四川崇寧縣竹瓦舖人也。家世耕讀,代有令德。君稟淑止之氣,生而歧疑,不類羣兒。光復後國事蜩螗,累歲不安,君一學生,慨然有匡濟之志。

民國八,肄業四川憲兵學校。後隨李軍長樾森,轉戰川中,以績洊升子營長。

民十八汝棟等治軍涪陵培育幹部,知君堪為師範,延任本軍隨營學校區隊長,督教得宜,裁成頗眾。

民十九,華北不寧,湘鄂騷動,本軍奉調出川,任鄂東綏靖。君參戎幕,隨軍到鄂。察其膽識過人,才長馭眾,改授營長。頻年剿匪鄂贛、君功特多。

民二十三,君由中央軍校高教班受領袖蔣公薰陶,歸來彌堅志趣,愈奮忠勤。適本軍奉令剿赤,徑贛入湘,逋虜當前,選將宜先,即團長擢升君。君於萬里長征之際,寓教於戰,日夕部勒,漸成勁旅。迨追剿任務完成,經滇返戍黔南。

孜孜整練,為日不足,未期年而倭寇犯。抗戰興軍,本軍奉調滬濱,參加前線。君時於中途諭所屬曰:國戰已開,關系存亡,吾輩報國之日至矣!總理云:不成功便成仁,軍人若不舍死,民族何由復興。我部倘一人有幸生之心,不但人所不齒,尤為法所難容。並一面分緘遺囑家中,訣別親友,其激勵部眾,慷慨赴難有如此者。

當本軍初抵大場,前線已告危急。在淞滬線,大場居滬太公路要衝。敵行中央突破該處,遂為主要之攻擊目標。寇集陸空及机械化部隊主力,向此不斷猛犯。本軍血戰六日夜,轟鬥之劇,地裂山崩。人馬亦往往耳聾。雖敵我裝備優劣不侔,本軍犧牲較大,但我陣線終得保持原狀,迄未讓敵稍越跬步,此固全軍官兵忠勇所致。然微君身先前敵,獎率有方,亦不克收此宏效。第君亦不幸竟於此役而成國殤矣。先是君率該團擔任大場北約六公里之朱家宅陣地,於敵猛力進犯,萬分吃緊之際,督勵所部曰:此處關係至合鉅,萬一有失,全線必致動搖,吾輩身已許國,今日已到,有敵無我,有我無敵之關頭,應以吾人熱血,構作國家長城,勿稍反顧。余身任指揮,決不落諸君後也!畏縮不前者有軍法在,發揚踏厲,氣壯山河!

時,有一連長應命稍緩,立手刃之。士氣大振,以故該團連日與敵白刃戰、肉搏數十次,雖傷亡枕藉,而倭寇終未得逞。其苦撐危局,視死如歸,洵有足多者厥後。敵機重砲向我不斷轟擊,該團陣地摧毀無餘。君於救死扶傷之餘,猶集合不滿二百之殘餘鬥士,就季項宅重整戰線,誓與陣地共存亡,決不稍卻,以遏敵鋒,以顧全大局,且復諭之曰:人生百年,終不免死,為國捐驅,精神不死,況大戰初開,宜有示後諸君乎,速同我來,與敵一拼,不幸而竟戰死,陳吾屍亦不足阻止敵人。其精忠報國,見危授命之節,慨聞者莫不感奮,願與敵死。

於是在敵陸空聯合進犯之下,大量戰車縱橫蹂躪,官兵血肉橫飛,迄不稍退,為國捐驅。全團無一苟免。君於負傷之餘,浴血苦鬥,猶斃敵數人。卒以飲彈過多,竟償其成仁素願。此是年十月二十三日事也。

是晚,本軍反攻至馬橋宅,始就近匆匆痊其忠骸,貌猶凜凜如生。

嗚呼!君之志可謂堅也已。君之殉國可謂壯烈也已。事聞於上,領袖蔣公悼卹有加,其家屬將於          日,在崇寧縣原藉為君治喪。同時,縣人士亦將舉行追悼。君死之事之烈,棟等知之最稔。謹誌其崖略,以告當世,並備異日國史之採訪焉。

郭汝棟、劉公篤、劉雨卿、王鎮東,同述。

 bb0c2e3ba5e54a6d8821ab62c34f9c0f.png

图右下角为解固基在中央陆军军官学校时照片(本资料现藏四川省档案馆,由笔者拍摄)

219a78a3048f4e4cb0634ec6bd7c1595.png


当日报上有关大场马桥宅、季项宅、朱家宅战况报道(笔者于上海图书馆查阅复制)


19ba826ea6834a03a289038e7afd342b.png

当时报中有朱家宅、马桥宅和季项宅战况报道(笔者于上海图书馆查阅复制)


ddd975e638964a00994e656ef14aaa1e.png

20153月,笔者向胞兄张星炜(1934年生)请教并搜集有关解固基资料

16c7f613096f4161b66478b282fa50df.png

201545日,清明节,多名80岁以上老人在解固基老宅前祭祀

 126d3044a4e646f392bc9ae4fddec2a8.png

大场当年(193710月)的激战战场如今和平安定(笔者拍摄)

2eb758afd1db413daaa86b57363f7e8e.png


2015
年,笔者同郭子相先生到上海宝山区上海淞沪抗战纪念馆去查阅战史,同王一峰合影(郭子相 摄)

bf2b9464ab7945638a463c5c904ec916.png


    2015年,笔者在上海淞沪抗战纪念馆内查阅资料(郭子相 摄)

9df88a0e3d014ad0b45a9f8149277b5c.png

现存的解固基妻叶致茹与幼女解济黎唯一的一张合影照(1936年摄于武汉,笔者翻拍)



来源: 四川省地方志工作办公室
终审:谢灵慧
分享到:
关闭本页 【打印正文】
×

用户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