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文化纵横>庆祝建党百年>详细内容

准确把握新时代“坚持敢于斗争”

作者:黄相怀 来源:人民网 发布时间:2022-03-31 08:25:11 浏览次数: 【字体:

习近平总书记在2022年春季学期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中青年干部培训班开班式上指出,“无数事实告诉我们,唯有以狭路相逢勇者胜的气概,敢于斗争、善于斗争,我们才能赢得尊严、赢得主动”。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从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战略高度,反复强调要“进行具有许多新的历史特点的伟大斗争”,并对增强斗争精神、提高斗争本领提出了许多具体要求。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审议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党的百年奋斗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的决议》指出,“敢于斗争、敢于胜利,是党和人民不可战胜的强大精神力量”,并将“坚持敢于斗争”作为中国共产党百年奋斗的历史经验之一。在新时代新征程上,准确把握“坚持敢于斗争”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准确把握新时代坚持敢于斗争的客观要求

敢于斗争、敢于胜利是我们党的鲜明品格。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反复强调“进行具有许多新的历史特点的伟大斗争”,体现了大无畏的政治勇气和担当。关于斗争的必要性,习近平总书记明确指出:“各种敌对势力绝不会让我们顺顺利利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这就是为什么我们要郑重提醒全党必须准备进行具有许多新的历史特点的伟大斗争的一个原因。可为明证的是,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掌握应对风险挑战的战略主动,对危及党的执政地位、国家政权稳定,危害国家核心利益,危害人民根本利益,企图迟滞甚至阻断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进程的一切势力,果断出手、坚决斗争,解决了许多长期想解决而没有解决的难题,办成了许多过去想办而没有办成的大事。

习近平总书记在多个场合反复强调,“今天,我们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更接近、更有信心和能力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目标,同时必须准备付出更为艰巨、更为艰苦的努力。”因此,在伟大斗争问题上,广大党员干部都要明白“树欲静而风不止”的道理。强调斗争不是因为我们共产党人喜斗、爱斗,而非此便不能乘风破浪、披荆斩棘。斗争始终是存在的,有的还是长期的、复杂的甚至还将更加尖锐,忍让只能换来变本加厉,退 一步后患无穷。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在重大风险、强大对手面前,总想过太平日子、不想斗争是不切实际的,得“软骨病”、患“恐惧症”是无济于事的。因此,斗争对象、内容和形式会随着形势变化而有所不同,但误以为斗争精神和斗争本领不需要了,许多党员干部就有可能变成广大人民群众所担心的“绵羊”。立足新时代,只要我们深刻认识统筹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战略全局和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的重大特征,深刻认识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变化带来的重大要求,就一定能够明白,敢于斗争、善于斗争,逢山开道、遇水架桥,勇于战胜一切风险挑战,是推进新时代伟大事业的必然要求。

准确把握新时代坚持敢于斗争的方向原则

马克思、恩格斯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中指出,“对实践的唯物主义者即共产主义者来说,全部问题都在于使现存世界革命化,实际地反对并改变现存的事物”。作为一个用马克思主义武装起来的、以改造世界为己任的革命党,我们党的伟大历程始终伴随着伟大斗争。

在马克思主义话语体系中,“斗争”是“使现存世界革命化”的总表达,包括行为上的批判、克服,精神上的激励、纠正等,它也是在诠释了新内涵、提升了新境界的基础上被逐步使用开来的。“伟大斗争”作为一个具有特定指向和意涵的词汇,在党和人民事业发展的历程中并不是一成不变的。从新时代历史方位和理论要求出发,习近平总书记赋予“伟大斗争”新的时代内容和现实指向。因而,脱离新时代解读“伟大斗争”,在方法上是错误的,在实践中是危险的,我们既不能淡化弱化伟大斗争,又不能曲解误解伟大斗争。新时代伟大斗争是指向重大挑战、重大风险、重大阻力、重大矛盾的斗争,是实现新的历史创造、完成新的历史使命、作出新的历史贡献的斗争,是坚持党的领导、坚持人民立场、坚持科学理论指导的斗争。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共产党人的斗争是有方向、有立场、有原则的,大方向就是坚持中国共产党领导和我国社会主义制度不动摇。进行新时代伟大斗争并非好勇斗狠,而是对斗争精神和斗争原则有着高要求的政治行动。马克思主义认为,有矛盾就会有斗争,斗争是解决突出矛盾和问题的必要方式;强调斗争,主要是强调在解决一些矛盾和问题上的原则性和战斗性。马克思主义科学理论指导下的斗争,是区分性质的,对于不同性质的矛盾采用不同的斗争方法;是有明确目标的,是为了防范风险、应对挑战、解决问题,不是“为了斗争而斗争”;是有崇高要求的,指向的是企图颠覆中国共产党领导和我国社会主义制度、企图迟滞甚至阻断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进程的一切势力,是为了公义而非私利。由此,新时代斗争自有其内在要求,就是要坚持党的全面领导,维护人民根本利益,遵循社会运行规则,在民主和法治轨道上、在保持正常社会秩序前提下展开斗争,等等。

准确把握新时代坚持敢于斗争的方法要领

敢于斗争体现大无畏,善于斗争需要大智慧。由于缺乏实践历练,相较于斗争勇气,新时代党员干部在斗争方法和本领方面更显缺乏。那么,在进行伟大斗争中如何力戒“书生之迂”“匹夫之勇”?

一方面,党的历史是一座斗争智慧和经验的宝库。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一百年来,中国共产党团结带领中国人民,以“为有牺牲多壮志,敢教日月换新天”的大无畏气概,书写了中华民族几千年历史上最恢宏的史诗。在百年奋斗历程中,我们党不断积累起了一系列关于斗争规律、本领和艺术的经验做法。比如,要从政治和理论的高度认识和理解斗争,要分清谁是敌人谁是朋友,要制定正确的斗争战略与策略,要抓住主要矛盾和关键环节,要坚持有理有利有节,要采取灵活多样的斗争方法,要把斗争的道理向人民群众讲清楚,等等。特别是,伟大建党精神把“不怕牺牲、英勇斗争”纳入其中,更说明了伟大斗争在党的奋斗历史中的独特地位和作用。无论时空怎样变化,这些智慧和经验依然具有重要指导意义。

另一方面,置身新时代,广大党员干部还要积极研究新形势下斗争的新形态,如网络意识形态斗争、金融领域斗争、国际经贸领域斗争、科技领域斗争乃至空天领域斗争等;研究斗争的新特点,如斗争的泛在性、联动性、隐蔽性、经常性、国际性等;还要研究斗争的新手法,如斗争与合作态势并存、手段并用,斗而不破、和而不同,以斗促和、以和缓斗,等等。要在复杂严峻的斗争局势面前内心不慌、腿肚子不抖,淡然处之、从容应对,这些都是须臾不可离的。

在把历史宝贵经验与时代新鲜经验有机结合开展斗争上,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作出了典型示范。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广大党员干部正确进行具有许多新的历史特点的伟大斗争提供了根本遵循。因此,进行具有许多新的历史特点的伟大斗争必须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对“国之大者”领悟到位,如此才能不跑偏、不走样。

奋进新征程,建功新时代。需要广大党员干部把斗争作为“生命的要素”,不忘斗、不好斗、不怕斗,以岗位为战位,在斗争中担当,在斗争中成长,为党和人民争取更大荣光。

〔作者系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科研部研究员〕

来源: 人民网
分享到:
关闭本页 【打印正文】
×

用户登录